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8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8/1986


为至尊计,切不可让他们沦为宵小之辈啊。”
李破想了想,确实太极殿中近日争吵声渐渐多了起来,吵的他都有些头疼了,一场场小朝会开下来,极为考验人的神经坚韧程度以及耐心。
“人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何公于我,汉之萧良也,聆听教诲,总有所得,看来今日不虚此行。”
看着何稠脸色越来越差,李破知道该告辞了。
心里则想着何稠如此,那裴弘大又是怎么一番模样呢?皇帝杨坚真想见一见这人,身边的人几乎各个惊才绝艳,难怪能开一代之盛世,可惜生了个败家子
“朕今日就不打扰何公休息了,何公一定要好好将养身体,莫要再劳累精神,过几日等朕闲下来,再来看望何公。”
这是接纳了何稠的建言,不然照他现在忙碌的程度,哪有什么闲工夫?
何稠精神有点恍惚了,却还执意要送李破出门,被李破死死拦住,等李破走了很久,何稠回到后宅居处,才一揪胡子,竟然忘了问问那些据说是西域传过来的术数之学了。
人老了就是这般,忘性太大,说着说着就把自己最关心的事情给丢在了脑后,下次皇帝出宫也不知是几时。
何稠累的不行,也无心去把皇帝给追回来,以他现在这个状态,李破说什么他估计也记不太清,只能再将养一段时日,皇帝不来的话,他就打算入宫见驾。
何稠在仆人的服侍之下躺在榻上,心情愉快的进入了梦乡,睡前还想着,皇帝真是个好皇帝啊
李破心情也不错,何稠的话他听进去了,所以他便不着急回宫,径直奔了老丈人的府邸。
在何府没吃饱,他要去找食吃,没有比丈母娘的手艺更能满足他的口腹之欲了。
愉快的一天从吃到丈母娘的吃食开始。
路过一座府邸的时候,李破看了个新鲜,一顶软轿停在府邸门前,周围围着不少仆役,有些人正在敲门,很用力的样子,看上去像是要把那厚重的大门给拆了,只是要费点力气。
门内则传来些叫骂声,就算离着还远,李破也能听到些污言秽语,骂的很是难听。
李破张望了一下,陪在他身边的罗士信兴致来了,“哥哥稍等,俺前去问问怎么回事。”
李破这次出宫有些匆忙,身边只跟了罗士信,还有十几个千牛备身,罗士信很不专业,那些千牛备身就懂事的多,立即上来把李破围在了中间。
李破听罗士信一说,也没拦他,还在他的话后面加了一句,顺便瞧瞧热闹。
又前行了一段,李破看到府门牌匾上写着武府两个字,京中姓武的人不少,不过看这府邸的规模,李破暗道了一声,不会是武士彟那厮的府邸吧?
很快来到门前附近,那边的人也看到了这一行人,人人纵马,身形彪悍,马上刀弓俱全,知道是权贵出行,立即便抬起软轿避在一旁。
轿中隐约传出孩子的哭声,好像母亲还正在安慰,应该是得了禀报,一个妇人还挑开轿帘往这边张望了一下。
八卦的罗士信回来了,顺便也证实了李破的猜测,这里正是武士彟家,至于为什么在这里吵闹,人家也不会告诉罗士信,只说是大门坏了
可对于千牛备身们来说,京城中的八卦哪能瞒得过他们?有人见皇帝像是很感兴趣的样子,便凑到跟前说道:“启禀至尊,武侍郎娶的继室是杨尚书的堂妹,诞有两女,武侍郎的两个儿子都乃发妻所出,也已成年。
看这样子,应该两位郎君和继母闹起来了”
===第1117章大瓜===
李破猝不及防的吃了个大瓜,弄的他有些愕然。
这里是布政坊,住的都是高官贵族。
李渊在时,武士彟得李渊信重,便在布政坊买了这间宅院,后来李渊败亡,他不敢在这里居住,于是移居南城。
如今被重新启用,便又搬了回来。
李破当日见武士彟,注重的是他的官场资历以及其本人的才能,家中如何如何,他没有过问,想的是一个商人,也没什么家世可言,就不用去关注了。
不想人家娶的继室竟然还是弘农杨氏的女儿,那……岂不是说,这还是他的姑母?武士彟那厮也就是他的亲戚了?
狗血的味道醺的李破一阵头晕。
然后他就想起了在长安书院碰到的武元爽,把继母挡在门外不让进门,好像那个蠢货还真能干得出来。
李破砸吧砸吧嘴,品不出多少滋味,便跟罗士信开起了玩笑,“当年你在涿郡能把城门踹开,看看这大门,你踹的开不?”
罗士信一听就咧开了血盆大口,“哥哥你等着,一下可能不成,再来几下也就开了。”
李破看他撸胳膊挽袖子准备开干的样子,不由大乐,顺手给了他脑壳一下,“你个混账东西,也不想想亲卫大都督去踹户部侍郎的大门算怎么回事?”
