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点第15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1/1900


具体到细节,戴维斯杯则显得复杂许多。
首先,世界组。
规则简单,十六支队伍,抽签对阵,单场淘汰制,最后决出冠军。
其中,具体到每一场比赛,五场三胜制,三场单打、两场双打;单场比赛和大满贯一样,五盘三胜制。
关于长盘决胜,戴维斯杯依旧采用长盘决胜,也就是决胜盘没有抢七;但有例外,如果一方已经率先赢得三场比赛,那么剩下的比赛需要继续,但放弃长盘决胜,决胜盘进行抢七。
这里,有一个小小特别之处:
首轮淘汰赛,取得胜利的八支队伍,明年能够继续留在世界组;而遗憾失利的八支队伍则将降级到区域组,需要通过区域组的胜利队伍重新争取出线权,取得世界组争夺冠军的资格。
也就是说,每年世界组的十六支队伍,分为两个部分组成:
八支队伍是前一年的八强;八支队伍则是前一年区域组附加赛脱颖而出的胜利者。
其次,区域组。
欧洲非洲区域组、北美南美区域组、亚洲大洋州区域组,一共三个大区,和世界杯预选赛根据区域划分的规则基本相同,只是更加简单。
在世界杯预选赛,需要进行多轮次,资格赛、第一轮小组赛、第二轮小组赛、附加赛,戴维斯杯也是一样。
具体解释起来,说复杂确实复杂,但说简单也很简单。
===1026
夹心面包===
在戴维斯杯,世界组,可以简单称呼为争冠组;而区域组,则可以称呼为“升级/降级组”。
三个大区域,每个区域组的内部,具体还可以分为四个组别:
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每一年,赛事都在同组别国家之间展开,赢得胜利的,升级进入高一层组别;遗憾失利的,则降级到第一层的组别。
在这里,有两个关键。
第一,一组的胜利者,将和世界组首轮失利的队伍进行对决,胜利者进入世界组、失败者降级到一组。
其中,欧洲非洲区域四个名额、北美南美区域两个名额、亚洲大洋洲两个名额,一共八个晋级世界组的名字。
第二,四组的失败者,则不会再降级,因为>
世界组和区域组的详细赛事,再具体深入的话,基本都可以分为四轮:
第一轮,也可以被称为淘汰赛,因为落败的队伍都需要打附加赛,争取留在自己本来所属组别的资格。
第四轮,对于一路晋级的球队来说,是争冠战,也是争取升组资格的赛事;而对于第一轮输球的球队来说,他们也会继续进行比赛,但不是争夺冠军,而是保级战,一旦失利就会降级,世界组降到区域组、区域组内则一级一级往下降。
正是因为如此,在媒体报道戴维斯杯的时候,经常出现令人困惑的关键词。
比如保级。
比如附加赛。
比如世界组和亚太区一组。
比如此前明明已经被淘汰出局的球队为什么依旧还有比赛在进行?
比如卫冕冠军首轮输球之后就被打入保级的糟糕境地?
等等等等。
但细细梳理过后,相当于欧洲足球联赛的超级、甲级、乙级、丙级来理解,整个系统顿时就清晰起来。
并不难理解。
华夏男子网球,一直式微,但这也是相当于世界网球而言的,在亚洲范围内,不算最好却也不是最差。
2007年,华夏男子网球陷入低谷,在区域组的一组赛事首轮输球之后,又在附加赛里输给哈萨克斯坦,没有能够保级成功,被降到二组,这也是最黑暗最低迷的一段时光。
但紧接着,2008年,华夏男子网球击败新西兰之后,重新回到区域组的一组行列,在那之后就再也没有掉出一组行列。
在亚洲大洋洲区域里,澳大利亚、印度、霓虹是传统强队,哈萨克斯坦、泡菜、乌兹别克斯坦等等也都拥有出色的竞争力,华夏在这之中,不上不下,似乎始终就欠缺了最后一口气,无法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
这些年,华夏男子网球分别在区域组一组的比赛里三次晋级到最后一轮,距离附加赛就只有一步之遥,然而,2010年输给哈萨克斯坦、2011年输给澳大利亚、2014年输给乌兹别克斯坦。全部折戟。
也就是说,这些年,华夏男子网球甚至就连晋级世界组的附加赛都没有进入过,就更不要说晋级世界组了。
如此境地,似乎也并不陌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1/1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