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9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9/1986


看丈夫眼珠直转的样子,李碧好笑的举起酒杯,“夫君不必妄自菲薄,妾身也许做不到文献皇后那样几如帝王,独得世之大名的地步,可夫君一定会是一位有为的开国之君。”
夫妻两个你一句我一句相互吹捧了一下,对视之间都觉棋逢对手,碰了一杯,一饮而尽。
李破用了几口菜,这才看向殿中,对上的都是或娇羞,或期盼,或敬畏,或火热的目光,没有谁会躲避皇帝的关注,这是难得的能出现在皇帝面前的机会,即便再胆怯的人也会想要死死把握住。
万众瞩目间,李破心说,还真养眼……就一个问题,他娘的岁数都小了些,不好下手啊。
还是在晋地养的几个都已长成,也都被他陆续扒拉到了碗里,想了想,李破心里暗自叹息了一声,唉,他娘的我这些年都做了什么啊,怎么就没多养几个呢?
好吧,当了皇帝的人立即渣到了底……
……………………
李碧亲自给丈夫斟满酒杯,随着丈夫的目光看过去,不管心里面怎么不舒坦,可还是耐心的给丈夫介绍起了谁是谁。
皇帝不认得自己的嫔妃……嗯,也属正常,女人太多嘛,不正常的是皇帝有男宠作伴,后宫的女人们全都得吐血三升。
介绍的差不多了,也不管李破记不记得住,李碧又道:“夫君常说皇城太过冷清,没有人气,她们呢,都出自名门望族,不如让她们的亲眷迁入进来,以示圣宠。”
李碧有些话没说出来,这些年李破对后宫一直比较冷淡,这些女儿入宫时间还短,瞧不出太多,可要是再有个一两年,若再是如此的话,那可就不好说了。
别说宫里面的女人要跳脚,她们的亲戚也会非常失望,所以要有些必要的表示,就算皇帝对后宫的女人们没什么兴趣,也要加恩于她们的父母兄弟,这样一来不说旁的,她这个六宫之主就会少上很多麻烦。
独孤伽罗主掌后宫的时节,她管的不光是后宫之事,还能影响朝局,臣下们后宅里的事情她照样也要管上一管,比如说不准官员们广纳妻妾,更不准他们宠幸妾侍而冷落正妻,打着的是节俭的幌子,其实是女权的觉醒。
那时官员们噤若寒蝉,敢怒而不敢言,等文献皇后一殁,你再瞧瞧,压制的有多厉害,反弹的就有多糟糕。
李碧没有独孤伽罗那么强势,不想自寻烦恼,而且大唐开国也没有前隋初年那么强盛,笼络人心还是要放在首位的大事。
李破无可无不可的应了,他没想那么多,只是琢磨着妻子不会是想把李秀宁也弄到皇城来就近看管吧?嗯,得防着一手,离着太近容易生事,咱可不能糊里糊涂的被这婆娘给套路了去。
过后就让李秀宁出去躲躲,等这事过去再回来。
他贼贼的想着……
李碧可不知道自己的一番好意让丈夫心里多了那么多的弯弯绕,反而觉着丈夫今日很是“乖巧”,没有说些不着调的来气她,颇为欣慰,也就不计较他东张西望的,以秀色佐酒了。
不过准备好的节目不好撤掉,这时她便挥了挥手。
殿中乐声重起,几个宫娥鱼贯来到殿中,先就向皇帝皇后,以及宫中的贵人们施礼。
这是又要轻歌曼舞,娱乐众人了,李破已经习惯这样的节奏,漫不经心的看了看,为首的一个女子身材真是好,只不过有点眼熟,啊,是之前跳绿腰舞的那个,他还给人家做过一首诗来着。
南人女子,一掐好像就能出水那种,而且一舞之下,简直能把人的魂给勾走,即便是放在后来那种全民娱乐的时代,也应该是最顶尖的舞者。
还好不是眯眯眼,李破突然冒出个古怪的念头……
叫什么来着?好像是姓沈,李破人没老,但记性确实有点老了。
可随即心里就跳了跳,看了看旁边的李碧,心说你这又闹的哪出,还能不能好好过日子了?
几个月不见,沈萼依旧保持着她那超高的水准,一支群舞引得宫嫔们喝彩连连。
李破也不再想那些有的没的,专注的欣赏艺术,跳的是真好……嗯,除了做文抄公,他也赞不出什么花样了,大致上就是大海啊全是水那种。
一曲舞罢,宫嫔们都拍起了巴掌,有皇帝皇后在场,又有严格的宫廷礼仪束缚,除了不着调的三夫人像兔子一样欢呼雀跃,其他人最多最多也就是抚掌赞叹而已。
李碧抚掌笑道:“舞的好,有赏。”
然后就跟李破言道:“太乐署博士沈萼,夫君应该见过的,前些时还曾赋诗予她,可谓是名动朝野。
妾身听闻便召她来见了两次,果然是我见犹怜的一个人儿,年纪虽长了些,却也不碍什么,不如赐其为婕妤,夫君以为如何?”
李破一如既往,点头道:“后宫之事你来做主便是,不用问我。”
夫妻两人简单的一句对答,像往常一样斗了下心眼,透着些开玩笑的意味便彻底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殿中随即便多了一席,让初入宫中的宫嫔们很是嫉妒了一下,心里多少都起了赶紧把舞练起来,最好也能让至尊赋个诗之类的念头。
沈萼又得了好处,懵懵的进入坐席之中,两次献舞,她的地位噌蹭的见涨,都快飞起来了,回想这两年来种种,彷如梦中一般。
李碧则图穷匕见,“夫君向来才高,今日年夜,众人欢聚,夫君不如赋诗一首,以记今日之欢?”
