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纯真年代(校对)第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820

  江澈连忙说:“妈你不能这样想啊,换个想法,去年咱家年前破财,年后赚了多少,接着一年又赚了多少?”
  江妈一听,眼睛放光说:“是哦,那这么看来,年后咱们的厂子要发啊。”
  “可不是嘛。”老妈高兴了,江澈说:“肯定比去年发更大,说不定就成百万元户了。”
  “嘘,百你个头,小声点啊兔崽子。”江妈连忙提醒。
  衣锦还乡,江妈一点炫富的心思都没有,村里打从去年到今年,早已经把江家在外头的生意传得天花乱坠了,自己再不低调点,江妈担心借钱的一茬茬来,那可怎么办?
  都是亲戚、近邻,要说困难,这年头又谁家都能说出一堆困难来,所以这钱借了一家,就会有两家,三家,八家十家,最后很可能变成谁家不借就跟亏了似的局面,而且回头还不好催还,毕竟在别人眼中,你家发达了,还能急用这点钱?
  所以,江家五人在回来之前就商量好了,亲戚近邻,宁愿过年给孩子的红包多包一点,拜年的礼拎得重一点,也不能开了这个头。
  “这出门生意没白做,大儿媳妇还真是越来越能掌门户了,不错。”江澈爷爷在一旁把竹烟斗撂下,夸奖说:“当真是这个理。”
  “是吧?”想想去年正月的那个自己,江妈尴尬一下,笑着说,“爸你放心,现在不光我,你儿子也懂变通了嘞。”
  她把话题往去年头铁犯轴惹了老头生气的江爸身上引。
  儿子都二十了,江爸搁自己老爹面前还是有点局促,说:“是,爸你放心,咱家好不容易有点家业,我会仔细着来。”
  “我放心,我怎么不放心?”老头看一眼儿子,又看一眼江澈说:“我大孙子在这呢,我有什么不放心的?!不过你有句话对头,那点家业,你得给我仔细啰,那将来可都是咱澈儿的。”
  这一看,在老头面前果然还是江澈面子大,也更被心疼。
  江澈连忙从衣服里取了个红包出来交给爷爷,说:“爷爷,这是我今年工作头一个月的工资,分了三份,孝敬你一份,另外我爸妈各一份。”
  “好,好啊,我澈儿都会赚国家工资了。”爷爷没推辞,开开心心地接了,拉着江澈在他身边坐下来,从口袋里抓了把自家炒的南瓜子搁他手里。
  “那什么,爸,等年后,你跟我们去临州吧?”一家和乐融融,江爸趁机说。
  其实这话,他们先前在电话里已经说过不知多少次了,老头不愿意。
  “这个回头再说,先过年。”老头果然还是不愿意走,搪塞了一句,又把话题转回去,伸手虚指一下,说:“那隔壁赵良,比你们早十来天从嗨南回来了。”
  赵良就是92年初,因为听了江澈编的故事,一冲动带人去了嗨南,说要包房子盖的那位赵叔。
  “赵叔回来了?”听说他的消息,江澈连忙打听,“他挣着钱了吧?”
  “挣着了,这不一回来就买摩托车,买电视机,还买了个那什么洗衣机嘛。风光是风光了,可现在你看,前两天开始就已经门都不敢出了,大过年的亲戚也闹翻了三四家。”爷爷简单描述了下情况,说:“所以我才说大儿媳妇想的对路,借了一家,人出去宣扬你有钱,仁义,明面上看着是好事,其实招事。”
  在心底默默心疼了下赵叔,江澈突然想到一件事,好事,赵叔自己作死聚集起来的焦点,应该很快就能被转移了。
  也就这两天吧,有一位早年离村去扛枪,结果去了台湾的老人,要回来寻亲了……警车开道,县长、副市长陪同。
  那才是大鱼。
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竟然还懂风水
  江家人回村里的第一天,晚饭后,左右的几户邻居前后脚过来串门,凑一块围着覆灰的火盆聊了会儿天。
  都说是一年一光景,想想去年这个时候,江家差点连房子都卖了,再今年,真是时运起了家门兴旺。
  说着总不免夸江澈几句后生好胆,至少江家致富这个头,是他起的。
  也有和爷爷同辈的老人指点江山,说是江家祖坟埋得好,占了风水宝地。
  总之都是好话,只是不同说法。
  但是江老头听着听着,眉头一皱,有点不高兴了,“什么祖坟风水,这个可不能到处乱说。咱全村祖祖辈辈埋人都是那两片山,大家都差不多,差不多。”
  老头子这么说,意思其实就是他自个儿也真这么认为了,不让说,是怕招来小人眼红使坏。
  江澈本身不太信这事,因为前世也没见江家多兴旺。他没插话。
  但是傻不愣登的小婶婶没听出弦外之音,还凑了一句:“爸,这真的嘞,坡上相命最出名那个张半瞎前阵子还搁村口说过呢,说左近十里八乡,就咱家祖坟风水最好。”
  江老头扭头瞪三儿媳妇一眼,恨不得一烟斗丢过去。
  “狗屁,他张半瞎有什么根底我不知道?早年就一偷鸡摸狗的无赖,搁我拳头底下尿裤子的货。他看咱家祖坟风水好,那祖坟埋那几十年了,他以前怎么不说?还不就是看咱家今年做了点生意,捡的便宜话说。”
  周围一圈人跟着七嘴八舌议论开来,说的多是“风水还是得信”这一类的话。
  被张半瞎摆了一道,江老头眼看着都快躁郁了,江澈没办法,只好帮打岔说:
  “风水是得信,不过我们家的,其实真的就跟大家差不多。那张半瞎既然说我们家最好,就证明他是捡话说了,而且是胡说八道,大家以后少让他蒙钱。”
  他说得平淡而自信,一群人糊涂一下,都说是不管读书、挣钱,现在难不成还有比你家兴旺的?
