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道门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74


直到张砚准备正式让滑轮和鱼背山要塞的高层见面的那一天。
地方就选在一片玉山果林,到场的除了林沢冬之外,要塞里能抽身出来的把总都到了,连主将宋青河也亲自来了。
这是张砚第一次见到鱼背山要塞的执掌者。给张砚的感觉是对方不像一个将军,倒是更像一个教书先生,身上即便有武者的强大压迫力,但同时那种云淡风轻的亲和力更重。
“属下参见将军!”张砚连忙依照这边的规矩老老实实的朝宋青河行礼。他也没想到宋青河会亲自过来。
“呵呵,不用多礼。张砚,听闻你又捣鼓了一样有趣的东西,我正好得空就跟着林沢冬一同过来看看。这东西就是你之前反反复复让辎重营帮你弄出来的那什么滑轮对吧?”
“是的大人,这次多亏了辎重营的马把总,不然这东西可没这么快弄出来。”顺水推舟的事情张砚从来不会落下,说着还朝站在宋青河身后脸上已经笑开花的辎重营把总马三强拱手道谢。
宋青河也扭头看了一眼马三强,笑了笑,又继续对张砚说:“之前不清楚你弄的这个滑轮的用处,如今看来是为玉山果树准备的手段?可以说说吗?”
“大人,其实滑轮就是一个辅助,目的是让一种更快速搬运东西的方法可以在鱼背山上实现。言语解释起来比较麻烦,大人既然来了,那就看看实际效果吧,这样更好懂。”
“好,那就看看这个滑轮可以给鱼背山带来什么变化。”
只是单滑轮,不是滑轮组,所以这东西的变革性并没有现在就展示出来,张砚目前也不需要它去做什么颠覆性的事情,只需要让运送玉山果这件事变得简单就可以了。
“大人看好便是。”说完,张砚摆手摆手,边上准备就绪的一队人就开始动了起来。
配合张砚的人手就是林沢冬的游探旗亲卫。这些人和张砚已经早就熟悉了,知道这个看起来似乎疯疯癫癫的人实际上却是一个很厉害的怪才。即便他们也没有见过滑轮最后的用处,但经过多次的实验也心里能够猜到一二。如今如此多鱼背山要塞的高层都在,他们也是挺起了胸膛,能参与到这件事当中也绝对是一件长脸的事情。
就见这十余名林沢冬的亲卫开始拿着一捆儿臂粗细的麻绳布置起来,一头拴住一颗巨大的近乎两人合抱的玉山果树上,另一名亲卫抱着那一大捆麻绳开始攀爬下山,几个起落灵活的便到了下方十余丈处,然后同样找了一个粗壮的大树绑好另一头。接着又是往更低处反复牵上麻绳,形成一个阶梯状的模样。
“大人,属下称这叫吊篮,是配合滑轮用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竹篮加上一个可以挂钩的绳索。”张砚等麻绳布置好了之后,看了看角度,不是很陡,与之前踩点时预估的差不多。然后就拿出一个五十斤容量的竹篮以及制作好的滑轮匣子,两相简单的组合起来,再挂在搭好的麻绳绳桥上。
篮子里装上玉山果之后,张砚扭头看着宋青河说:“大人,请看好,这便是滑轮的用处。”说完用力一推,一篮子五十斤玉山果便因为滑轮的关系沿着绳桥滑动起来,加上绳桥本身的的倾斜度,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快,但达到一定速度之后下滑的速度就好像被什么东西给缓了下来,按照一种虽然快,但尚在控制之中的速度滑向第一个“台阶”。
接着第一个“台阶”上的亲卫迅速的取下篮子,挂在第二条下降的绳桥上继续重复上面的动作......
