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第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470


所以,孔子给吴三桂等人开出的条件,在吴三桂等辽东大小军阀的眼中,就极为苛刻。
“丞相说,朝廷一定会清算我们。如果我们及时投降,那么命还能保住,但是家产是保不住了,兵权也保不住。不过丞相可以保证,只清算一次,日后不会继续找其他的理由或借口清算我们。”吴襄看着在座的大小军阀们缓缓说道。
“不给兵权?”
“对!”吴襄肯定的点了点头。
“没有兵权,我们凭什么相信他?”
“对啊,没了兵权,还不是朝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过去替朝廷保卫辽东,抵抗东虏,死了那么多人,如今不需要我们了,就直接开始清算了,这不是过河拆桥吗?”
“这是卸磨杀驴,他孔丘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不错,真以为东虏是泥捏的?真以为我们这些年都是在白拿朝廷银子?没有我们,东虏早就入关占据北方了。结果如今朝廷却如此苛待我们这些功臣,朝廷这是有奸臣啊!”
“不错,朝廷出了奸臣,孔丘就是这个奸臣,他手撕国公,掌掴陛下,如今更是篡权,意图谋反,我们作为大明的忠臣,怎能坐视不理?”
听着众人的言语,吴襄瞥了一眼许久不见的儿子,看着一动不动保持沉默的儿子,吴襄瞬间就知道了儿子的想法。不过他也没有当面反驳,而是等到众人都离开之后,才悄悄的关上门询问吴三桂的想法。
“长伯,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可知晓丞相麾下的中央军有多强大?你可见识过君子营、勇士营的勇猛?你可知道,如今京城之中,光是新兵就有不下三十万之数。”
“除此之外,王太师还通过天津,每月至少从南方、海外,运输五百万石粮食,如今北地已经初步安稳,朝廷还有大义,你到底在想些什么?”
听到这里,吴三桂却轻轻的摇了摇头。
“父亲,我的恩主乃是陛下而不是丞相。无论如何,丞相掌掴陛下,都乃大不敬之举,与造反有何区别?”
听到这里,吴襄生气的拍了拍桌子:“此地只有你我父子二人,长伯连为父都信不过吗?”
听到这里,吴三桂左右看了看,露出了无奈的表情:“不是孩儿怀有二心,实在是丞相太过分了。”
“早在两月之前,丞相府就发来政令,要求查清楚关宁军的具体数额,然后朝廷会派遣监察御史过来,一个人一个人的发放粮饷。”
“父亲你也知道,这些年来,为了抵抗东虏,我等辽镇军头不得不蓄养家丁,如果没有那些家丁,我们又凭什么抵抗东虏?”
“如果让朝廷派遣的监察御史过来了,如果真的一个人一个人的发放粮饷,那我们这些将军,凭什么继续蓄养家丁?没了这些家丁,我们什么都不是!”
“至于丞相的保证,我根本就不信。实在是太过严苛,失去兵权,上缴全部土地、九成财产,还要举家前往京城,做一富家翁,谁能保证,事后不遭到清算?我信不过丞相!”
“那你打算怎么办?起兵清君侧?”吴襄问道。
“自从拒绝了监察御史之后,丞相府就停止了对关宁军的一切支持,军粮没了,军饷也没了,兵器、甲胄、箭矢,统统都没了!若不是我们关宁军还有些底子,早就被丞相府一口吞了。”
“如今的辽镇,不仅仅我个人对丞相不满,大小军头们,对丞相都很不满。我们互不信任彼此,丞相却直接让我们交出军权,甚至还想要杀掉一些出卖过朝廷的军头,实在是太过分了!”
“纵使孩儿想要继续效忠于朝廷,其他的大小军头,也不会继续效忠朝廷了。”
“然后呢?”吴襄淡淡的道。
“早在丞相掌掴陛下之时,我就私下和先帝(皇太极)有了联系。那时,先帝许我汉八旗旗主之位,诚意不可为不足。如今陛下(多尔衮)登基之后,更是直接许我为平南侯,新增八旗正绿旗之主。”
说到这里,吴三桂朝着盛京方向拜了一拜:“如今陛下锐意进取,大步改革,彻底汉化,还带头改了汉名,从此以后,大清不分满汉,只有旗人和非旗人,其中旗人是国族,只要投过去,从此以后,我吴家就是世袭罔替的国族。”
“你这是要造反啊,长伯,听爹一句劝,后金不是朝廷的对手。闯军百万雄兵都被丞相击败了,后金又凭什么和丞相斗?”
听着吴襄开口丞相无敌,闭口丞相天人之勇,吴三桂也懒得解释了,在他看来,父亲什么都好,就是这胆子有些小了,所以被丞相给吓到了,误以为丞相的实力很强。
还说什么中央军横扫天下,君子营天下无敌,这样的话,在吴三桂听来,很是刺耳。
朝廷什么时候有这种强兵了?
不可能的!
至于闯贼百万大军,吴三桂觉得,顶多二三十万流民,数万老营罢了,百万之数,听听就行了,吹牛谁不会啊。
“父亲,正所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如今陛下整顿旗人,调动全国老幼,使出倾国之力,不日便将出兵三十万,这三十万精锐,我们关宁军拿什么去抗?”
“如今,我们又和丞相府有了矛盾,到时候丞相府是不可能帮助我们的,肯定会利用大清三十万精锐消磨关宁军的实力。等到关宁军死的差不多了,丞相府在趁机出兵,一举击败锐气已失的八旗,真是好算计!”
“长伯,你……”
“父亲,就这样了。不日之后,孩儿便会打着借师助剿、清君侧、营救陛下(崇祯)的名义,打开山海关,放陛下(多尔衮)入关。”
“长伯,不能不留一条后路啊。”
看着铁了心的吴三桂,吴襄也知道,自己无法说服这个儿子,想了想,吴襄开口道:“为父在京城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叫做鸡蛋不能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
“所以,长伯你继续清君侧,至于为父,这就带着长孙离开,逃出去,然后向朝廷举报你,举报你意图谋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