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点第15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0/1900


一个懒腰,就能够感受到骨骼噼里啪啦地响动,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发出畅快的呻/吟。
等等!
奥克兰?
说好的印第安维尔斯呢?
所有熙熙攘攘的视线全部朝着印第安维尔斯聚集,期待着高文接下来在大师赛的表现,结果高文却正在前往奥克兰?
难道是赛程出错了?
当然……没有。
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距离印第安维尔斯的资格赛还有整整一周、正赛还有整整两周,而这短暂的窗口期,还有一项赛事登场:
戴维斯杯!
当今职业网球的赛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ATP/WTA、ITF、四大满贯,三者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协调,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竞争。
具体深入分析起来,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可以简单地理解:
ATP/WTA负责日常巡回赛;四大满贯的管理权则分别隶属举办国,这些国家的网球协会联合前者举办每年的四大满贯,但依旧保持相对独立——
这正是因为如此,四大满贯的外卡往往具有自己的特别属性。
那么,ITF呢?
ITF,也就是国际网球协会,负责挑战赛、希望赛和青少年赛事,也就是说,四大满贯的青少年比赛由ITF协助举办,需要注意的是,ITF也有自己的积分排名,但因为局限性太大,所有几乎无人关注。
青少年世界排名,就是由ITF盘点统计的。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那么ITF在职业网坛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事实上,ITF的话语权确实遭受多方掣肘,举步维艰,几乎就是夹心饼干一般的受气包;但是,唯一一件事例外:
奥运会!
奥运会,这是一项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赛事,所以,他们不会也不能与以个人为单位的ATP和WTA进行接洽,同样以国家为单位的ITF则成为唯一可能的合作对象。
这也意味着,ITF掌握奥运会参赛资格的判决权,球员必须参加ITF赛事来争取资格——
于是,ITF负责举办的男子团体赛戴维斯杯和女子团体赛联合会杯,也就成为唯一途径。
根据ITF规定,一位网球球员想要登上奥运会赛场,那就必须在戴维斯杯或者联合会杯累积出场次数,以四年为一个周期,无论输赢,只有场次数字达标,才能够赢得奥运会资格。
另外,每个国家的参赛人员数目也有限制,这一点,和乒乓球、羽毛球都是一样的。
当然,如果球员对奥运会没有任何兴趣,那么是否参加戴维斯杯和联合会杯也就没有影响。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奥运会也没有团体赛,只有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和混合双打,这也意味着,戴维斯杯和联合会杯就是网球赛事里唯一一项团体冠军,撇开奥运会不说,这也是一份特殊荣耀。
而且,ITF分别和ATP、WTA达成协议,球员出战戴维斯杯也同样能够赢得排名积分,给予球员额外激励——
尽管,积分真的就是蚊子肉的水准。
种种原因之下,几乎所有顶尖大牌球员都曾经登上过戴维斯杯和联合会杯的舞台。
戴维斯杯,历史堪比四大满贯,最早起源于1899年的哈佛大学。
当时,哈佛大学的四位网球球员提出与英国进行网球赛的构想,这四人之中的德怀特-戴维斯(Dwight-F-Davis)策划了赛事并且自掏腰包购买了奖杯,并且在次年,也就是1900年,举办了第一届赛事。
1905年,赛事增加了一个席位,一个由比利时、奥地利、法国、澳大拉西亚多位成员组合的联合队加入。
1914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加入竞争。
最初,这项赛事命名为“国际网球挑战赛”,但后来很快就发展众所周知的“戴维斯杯”,一直发展到现在。
现在,戴维斯杯和联合会杯一样,全部都由ITF举办。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戴维斯杯已经成为网球这项个人运动唯一一项团体赛冠军,地位堪比世界杯。
也正是因为如此,戴维斯杯的参赛资格也和世界杯一样,错综复杂。
世界杯分为预选赛和决赛圈两个部分,戴维斯杯也同样如此:
世界组和区域组。
区域组,相当于世界杯的预选赛;世界组,相当于世界杯的决赛圈——
简单来说,通过区域组的赛事,决定出线名额,进入世界组角逐冠军,这就是整个赛制的核心信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0/1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