罗士信哼哼两声,嘟囔道:“俺就是看不惯他们欺负女人孩子……”
李破心说,你可真多余,家事这东西是你能分得清对错的?杨氏的女儿能被别人给欺负了?又不是李渊当政的时候……
生了两个女儿,又是继室,这是武士彟要休妻吗?
想到这里,心头不由一动,武士彟,杨氏,生了两个女儿……李破歪头仔细回想了一下,猛的一惊。
我他娘的……不会是那个老武家吧?我说武士彟的名字听着那么耳熟,还以为是在攻打李渊的时候,有人给李渊通风报信时听到过武士彟的名字,才会有些印象,原来想的差了?
他对历史不甚了了,一路走来碰到不少名人,有的有印象,有的则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他已经习惯了。
而且所谓英雄见惯亦常人,名臣大将又如何,还不是任由他来驱使,尤其是一个个的也没传说中那么完美,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着些毛病。
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他也见过的,贼头贼脑的一看就不像好人……
………………
当他若有所思的停下马来,也就成了围观的架势,那边的人立即受不了了。
轿中女子声音响起,“去,传话给那两个小畜生,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这里是布政坊,周围住的都是达官贵人,让人看了笑话,他家阿爷的官也不用当了。
他们要是还不开门,咱们就回南城去。”
………………
武士彟去了江陵之后,两个儿子失了管束,家中愈发不安宁了起来,杨氏开始时还有所忍耐,可后来被气的不行,于是继母和继子的斗争屡屡升级。
前几日她又和两个继子大吵了一架,索性停了他们的月银,并把一个老管事以及几个继子得力的仆从打了一顿,驱赶出了家门。
两个继子不甘示弱,也抽冷子把她得用的几个打了一顿,并诬他们偷拿家中的钱财,准备送官查办。
闹的太凶,杨氏心烦意乱,便带着两个女儿去拜见自己的堂兄杨恭仁。
因为她的侄儿杨思讷常来探望,再加上武士彟被重新启用为户部侍郎,杨恭仁便不再对这边那么冷淡。
春天时杨氏去堂兄府上正式拜见了一次,杨恭仁没说太多,却留了她在府上小住几日,还让儿女们来拜见姑母,让她头一次体验到了回娘家的感觉。
由此表明了杨恭仁的态度,以前的事情翻篇了。
其实这不光是亲情在作祟,也是出于杨氏现在的处境而导致的必然结果,别看杨恭仁兄弟几人都身居要职,可弘农杨氏无疑已经败落了下来。
弘农杨氏的主枝杨坚一脉彻底消亡在了隋末战乱当中,其他各支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子弟有失踪的,有被杀的,其他人则多数身上挂着个爵位,却没有了实职。
这不光是李渊的问题,杨广把关西贵族当做了仇敌,那关西众人自然也不会让弘农杨氏好过,十几二十年的惨烈斗争下来,弘农杨氏已是支离破碎,子孙凋零。
如今观王杨雄一脉终于在朝堂上重新站稳了脚跟,可想要恢复杨氏的元气却还早着呢,他们需要武士彟这样的姻亲的帮助,并重新整理杨氏的枝叶。
杨牡丹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得到了堂兄的谅解,重新敲开了弘农杨氏的大门。
所以在家中不顺意了,便去娘家躲上几天,顺顺气之外,其实也想得到堂兄的帮助,压住两个逆子。
以前娘家人不愿帮她,她只能在家中跟两个继子斗智斗勇,却还不能背上为母不慈的名声,很是为难。
而现在有了娘家作为依靠,自然要用出来。
只是现在杨恭仁哪里顾得上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正准备着上书皇帝,重定法典。
之前在晋地被太原王氏占了先,可那主要是在修订刑律,其余礼乐,行政,税赋,户籍,军防,营缮等等都还未有涉及。
作为刑部尚书,他自然当仁不让,要在唐典初成之际参与其中,可不能让王泽之流胡来了。
所以杨氏过去住了几天没见到堂兄,于是怏怏而归,准备继续跟两个继子咬牙纠缠。
不想那兄弟两个更狠,听到她要回来,竟然紧闭大门,连门都不想让她进了。
事情闹到如此地步,杨氏知道已经快要影响到丈夫的官位了,一旦被御史察之,定然要上书弹劾,因家宅不宁而罢官的人可不在少数,尤其是丈夫才刚复职……
顾忌到这些,杨氏已有了退一步的打算,而这一步要是退下来,她吃的亏可就大了,以后很可能就会传出她与丈夫别居的消息。
一个继室和丈夫分别而居,休妻没商量……不然,家中的财政大权也得先交出来……当世之中,继母就是这么难当。
===第1118章命运===
那边还在闹着,李破本不想多管,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嘛,介入别人的家事,很可能闹的里外不是人,皇帝也不例外。
像房玄龄被妻子卢氏给打了,他就没怎么过问,说是闭门自省,其实等房玄龄养好了伤,照常去上班就行,李破对房玄龄家的内宅之事毫无兴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8/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