北雄第7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3/1986


尉迟恭捋着大胡子,神情渐转严肃,“大军征战,皆有一定之规,今至尊付我以重任,我自不敢有负重托,行军作战,不管你任有何职,又立下多少战功,都需遵我将令行事,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只以军法为准,不讲情面。”
“刚才大家都是笑谈,不必当真,张郎中,你掌军情司,先给众位将军说说之前的探报吧。”
这才是军议的节奏,众人稍稍坐直了身子,放下了其他心思,也不再打算胡乱开口。
唐军上下在连年交战之下其实早已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他们从前隋边军体系渐渐蜕变成了如今的军事集团。
将军或有争竞,派系,但在作战时,绝没有当年李密,王世充等人麾下那么多的幺蛾子,尉迟恭既然有了这样的权柄,其他将领就算不服,也不会公然挑衅,那是对自己的仕途极为不负责任的做法。
张亮应声而起,先向众人施礼,接着便道:“去年冬天,窦建德和萧铣互通消息,往来频密,这在江表已非秘闻,皆言窦建德有称臣之意,再加李孝恭,柴绍等归附,萧铣及其臣下甚是鼓舞,志气颇张。
但其朝内并不安静,尚书左仆射周法明等人力主进军蜀中,内史令萧阆则主张进兵河南,与窦建德联手共制于我。
前些日探报再来,梁国朝中已有决议,萧阆胜出,于是梁国有了动兵的迹象,梁国君臣乃至于百姓,并无多少争议之声,且纷纷从军备战,有上下一心之势。”
说到这里,张亮环视众人,沉声道:“周法明调任黄州总管,总揽军事,此人多谋善断,在江表向有威名,再加君臣相得,一力北进之下,实不可小觑,还望诸位将军慎重待之。”
众人侧目间,张亮依旧自若,这些年下来,喜欢学习的张亮进步极大,再不是那个没了营生无奈投匪的农人了。
“之外交州总管丘和调任江州总管,也不知如今到没到任一如李将军所言,梁军明显准备不足,不但军前将领任免上才开始动作,粮草调集,征发府兵,民夫都需时日。
以我军情司估算,梁军想要准备停当总需在五六月间了,在这之前,梁军会否冒然北进,咱们说不太准。
还有就是前年萧铣杀张绣,余波至今未平,梁国诸王领有军事,张绣,董景珍,郑秀,雷世猛等人殁后,许玄彻等人避祸蛰伏,杨将军应该明白这都意味着什么。
梁军痛失良将,战力受损,还能不能战有待商榷。”
“窦建德以王琮为相州总管,领兵十余万驻于河内,郑州驻扎的多是河南降人,近两年窦建德粮草渐丰,又杀童广寿,王伏宝等旧部,整合内部,渐显蠢蠢欲动之势,今鼓动萧铣北来,定然是想收渔翁之利了。
大致上就是如此,各位将军若还有何不解之处,尽管明言,即便俺不能答,也当派人尽力查探,断不会误了大事。”
众人都是暗自点头,军情司成立也有些年了,他们与之或多或少都打过交道,军情司原来是汉王府直辖,后来归于兵部治下。
平日里军情司负有查探诸侯政军诸事之责,战时则刺探敌情,壮大一些后估计还有刺杀敌军将领,在敌军之后制造混乱等职责,与大军斥候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大军作战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历代其实都有这样一些人在暗中活动,只是没有军情司这么具体而已。
有了军情司的辅助,将领们确实觉着方便许多,可让他们忌惮的地方在于,军情司还有纠察军纪,察查不法等责,只是没有处置权而已,和军法司并列一处,就比较有威慑力了。
换句话说,张亮现在就是大唐的情报头子,对内对外都能插上一手,只是现在还很弱小,并没有后来那些名闻遐迩的机构那么令人胆寒罢了。
张亮的两个得力助手都是临时拉拢来的,一个是吃过人的刘朝宗,一个则是在突厥待了些年的谢政,所以说即便军情司还不很壮大,却已经显示出了些阴森之意。
厅堂间安静了片刻,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便道:“看来确实得等一等了,周法明想要率军入蜀,如今这般拖延不定就是等咱们先入河南,好有借口顿兵不前?”
几乎是一语中的,众人纷纷点头,觉着有这可能,可深想一下,却又都暗自摇头,军前将领有自己的主意并不算什么,但以这种手段来迫使皇帝改变主意
这就太过分了,在唐军这里绝对不可能发生,若有谁敢如此作为,早晚人头落地,皇帝眼中从来不容沙子。
当然了,萧铣就有些说不准了
张亮皱起了眉头,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谁他娘知道周法明想着什么,俺又不是神仙,也不能当面去问他。
那边李年再次道了一句,“这般等下去大家岂不都成了笑话?一个多月,周法明爬也爬去洛阳了,咱们就看着他在那里爬不成?”
众人听了,再也无法控制,都笑了起来。
===第930章感慨===
潼关聚集着唐军主力,大多半的卫府将军们也都在那里,他们在军议上的一言一行,都会很快传回到李破的耳朵里。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李破对军前将领们不放心到了这种地步,而是潼关离着太近了,又有那么多的卫府将军聚集在了一起,正好情报头子张亮也在其中,于是待遇上也就有所不同而已。
即便李破想搞特务政治,也不是现在……
当李破在太极殿中仔细的览阅着张亮送回来的文录的时候,他很想去到潼关,挨个跟那些混账东西谈一谈,这都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还有没有点大将军的样子了?
而他这会就忘记了,他自己主持军务的时候,气氛也很宽松来着。
他现在则觉着尤其是李年那厮,以前看着挺稳重一个人,而且还是李靖家的亲戚,屡屡被委以重任,现在怎么看着有些放飞自我呢?
