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第3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0/470


简而言之,就是让县令、太守们长点心,把县兵、郡兵好好的练一练,那些承平已久的地方,那些吃空饷吃的比较厉害的地方,以前怎么样,朝廷就不计较了,但是以后,现在,一定要给我长点心,好好的把军队练出来!
第二:让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开始练兵,并公然征召天下良家子、有志之士,欢迎他们前来参军,有本事的,可以直接前往公车署,接受朝廷面试,具体措施如下:
让卢植负责北军五校,卢植是大儒,在世家那里也很有面子,所以,让他负责对朝廷最忠心的北军五校,这样就不怕卢植平叛平了一半的时候,忽然造反了。
让皇甫嵩负责三河精骑,并以部分北军五校为基础,征召民间良家子,配合从公车署征召而来的民间精英,练就一支新的军队。
皇甫嵩乃是世代将门子弟,是当世第一流的兵法大家,甚至是当世第一人的有力竞争者,他自幼学习兵书,精通兵事,让他配合部分北军五校的军官种子,配合大量的良家子练兵,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事情。
从相性的角度讲,皇甫嵩这种世代军官,也挺适合那些满脑子功名利禄,又觉得自己很有本事的良家子了。
(能前往公车署参与面试,自带铠甲、兵器、宝马的良家子,本人实力一定还不错,说好听点是优质人才,说难听点就是刺头集中营!)
让朱儁负责统合民间豪强,朱儁本人是江东会稽郡的大土豪出身,麾下私兵众多,最是了解豪强。比如孙坚,就被朱儁举荐为别部司马,然后孙坚就带着自家的私兵和自己的小伙伴们,自带干粮的上任了,连军饷都没拿!!!!!
这么做的豪强,可不止孙坚一个!
大量的中小豪强,纷纷出钱出力出兵,自带干粮的加入了朱儁的麾下,开始训练,开始向军队蜕变。
至于大豪强,也是趁机出钱出力。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洗白家族私兵的机会。从此以后,家族私兵就能见光了。
以往的时候,虽然朝廷习惯了豪强有私兵,但怎么说呢,终究是拿不上台面。
至于其他的,公车署公然征召天下有志之士,这是给有本事但是却没有出身的人,一条上升的捷径。
你们这些有本事没出身没出头的人,赶紧过来面试,朝廷需要你们,不要投靠黄巾贼,太平道是没有前途的!
多管齐下之后,京城的人心,就安定了!
这两个法子,虽然每一条仔细分开来看,都算不上太过出彩。如果事后复盘的话,肯定还有更好的办法。
但是,公允的讲,何进的处理措施,并没有大原则上的错误。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简单,这不是有手就行吗?
韩琦:卧槽,我手呢?
崇祯:我那么大的两只手呢?怎么忽然没有了!
所以,当何进做完这两件事之后,天下间的良家子、豪强,都开始对他有好感,觉得他是个靠谱的大将军。
然后,何进就做了第三件事。
这件事很简单,虽然失败了,但是何进的目的却达到了。
何进上书灵帝,建议解除党锢之祸。
“党锢久积,若与黄巾合谋,悔之无救。”
(党锢之祸积怨日久,若果与黄巾合谋,恐怕已经无救了。)
要是以前,这话还能唬住灵帝,可是当太平道二话不说就灭了太原王氏之后,灵帝就一点儿也不担心了。
所以,当时的灵帝是这么说的:“我大汉的官员、士子,应该是阳光自信、积极向上、落落大方的,倘若只为了做官,倘若做不了官便开始埋怨朝廷,甚至是妄图造反,这样的士子,朝廷不要也罢!”
虽然何进的建议被拒绝了,但是何进却对世家们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我何进,其实是支持你们的,但是奈何陛下不让。
然后,何进在士林圈子里面的名声,瞬间就拔高了很多。
接着,以袁绍为首的一大批世家子,就主动来到了何进的大将军府之中,成为他的幕僚,帮助何进处理天下兵事,并提供各种建议。
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何进的三大决定,不可谓不英明,但整顿北军五校需要些许时间(这个最短);以北军五校的军官为种子,配合良家子训练精兵,需要时间;整合豪强私兵,让他们变成天下强军,更是需要时间。
所以,纵然卢植只训练了一个月,就在世家们的催促之下,带着北军五校主力,带着刘关张、公孙瓒等弟子门人前往冀州,但是,当他们到达冀州的时候,也已经是光合八年三月了。(黄巾起义第二年)
这个时候,距离太平道召集核心教众,与冀州、并州土豪火拼,已经过去了一年!
你说,什么样的豪强,才能顶着至少数百万核心教众,连续扛上一年?
答案是:一个也没有!
所以,一年之后,冀州、并州的豪强,早就已经死绝了!没死的,都已经投降了。
三月之前,太平道和朝廷正式撕破脸,但可笑的是,每天都有大量的船队,从港口之中,来到洛阳城外,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女眷,进入了何皇后在城外的庄园之中。
然后,其中的金银珠宝,又很快的进入了灵帝的私库之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0/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