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7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4/1986


于是他便很快明白一年前的那场战事,抵抗甚为轻微,不管是卫府将军们,还是城中的官员贵族,几乎都是不战而降,与他没什么两样。
在仆人们的注视下,他站起身在花厅中溜达了一圈。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平阳公主府,李秀宁是他的堂姐,以前并无多少往来,今日前来拜访,也不过是因为这位堂姐在陇西李氏一族中的地位越来越显,已有举足轻重之势。
若非是个女子,顺势接掌李氏阀主之位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然了,要是个男人也不会如此。
李道宗嘲弄的想着……
花厅中的布置颇为精致,好像并未有改变的痕迹,只是府门前的匾额一直空着,让人颇多感慨。
墙上未挂弓刀之类的东西,几幅书画皆出自名家之手,李道宗装作懂行的浏览了一下,除了有那么两个落款的名字有些耳熟以外,什么都看不出来。
他家破落的早,和亲族们也很疏远,没学过这些东西,少年时都朝弓马使劲了,等到入仕之后,更没那么多的闲情雅致,只醉心功业,对其他的都不很感兴趣。
对于此间的主人,也就是他的堂姐,他自然很是佩服,能在没多少助力的情形之下,拉起娘子军,围攻长安城的女人,想不佩服都不成啊。
尤其是如今李氏族中如此艰难之际,还能不计毁誉稳住局面,实在难能可贵,想到这些,李道宗不由再次惭愧了一下,因为他和李氏那些不成器的家伙差不多,都要觍颜来此拜见一番。
外面有脚步声响起,李道宗稍整衣袍,往门口处看去,片刻之后,堂姐李秀宁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那里,他立即躬身下去,向堂姐请安问好。
李秀宁目光在他身上打量了一番,摆手笑道:“几年不见,阿弟可是愈发英武了。”
品味了一下这话里的意味,李道宗道:“还是长安的水土养人,阿姐容颜依旧,和当年可没什么两样。”
李秀宁失笑,“阿弟倒会讨人欢心,来,坐下说话吧。”
两人坐定,李秀宁道:“你回京也有些时日了吧?怎的才想起来到我这里走动?”
李道宗终于有了些不安,感觉堂姐太过凌厉,让他有点招架不住,遂叹息一声道:“唉,我在外多年,眼见支撑不住这才献了灵州并自请回京,苟全性命之下,哪还有脸来见阿姐?”
李秀宁笑笑,细长的眸子一直在若有若无的打量着这位堂弟。
陇西李氏到了如今真可谓是大浪淘沙,别看从前给人人多势众,显达者多的感觉,可一旦落魄,能支撑门户的真心没几个,庸碌之人太多,各个狼狈的很,感情都是借着主枝的光,耀武扬威来着。
李道宗家里和李氏主枝已经隔有四代,可同样都出自上柱国李虎一脉,与其他陇西李氏分支相比,血缘之上并不算远。
只是他的父亲亡殁太早,他们这一支也就败落了下来,沦为了李氏末支,不过到底和李大亮不一样,到他随征薛仁杲,渐渐崭露头角,随即便调任灵州总管,担起了防御梁师都的重任。
当然了,灵州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对于战乱时节的关西来说也并不算重要,毕竟当时李渊已经放弃了包括朔方,榆林等要地。
那时候无论太子,秦王李世民还是齐王李元吉都在争抢着西北大军的兵权,可没谁说要去灵州建功立业。
可李道宗不但在灵州站稳了脚跟,而且还把勾结了突厥,得到许多援助的梁师都挤压的苦不堪言。
对于陇西李氏而言,李道宗俨然就是个意外之喜,于今日来看,同样如此,不然的话,李秀宁也不会如此郑重待之。
说话时略显咄咄逼人,却也有开诚布公之势。
李道宗的解释则不尽不实……李秀宁和这个堂弟只见过几次,并无深交,也不知其人性情如何,试探了一下,便也不再深究。
“阿弟不用自责,更不用解释什么,覆巢之下狼狈的人多了,可显不出你来……你回来也有些时日了,见过皇帝了吧?”