===第1147章破阵===
作诗还不容易……李破搜肠刮肚的想着。
年关对于后来人很重要,尤其是晚会,引得人们越来越重视新旧交替的日子。
可古人无疑更喜欢过正月十五,也就是当世所说的上元佳节,又称元夕,所以古人的诗词上,佳句尽在元夕之夜,新年……差不多就是后来帖对联的水平。
年关年关,过年如过关,很多文人在新年的时候都喜欢追忆往昔,感叹岁月催人老,没有半点辞旧迎新的喜庆,反而弄的很悲伤。
李破倒是为年关也准备了两首,都是得等他白了头发才好用来装样,想了半天,“文思枯竭”,不由暗叹一声,文抄公不好做啊。
当了皇帝之后有点飘,时不时的耍弄一下文章,赚取声望,但被人架起来的风险也在不住增高。
也就是他当了皇帝,不然出丑露乖是早晚的事情。
瞅着妻子那略有期盼,更多的则是怀疑的小眼神,李破觉着她还是动拳脚的时候可爱一些。
“今日就算了吧,饮的有些多了,没什么诗兴,再说大家又年长一岁,也不是什么高兴事,等中秋的时候我专门给你作一首如何?到时你可莫要感动的哭鼻子。”
李碧瞅了瞅丈夫,觉着这厮又在搪塞自己,他娘的给别人作诗时他从来不论时候,怎么自己开口,他就没了诗兴?
她不高兴的翻了丈夫一眼,话语顿时刻薄了起来,“不会又是阿爷作的吧?”
李破大汗,这是他当初的惯用伎俩,托词于李靖糊弄了不少人,不过他脸皮厚,丝毫不以为耻的狡辩道:“老师大才,弟子沾些光也是应该,他的那些书稿你从不好好翻阅,不如回去仔细整理一下,说不定也能占些便宜。”
李碧恨恨的灌了口酒,心说阿爷可没你这么狡猾,嘴上则道:“推三阻四,那我就等着你作一首上元词给我。”
………………
见皇帝只顾着和皇后说话,嫔妃们很是失望,而且这么多人看着,她们也不再奢望于能在此时邀得圣宠,于是殿中渐渐又热闹了起来,却不知皇帝和皇后在大斗心眼。
………………
一场欢饮,大唐迎来了元贞四年。
正月十五之前,长安的各个衙署都放假了,朝廷官员们的年假主要集中在这个时间段,当然了,朝廷还在维持着最基本的运转。
比如说正月初三,少府进《破阵乐》。
破阵乐起源于晋末,前隋时纳入军乐,差不多相当于后来的军歌,只是没有词曲,也没有舞蹈伴之,是一种起源于民间的纯音乐艺术作品。
主要是以琵琶和筝的混奏,铿锵有力,做杀伐之音,是当世少见的雄健之曲,不然的话也不会成为军乐。
李渊执政关西的时候,令人便做出了一些改良,准备作为庆祝大捷所用,可惜的是,自李世民率军破薛仁杲之后,就再无什么像样的胜利了,于是改良版的破阵乐就此闲置了下来。
因为李破搅局,李世民也没当成皇帝,于是秦王破阵乐就此没了影子,只不过历史这东西总还是有其惯性,到了这一年的正月,破阵乐还是完善了起来,并献到了李破面前。
这个时候的破阵乐和以前已是面目全非,配上了战舞不说,奏乐的间隙竟然还有旁白,用来叙述大唐开国前后的丰功伟绩。
歌功颂德之作,出现的时间也刚刚好。
李破看了看来了兴致,秦王破阵乐鼎鼎大名,他自然知道一些,只不过现在秦王李世民被他弄的失了踪,却还有人把破阵乐送到了他的面前。
于是他立即召少府监韦节等人入宫来见,就在太极殿中演练了一曲破阵乐。
少府早有准备,数十名选出来的矫健之士披甲持戈,在乐声之中不住的变换着各种阵型,时不时的还要怒吼一声做拼杀状。
这和常见的宫廷乐舞完全不同,是标准的主杀伐的战舞。
“有了此曲,可扬我大唐尚武之风,做的好……不过若能以战鼓,号角为之,辅以战阵,或更能震慑宵小,显我大唐武风?”
韦节上前道:“至尊之如此气魄,臣等望尘莫及,臣这便回去令人按诏行事……臣以为此可为小破阵乐,至尊以为如何?”
看着年过四旬,依旧俊秀如处子的韦节,李破觉着有些违和,不过论起来,这是一位铁杆的后党。
整日里不这不那的只顾着容颜美好如昔,李破待其也就不同于旁人。
当然了,这并不能阻挡李破得意的再当一回搬运工,“朕以边塞起兵,十年戎马,终告功成,此曲正合朕意。
歌功颂德,不如以诗辅之。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韦节等人相顾骇然,同时都在心里竖起了大拇指,那些传闻真切的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皇帝临兴而作,气势恢宏,皇帝果然是皇帝。
臣下们立即谄词如涌,恨不能马上执笔记录下来。
李破已经习惯了,脸不红心不跳的照单全收,小事一桩,云淡风轻,才能显得更加高深莫测。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9/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