  江澈说:“有的,比我家厉害大了去了,只是你们忘了而已。”
  “谁家啊?”大伙问。
  江澈报了个姓,“钟。”
  村里有姓钟的么?没有啊,一群人嘀咕好一会儿,终于有老辈子的忆起来了,指着远山说:“人全没了,就剩几个小土包那家?”
  “对头。”江澈说:“人也没全没,还一个走了台湾的,你们忘了?”
  “哦,对,那家伙要还活着,得八十了吧?”
  话题就这么被带开了,老人们开始说故事,从那个叫钟石山的少年时怎么走的,一直说到他家人是怎么没的。
  至于江澈说的那番话,没人太相信,也没谁表达不信,毕竟这事看起来根本无从证明。
  再晚些,这批人前脚刚走,后脚,晒得一身黝黑的赵叔敲门进来,拎了满满两手的东西。
  “就几样小特产,一路惦记着带回来,算做我的一点心意。”赵叔把嗨南辣椒、椰子糕之类的东西拢在桌上,笑着说。
  说完这一句,在江家人的客气声中,他又从怀里掏出来一个红包,一边往江澈手里塞,一边有些尴尬道:
  “都知道你家生意做得大,但我这厚着脸皮,还是想给小澈包个红包……别嫌弃。”
  赵叔脸上的真诚和尴尬都不掺假,江家一群长辈连忙起身,说着“哪里,哪里”,“不用”,“使不得”。
  但是他们脸上的神情,都是自豪的,尤其江家爷爷,别人给他最大的面子,就是肯定他家大孙子有能耐,有出息。
  这比说什么祖坟风水好让他不揪心,比说江家出门赚了大钱让他得意。
  赵叔手劲大,决心也大,江澈推了半天愣是没推掉。
  江爸见状在他身后小声说:“那就先接着吧,过两天我再给他家孩子包回去。”
  “那……谢谢赵叔。”
  江澈有些汗颜地把红包收了起来,随手一摸,有点被吓到,这怕是没一千,也有个八百,好大的数目。
  从这里头,一能看出赵叔的心意和为人,二,也能看出他在那边应该还真找到了些门路,赚了些钱。
  “谢啥呀,也没几块钱,等你娶媳妇办酒的时候,赵叔看能不能多挣点,多包几块。”见江澈收了红包,赵叔笑着,感慨一声道:“一直就想着说这声谢呢,当初要不是小澈一番话,帮着琢磨,我也走不出去。”
  “哪里,那是赵叔自己的本事,就算我不提,你自己迟早也会出去的。”江澈笑着,从火盆热灰里翻出来两个烤得喷香的地瓜,拍拍灰,问:“叔你吃一个不?”
  “行。”赵叔接了一个,因为太烫,一边换手,一边剥皮,吹气。
  “叔现在已经自己包房盖了吧?”江澈问。
  “就接的建筑公司转包几手的活,赚的少点,倒是没断过。”赵叔一边吃,一边说:“嗨南整年到处都在盖房子。也不见有人住,不过房价倒是见天地往上涨。”
  这年头一般人都还不曾听说过“炒房”这个概念,江家人也一样,所以没什么热烈反应。
  “我有个心思,自己钱不够做不了,想说你家要是有钱,可以去那边买两套,搁手里隔个把月,转手就能挣十好几万。”赵叔又说了一句,倒是真的好意。
  听说挣钱,这么挣钱,江妈眼睛亮了,她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看江澈,嘴里问:“真有这好事?”
  全家人,包括当了老板的江爸在内,都把目光聚焦过来,在他们眼中,不管江澈蹲在多穷山沟,他都是家里最有文化和见识的那个。
  江澈问:“叔,那边房价现在多少了?”
  赵叔说:“4500,5000,6000。”
  江爸、江妈和二叔二婶一听都懵了,一直呆在村里的江澈小叔叔有些困惑问:“一间?”
  “不是。”江澈拿半截柴在地上画了个方方正正的格子,说:“一平方米,差不多这么点大。”
  92末,93初,临州城新建小区的房价也才1000多不到2000,嗨南已经攀升到5000,6000,凭什么?
  这一阶段的嗨南房地产就是最标准的击鼓传花,房子、地皮,一直都在炒家手里打转,集资的,贷款的钱流进流出,一栋楼从开始盖到完工转上十六七手都属正常。
  价格就是这么炒起来的……
  算算,也该快断了,几个月内,先是房子炒不动,接着地皮炒不动,等到银行一收紧银根,整个盘子就会彻底崩掉。
  然后就是一层一层的卷款跑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8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