李道宗点了点头,再次看了看堂姐的脸色,才道:“见了一面……看上去是位有为的君王,好像……也并无为难我李氏的意思……我回京时日还短,也不知想的对不对。”
李秀宁笑笑,“不用担心,新君手段了得,确无穷追不舍之意……可有官职赐下?”
“前些时吏部调令到了,转任鸿胪寺卿……俺听说之前是唐俭,后来他去了兵部,这才空缺了下来。”
李秀宁明显的愣了愣,这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李氏族人正在失去权力,亲朋友好的举荐大多石沉大海,很多人都在排队等着吏部的调令,没想到李道宗这边如此顺利,而且是鸿胪寺卿这样的显职。
李秀宁的心一下跳动了起来,李氏主干已折,难道他开始想着要扶持旁支来……
想到这里,李秀宁不由暗自咬了咬牙,生出了一些怨念,这位堂弟才干了得,对主枝,以及亲族又没多少情分,你倒真会选人……也有好多日子没见到了……下次要好好问一问。
嘴上却在言不由衷的道:“那阿姐可是要恭喜你一声了。”
李道宗苦笑着抱了抱拳道:“阿姐莫要讥讽于我,恭喜的人越来越多,俺甚是为难……也不过是个文职,说起来俺并不稀罕。
俺家过往阿姐也应晓得,除了还有个李氏之名外,也没什么可值得炫耀的地方,本想凭着还有点小小的才干,重振家声,却逢改朝换代之厄。
其实功业之想已不剩多少,身上也担不下什么重任,只求个家中平安即可,所以……”
李秀宁看着他那吞吞吐吐的样子,倒是没了心事,却又恼怒了起来,轻轻一拍桌案道:“所以你就想置身事外,族中之事也不想管了是吗?”
李道宗稍稍坐直了身子,直视堂姐,黑红的脸膛上没了表情,关西男儿的威势终于显露了出来。
“阿姐说哪里话,当初我受叔父之恩深重,从军数载,拼死效力……今后也当以阿姐马首是瞻,只要有事吩咐即可,但其他人嘛……与俺何干?”
李道宗冷笑一声,“再者说,族中之事从来没有俺们兄弟说话的份,如今又能管得了什么呢?”
李秀宁一时语塞,他这个堂弟自小亡父,据说过的很是艰难,看来是没少受了冷眼排挤,如今想让他担起族中重任来,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而且,李道宗也才二十出头的年纪,一旦在族中有了地位,将来……那其实也是她不想看到的情景。
纠结之中,李秀宁突然意识到,这还是第一个光明正大的登门来说要自立门户的家伙,之后又会有多少人来仿效呢?
李道宗的来意明了了起来,这可不是兄弟分家那么简单,自立门户是要从族中出走,族谱之上自消姓名,以后也就不会再自称陇西李氏子弟了,同时也不再以李氏主枝为尊。
李秀宁一下清醒了过来,眉头蹙起,脸上的表情也淡漠了下来,大树已经倾倒,出现李道宗这样的猢狲也不稀奇。
“看来阿弟心意已定,那阿姐也不好相拦……只是我还是要嘱咐你几句,也不知你还能不能听得进去?”
