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道门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674


鬼国。这不比鬼府之类的吓人得多?甚至张砚看到“灵之国”这三个字时脑子里对应的其实是“地府”。可一转念又发现地府和余文炳描述的“灵之国”虽然都是鬼物聚集,但前者是“轮回和管束”,后者估计则是“自成一体”。
两者看似相似,实则有本质区别。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有那如“灵之国”一般的圣域存在那为何人族这边居然还能风平浪静,甚至连一点可以与其搭上关系的认知都没有呢?
哦也不对,这部《灵事杂卷》其实说得很详细了,只不过在人族里传来传去并没有被人接受不说,还被当成了一个笑话。这本身就显得很不正常,很不符合逻辑。醉心于自然学科的杂学一脉不信余文炳的这一套还情有可原,那些主流学派也不信这些东西?张砚越想越觉得自己似乎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蹊跷。
是仅限于南渊国如此?还是所有人族国度都是如此呢?
另外余文炳既然来自妖种一族,所学也必然源自于妖种的代代积累。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相比起人族对于鬼物的奇怪反应,与妖种传承下来的东西截然相反。
是真不清楚,真以为是臆想?还是另有隐情?
张砚怎么看都觉得必然是后者。不然绝对解释不了人族是如何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保持着大部分人正常生活,而不被那所谓的“圣域”当成猎场予取予求的。其中还藏了些什么呢?
可好奇归好奇,张砚现在手里的讯息根本不支持他多做推演。能知道的一点就是:荒天域远比他想象的更复杂,也不是他眼睛看到的这一点点东西就能够展现全貌的。
最后,《灵事杂卷》里还给出了一些猜测。比如余文炳就在书里猜测圣王并非圣域之主,而且并不止一个两个而是有许多。那统合这些圣王的存在又是什么地位?又或者存不存在这种能统御各路圣王的存在呢?还是说所有圣王都如散沙各自为战?
张砚伸了一个懒腰,推开门,提着水桶就出去打水了。
新的一天开始,张砚又有的新的期许。比如余文炳在书里提到的圣王,是什么样子?有什么手段?能不能解开《灵事杂卷》里的那些让张砚好奇的猜测?
思绪到此,张砚也将关于吴家和自己,以及那为圣王与他之间恩怨捋清楚了。
说白了,那位圣王以及其麾下的鬼物都被吴家利用了。说不定其中内情都被蒙在鼓里。不过看最近这段时间无处不在的窥看,张砚猜想那位圣王应该是也反应了过来。所以此才没有贸然对他出手,而是通过这些窥看想要磨磨他的底细。或许,真到动手的时候,很多之前当做出其不意的手段和策略都不会好用了。
===第142章
邀请===
一夜的酣睡总算让罗长山恢复了大部分的精神,虽然多日的奔波疲累还没有全休息回来,但至少给他缓了一大口气。后面只要注意休息,每日调养,再过个十天半月也就能无碍了。
“师傅,这是我让客栈后厨给您熬的汤,里面加了补气和温养的方子,您趁热喝了吧?”曾浩虽然年纪不大,可跟着自家师傅也算走南闯北了,独当一面虽不至于,但该他做的事情他是不需要谁提醒的。
这次回草庐拿东西的事情本该曾浩去的,之所以罗长山自己跑,还不是为曾浩接近张砚多学习东西做掩护?
这些东西曾浩都懂。
“嗯。你这些天和张先生相处得如何?”罗长山就这么一个徒弟,自然着紧。自己累一点没什么,就担心徒弟有没有和张砚搞好关系或者受了多少指点。
伺候着师傅喝汤,曾浩一边在边上略带几分兴奋的语气说:“师傅,张先生与我相处很好,也愿意教一些东西给我。之前还跟我聊起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这几天一直都在琢磨......”
曾浩能被罗长山收为徒弟那必定是聪慧之辈,而且从小跟着罗长山,其秉性和所好也无限与罗长山趋近。对于新奇的学问总有近乎痴迷的执着,而且对待问题和迷惑从不缺乏耐心和恒心。
一大碗滋补调理的热汤下肚,罗长山已经回味不来汤的味道了,眼睛里闪着的也是和徒弟一样的求知欲,以及对问题本身的疑惑神色。
“这似乎不单单只是一个浮力的关系,里面更深的还涉及到不同东西同大小的重量关系,这应该才是谈论浮力的一个关键。而且这个道理与张先生以前在鱼背山要塞里弄出来的那种能飞的孔明灯也应该是同理的。只不过一个是在水里,一个是在气中......”