萧铣那边的动静也弄他心神不宁,所谓兵贵神速,若要进军河南,没有行动力,拖拖拉拉的怎么成?他都开始为萧铣着急了。
而且他也认为之前兵部定下的方略过于看重萧铣了,以梁军如今的表现而言,就算战场不在河南,他也有信心在一两年内打到长江边上,顺手的话萧铣都逃不过长江。
这个开头弄的他也有些烦躁了起来,不在军前的皇帝大致都是如此,不能亲力亲为之余,也就多了些忐忑不安。
另外他觉着将那么多的卫府将军聚集在一处不是什么好事情,这些人跟随他日久,各人性情他倒都有所了解。
当他在军中时,各人都还服服帖帖,就算有些小算盘也不敢拿到明面上来,可一旦换了旁人领兵,他们就很难服气。
一个两个的时候说不定还能容让一下,人一多了,你来我往的就得闹一闹。
于是他便想起了和李神通相持的时候,尉迟恭带着人出去,几个人竟然是抽签子决定的谁先谁后……也就是过了一两年这事才传到他耳朵里,不然的话,他绝对饶不了那几个王八蛋。
当然了,其实也怪他自己,这些年一场场战事打下来,每次都是事关生死,必须全力以赴,所以养成了聚兵于一处,倾力一击的用兵风格。
而以唐军之精锐,分兵四出其实才是更好的选择,像去年一战,张伦就做的很不错,所以他开始琢磨着,是不是太忽略西北了?派两三个人去凉州吹吹风,会不会让人冷静一些呢?
如果让在潼关驻扎的李年晓得他在军议上发的那些牢骚,让皇帝起意想把他发配到凉州去,也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
下午的时候是一场小朝会。
参与的人都是兵部和户部的官员。
因为春耕大致上已经结束了,不论是皇帝还是臣下,都把重点都转移到了军事上来。
兵部开始提议征发府兵和民夫……兵部侍郎王庆在外,薛万钧则转任灵州总管,由鸿胪寺卿唐俭继任。
兵部尚书屈突通和侍郎唐俭都不晓得皇帝心意,按照既有的习惯做出判断和规划,所以并不符合皇帝的意图。
李破直接给驳了,常备军就已经让人吃不消,再要征发府兵和民夫,那日子也不用过了。
以他这么多年的治政经验来看,廉价的兵员和劳力并非是战争的必需品……中原王朝的动员能力可以说无比强大,却也伤人伤己。
无论是前秦,还是前隋,都有着大规模使用民力的习惯,最终导致的都是国力疲敝,烽火遍地的下场。
可诸侯们并没有引以为鉴,他们继续这样做着。
窦建德治下如今是正经的军管,人们亦军亦民,俨然在模仿汉时以民为兵的屯田制度,以河北山东的状况,绝对维持不了多久。
萧铣则是正统贵族出身,很熟悉前隋的种种规整制度,所以沿袭的最好,同时征用民力也不在话下,江陵城中的宫宇和那满地的寺庙就是明证。
甚至于萧铣已经重开科举,至今成功举办过两次科举考试,选纳贤才的好名声没少得了。
只是和前隋没什么不同,贤才皆出身贵族,并无实质性的改变,不过这也才另外一个方面证明科举制度的出路其实是在南方,他们比北方贵族更容易接受科举选才这种方式。
…………………………
如今兵部已经不会再对前方进行过多的干预了,卫府负责作战,兵部只是给予他们最为有力的支持而已。
最重要的还是在后勤上面,所以小朝会上说的都是粮草的供应以及分配问题,王庆和窦轨两人在外奔波,成为了大军的后勤总管。
到了最后,户部侍郎高慎才奏道:“突厥已在大利城设立商市,至尊的意思是诏令各郡县商人自行出塞交易,还是指定商队前往?”
他要不说,李破都快将这事给忘了。
和突厥开通边市的实际意义并不大,他揉了揉额头,“这么快吗?传信给宇文总管,让他选些人过去瞧瞧,商人们来来往往的多了,容易坏事,先就这么着吧,让那边瞧瞧突厥人是什么意思再说。”
等小朝会结束,人都走了,封德彝才叹了口气道:“高氏……越来越不成器了。”
李破愣了愣,他还记得封氏和高氏可是老乡……顺口问道:“此话怎讲?”
封德彝道:“有些人听得风声,想北去与突厥人交易,估计是求到了高氏门下,不然互市那点小事,他一个户部侍郎着什么急呢?”
听了这话李破皱了皱眉,随即转换了脸色笑道:“当年我在马邑的时候很多大族就都有商队来往于长城内外,连窦建德之辈和突厥勾结都从那边走的。
后来杀了些,才人迹渐绝,始毕可汗率军南下,一些人得了机会,开城的开城,献媚的献媚,却都被突厥人当了奴隶,没谁有好下场的……长安城中这样的人也很多?”
封德彝瞅着皇帝的笑容,不由有些不自在了起来,心说我只感叹一声,您不至于吧?
===第931章姐弟(一)===
李道宗被人引着进到待客花厅,落座,有人奉上茶饮。
他打量了一番,在西北待的久了,长安的风物总让他感觉过于奢华,礼仪也很繁琐,倒是人们都和气一些,没有西北的人们那么粗粝彪悍。
很难想象长安才换了主人一年多些,这里并没有多少经历战乱的痕迹,他听很多人说起当日的情景,从他们的诉说中能感觉到些惶恐,可也只是惶恐罢了,并没有多少生死攸关的样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3/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