李道宗收拾起了姿态,尽量让自己显得诚恳而又谦卑,这一关并不好过,之前皇帝的暗示他琢磨了很久才来李秀宁府上见面,就是不愿跟这位堂姐结下冤仇。
她和皇帝的事情已经闹到了满京城尽人皆知的地步,皇帝更是几次亲自登门造访,很多人都在传她即将入宫为妃的消息……也就是李秀宁不可能成为李氏阀主,不然的话他才不会来这里找不自在呢。
“阿姐尽管吩咐,俺不认旁人也就罢了,可阿姐巾帼不让须眉,俺向来钦敬,之后阿姐有事,只要俺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李秀宁稍稍点头,便道:“第一,此间事就不要对人说了,没的叫人笑话,第二,我属意五郎李智云为李氏阀主,你离开之前要帮着说说话。
第三,即便将来不再同族,也是亲戚,有些事就算不愿相助,也不要与族中为敌……这也是为了你好,皇帝不喜薄幸之人……
再有就是突厥使者方去,你为鸿胪寺卿日后怕是要与突厥多有交往,我劝你莫要与他们走的太近,皇帝会不高兴的。”
===第932章姐弟(二)===
身后的门啪的一声关上,李道宗回头看了看,这才在从人手中接过马缰,翻身上马,缓行离开。
来的时候他的心里颇为忐忑其实此时离开李氏另立门户并非一个合适的时机,很容易让人觉着他李道宗落井下石,或者是改换门庭太快,乃无耻之徒什么的。
而德行上一旦有了瑕疵,也定然会影响他的,甚至是莫名其妙便会有其他麻烦缠身。
可他左思右想还是下了决心,在陇西李氏最艰难的时候离开。
原因很简单,就两条,其一便是他与李氏族人并无多少交往,少年时还饱受亲族白眼,他李道宗没那么大的心胸,在那些人困难的时候还去上手相帮。
其二就是皇帝既然希望他如此做,那晚做不如早做,犹犹豫豫的反而两边不讨好
另外就是当他任职鸿胪寺卿的消息在族中传开之后,那些族人的嘴脸让他实在受不了了,登门拜访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一个个称兄道弟的跟他叙起了亲情,让他分外厌烦。
实际上吧,理由再多其实也抵不过功业二字,他自小就立下志向,不但要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还要争个青史留名。
既然志存高远,那就不能半途而夭,别说让他离开李氏自立门户了,即便将他当做砍向李氏的刀,也不是不能商量。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堂姐的气魄还在他想象之上。
对他的作为不但没有加以置评,责备,而且话语之中颇有维护之意,最后他也是在那恨铁不成钢的眼神中落荒而逃的。
仔细回想一下方才发生的一切,李道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了事,那还是一个女子,相比之下,他李道宗枉为男儿,无论在气势上,还是在度量上,他都输的一塌糊涂。
公主府后宅的书房中又响起了琴声,这表明公主心情不佳,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她。
琴音在几个炸音的当口断绝了下来,很久都没有再响起,当云端着茶盘进来的时候,看见阿姐正伏在矮几之上挥毫泼墨,也不知在写些什么。
“阿姐在写什么?怎么没有留堂兄用饭?”云把茶盘放下,随意的说着话,他今天没事,正好回来府中见见母亲。
他如今已经入读于国子,他去的很是时候,国子祭酒换成了苏世长,正是以前云的老师,入监之后对他颇多照看,并没有因其是李渊的儿子而抛弃昔日的情谊。
因为要建什么长安书院,郫国公何稠上书不能厚此薄彼所以皇帝令门下侍郎封德彝整饬国子,正在大批的换人。
也就是说国子监有了新的气象云明显赶上了好时候,新的气象自然意味着新的机会嘛
他对阿姐的安排非常满意,当然了,他也被人安排惯了,尤其是对着李秀宁这位姐姐,他缺乏反抗的意志和决心。
今日回来就听说李道宗来了,对于这位年纪相近的同族,云也很是佩服,与人家相比,他也只是多了个楚王的名号而已,如今连楚王的头衔都丢了。
他在那边和母亲说话,还以为李秀宁会留下李道宗用饭,他也准备好了前去相陪,只是没想到李道宗匆匆忙忙的就走了。
李秀宁抬头瞧了他一眼,顺手扔下毛笔,笔在桌上翻滚着,留下大片的墨迹,云紧着瞧了一下,心说阿姐这是恼了?
“我是怎么嘱咐你的?不在学里用心读书,三天两头便回来走动,你是不放心你的母亲还是不放心我?”
云无奈的站起身,垂头听训他虽然没建下什么事业,可胆子却已经历练出来了,当日在锦官城逼着李孝恭出降的就有他一个,所以小小的训斥可吓不住他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4/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