比起曾浩,罗长山的思维更广阔一些,他听完徒弟的讲述之后立即感觉到这个看似单纯在说“水中”的浮力问题的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学问在里头,而且明显张砚是洞悉并掌握了的,不然做不出孔明灯那种东西来。
化繁为简啊!大本事啊!
罗长山心里一边感慨,一边更加坚定了这次会去跟几个老友商议后的想法。不论如何,张砚脑子里的那些学问都该归于杂学一脉,不能任其漂泊在外了。最起码杂学一脉得坐实了这个名声才行。
当然,名声只是个说法。那些被罗长山都眼馋,同样被那些他的老友眼馋的学问才是关键。他们愿意用自己的所学来交换。前提就是要把张砚编入自己人的范畴。另外,他们也在挠头,张砚那一学派如此神奇怎会一点风声都没有听过呢?
罗长山刚从厢房里出来,在客栈大堂里找了一个角落,让店家上了一壶茶,两边坐着就开始聊了起来。
“听说张先生的兄长喜事将近,老夫可是要讨一杯喜酒喝的,上次与张顺小兄弟未分出胜负,这次应该再比一次的。”
坐下后,张砚发现罗长山的精神明显比昨天好了许多。于是也笑着回答道:“前辈说笑了。我大哥的酒量怎能和您比?当日加上刘木匠他两都不是您的对手。更何况曾浩也是此道高手。您老带着徒弟大杀四方才是真的。哈哈哈。”
几句寒暄之后,罗长山才开始说起正事,说:“这次回去本该要不了这么多天的。主要还是去跟几个老友碰了个面耽搁了些时日。倒是让张先生好等。”
“呵呵,前辈哪里话。本就劳烦前辈舟车劳顿已是不该,哪里还敢嫌慢?不瞒前辈说,昨夜我是一夜未眠。彻夜捧着书卷研读,到今早天亮时才勉勉强强通读了三卷。等回味几日再准备读第二遍的。确实是充满想法的一部奇书。”
“哈哈哈......张先生还有这种雅趣?其实余文炳此人的身份虽然难以启齿,可学问是真的厉害。那《灵事杂卷》只是他的随笔,里面东西乱七八糟也就胜在内容新奇而已。若是张先生感兴趣,我家草庐还有一些余文炳所著的正经学问,先生大可拿去看看。”
学问?张砚对荒天域这边的学问,不论是杂学一脉,还是主流的学派都没有半点兴趣。他在地球上上学那会儿学的东西到这里已经完全够用的。万相珠里还有一整座高塔的知识等着他去研究和习练,哪有时间在这边真当个学问家呀?他感兴趣的不是余文炳的学问,而是余文炳这个人,或者说余文炳所代表的妖种群体。
“前辈好意心领了。我自家所学都尚未精通,哪里还敢贪多?只是喜欢一些新奇的东西罢了。倒是这次看了《灵事杂卷》所以一直好奇余文炳这位妖种大家的生平,更好奇除了余文炳之外,这世间其余的妖种又是如何现状。不知前辈手里有无这类书卷?
当然,我也不会白拿东西。《九章算术》作为回礼,也不叫前辈吃亏。”一边说,张砚将这段时间默写出来的《九章算术》中的一些内容成册的递了过去,是之前对《灵事杂卷》的交换。但同时言语里说明说了,《九章算术》不止这么点东西,还有,不过得拿关于余文炳或者妖种相关的书卷来换。
罗长山的身子往椅背上靠了靠,轻声的咳了两声来掩饰自己心里翻涌。若张砚不是已经证明了其在学问上的造诣,罗长山此时估计已经开骂了。好好的学问不做,对那些边边角角的东西这么感兴趣干嘛?余文炳那么多高深的学问书卷你不要,偏要一些野史和连“史料”都可能算不上的“凑趣随记”,这不是浪费自己时间吗?
当然,罗长山不是因为他草庐里并没有张砚所需的这两种书卷才心里翻涌怪话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6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