“大人,如您所见,这就是滑轮的用处,不但可以让重物在绳桥上更顺滑且不会产生滑脱,还能将滑行的快慢控制在一个范围中不至于失控不好接取。
按照这种运送的速度,可以让采摘和运走变得更容易,最大限度的将岗哨的作用利用起来。也能侧面达成加快“抢收”的目的。”
张砚也没有多说什么,现实就摆在面前,装了滑轮的吊具就可以在可控的情况下将重物快速的运送的低处,无视掉中间的障碍,将运送时间直接缩短到了以前的二成甚至一成的地步,这样运输过程中腾出来的人手大可以全部用在采摘玉山果上,不就达到了所谓的“抢收”的目的了嘛。
看结果和张砚预想的差不多。后续下来估计也就调一下滑轮的松劲,或者再加一条绳桥作为保险和平稳。这些都简单不需要再费多大的力气了。
虽然也事先听到了一些猜测,可当亲眼看到小小一个滑轮尽然能让崎岖的山路变得如此简单,还是让宋青河惊得合不拢嘴。
之前不是没有人想过用绳桥滑降玉山果的,但下滑的速度太快,根本无法稳稳的接住,甚至会对果子造成很大的损伤形成烂果,就有些得不偿失了,也就被放弃了这种办法。
“好一个滑轮!变不可能为可能!杂学一脉的手段果然是妙不可言!”
===第26章
收获===
宋青河这会儿也是真的很是欣喜。他来鱼背山要塞就是奔着要有一番作为来的,做出了许多策略上的改变,但战局瞬息万变好几次他都差一点要执行不下去了,最终总是会被眼前这个笑眯眯的小小伙长给帮衬回来。
先是孔明灯,之后又是八卦阵,如今又整了一个滑轮匣子。一系列的古怪手段可以说直接将宋青河的“主动出击,料敌于先”往前推了七成。
这便宜宋青河自认是占大了。
可以预见,鱼背山要是在以后推行这种以滑轮匣子为主采用滑降的运输方式,那么玉山果的获取数量绝对会比以前增加五到六成,甚至利用得当的话直接翻倍也不是没可能。这意味着直接的“见效”,能够反馈到宋青河身上的就是“有本事”的风评和功劳。甚至他以此还有机会获得今后继续往上攀爬的机会。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和难得的好处,宋青河心里一瞬间就算清楚了。看向张砚的眼神更是和善,同时也多了几分尊重。
甚至宋青河直接将“杂学一脉”这四个字宣之于口了。在他看来,张砚已经板上钉钉的就是出自杂学一脉的天才高手,不接受反驳的那种。不然你怎么解释对方这么多古怪但又极其有用的各种手段?
同时宋青河也是希望经这一次之后与张砚开成公布的结交,意思就是“你看,我知道你的身份并且保持尊重”。
张砚听到宋青河的言语虽然有些意外,但却没有犹豫,他如今本就需要靠着一份神秘且深厚的身份来给自己做遮掩。不过就算要借,也不能直接就应下来,需要讲些策略。毕竟假的就是假的,不论多像,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万一哪一天真的跟那些杂学一脉的人碰上,给自己留条退路很有必要,不然尴尬尚在其次,万一惹上麻烦就不好看了。
能让宋青河这样的将军都礼敬有加的杂学一脉,在张砚看来绝对不简单,也不想留什么把柄给人。
于是张砚笑道:“大人,区区小手段小把戏而已,可当不得您这番抬举。况且杂学一脉高深,张砚虽然向往,可也还差得远,自当上下求索不敢懈怠。”
好像承认了,又好像没有承认。这就看你怎么听了。
从宋青河的耳朵听到的来看,这就是张砚这个杂学一脉的天才高手一如既往的谦逊。孔明灯是小把戏,八卦阵也是小把戏,如今这个滑轮匣子同样在对方口中是“小把戏”,似乎对他来说这些东西都不值一提。如此有本事又谦逊的人,自然不会大鸣大放的承认自己就是本就有隐世习惯的杂学一脉。
其实也算是默认了。宋青河就是如此听的。
“哈哈哈,张砚,你这谦逊的秉性实在让人佩服!鱼背山得你之助必将如虎添翼!”
这不是一军主将对麾下区区一个伙长说话时该有的语气,但“杂学一脉”这四个字再配上张砚屡立功劳的事实,无人觉得宋青河的态度有什么不妥。
杂学一脉嘛,本就不该是一般军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