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纯真年代(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820

  最后砸手里的,挺不住直接就完了,最能挺的,一直等,但是这会儿5000、6000的房子,一直到2005年,价格都不过千。
  除了炒家,还有一批人会被害死,垫材料费,垫工钱包楼盖的建筑商。
  这两批人里,那真有上吊的,跳海的,很多。
  考虑赵叔的为人,江澈不能不提醒一句:“这事,赵叔还记得我去年说的话吗?不要让开发商欠你的工钱,更不要垫工钱和材料费。”
  赵叔犹豫一下,说:“可是现在那边一二手的活,都是这条件。我还说把去年赚那点钱全拢上,再贷点款,年后过去也这么干呢……不牢靠?”
  “不牢靠。”江澈说:“房价已经太高了,资金链要出问题。”
  赵叔迟疑着点了点头,也不知是不是真听进去了。
  他当然不会怀疑江澈的用心,但是眼下的情况,江澈这些话就是跑到嗨南去跟所有人说,除了像潘十屹那种吃内部数据和人脉,又精明到家的,也没几个人会信。
  这晚上说过的话,都是邻里闲话,江澈没太放在心上,家人也一样。
  ……
  二十九,三十,眼看就是年,家家户户都放下农活,为过年忙碌着。
  大过年,县里突然下来一批干部,组织村民修路、除草、打扫……
  县长要来,市长也要来。
  因为钟石山要回来了。据说当然出走的少年,先去了台湾,又辗转港城,如今已然是台湾、港城都有着偌大的家业的大富商。
  这事太惊人了,村民们热切地议论着,期待着,突然有部分人想起来一事……神了。
  江家院子里,江澈在陪小堂妹玩“称石子”,一群自家长辈突然围拢,看着他,江老头开口问:“澈儿,你真的懂风水?”
  “呃,在支教那地方遇着个老头,跟着学了一点。”
  江澈习惯性瞎编。
  他不觉得这事能带来什么影响,一个小村子而已,他也不长待,当然如果赵叔信了他的邪,那是好事。
  他是不知道,港城、粤省那边人有多信风水,而且是越有钱的越信。
第二百二十四章
已经没有底限了
  除夕夜。1993年春晚,港、台、新三地与央视实现节目互传,大联欢,这是第一次。
  庆州,林家,一家三口。
  林妈妈特意给女儿倒了点酒,含糊叨咕了一句:也该开始练了。
  然后带头举杯,开心说:“干杯,祝贺我们静儿又长大一岁。”
  “这有什么好祝贺的……”林爸爸把杯子举起来的同时默默在心里犯嘀咕,“女儿不长大才好呢,唉……又长一岁,离被人带走又近了一点。”
  打从上次江澈来过家里,林爸爸就一直是这样一种矛盾的心理,人看着是挺满意,可心里就是很委屈,他决定今后只要那个混账小子敢来,他就敢唆使老婆亲自下厨。
  为了今晚这一顿,满桌的菜,林俞静把长发都扎到了脑后,她站起来,双手把酒杯往前送,笑着说:“那我祝爸、妈幸福、快乐,健康长寿。”
  “好,静儿乖,拿红包。”林爸爸给了红包。
  “站起来比我高了。”林妈妈仰头用目光比量了一下。
  喝过第一杯酒,爸爸动了筷子,开吃,林俞静很专注。
  “还真是奇怪了,从小就这么爱吃,居然一点都长不胖。”林妈妈宠溺地看着女儿,又帮着夹了个鸡腿,说:“对了静儿,明天要早起,咱们先回爷爷奶奶家。”
  “唔,嗯。”林俞静满口的菜,点头,“可是我要守岁,能不能睡到中午再去?”
  “不能,今年就别守岁了,早睡早起,早点过去,你奶奶有事情急着要问你嘞。”林妈妈说完意味深长地看着女儿笑一下。
  这笑容,林俞静瞬间懂了,毕竟这些天林妈妈的表现,不知道的人都要以为她本身是媒婆,而不是姑娘家亲娘。
  都怪那个混蛋啊,竟然跑家里来骗。
  “哎呀,你怎么告诉奶奶了呀?”林俞静有些委屈说。
  “可不是我。”林妈妈笑着说。
  “也不是我。”林爸爸认真说。
  林俞静看都不用看,直接说:“那就是我妈说的。”
  她的判断清晰是因为事情一向如此。
  林妈妈不服气说:“那你这回还真冤枉我了,这次真不是我说的……你忘了?这回的情况你大伯也知道,是你大伯跟你爷爷奶奶说的。”
  这次坏事不是我干的……大概就是这么一种心理,当妈的说完竟然还有些得意。
  “……哦。”林俞静默默点了点头,她发现自己正随波逐流,慢慢不怎么挣扎反抗了,反正除了鱼死网破,要不也说不清楚。
  “我就跟你外公外婆说了下。”林妈妈轻快说:“所以,后天一早去外婆家,你外婆也急着呢。”
  林俞静:“……”
  她猜妈妈心里一定觉得最近的生活简直太有趣。
  还好,在这个家里,还有林爸爸是靠谱的,有正形的,他把话题岔开,说:“对了静儿,你大伯交代,让你明个儿回去记得劝下你堂弟好好用功读书。这都上高一了,反而越来越皮。”
  “堂堂会皮?”林妈妈有些意外说:“以前不都说他个小,脾气又轴,老被人欺负,三天两头被打个鼻青脸肿吗?”
  “是啊,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听说换他欺负人了。”林爸爸纳闷了一句。
  林俞静低着头,默不吭声吃着东西,她猜想,这事大概跟自己有一点关系。
  ……
  临州,赵三墩家,十几口人围坐,酒桌上吵吵嚷嚷。
  褚涟漪跟着三墩娘学做菜,也帮着上菜,来来回回,有一搭没一搭的跟柳将军聊着天。
  赵三墩听了一会儿,觉得有点不对,说:“姐,怎么好像嫱君一说澈哥坏话,你就特别高兴?”
  “有吗?”褚涟漪搁下一盘肘子,笑一下,说:“怎么,不许我们说江澈坏话啊?”
  “那倒也不是,澈哥是有些地方不对。”赵三墩耿直说。
  褚涟漪笑着问:“哪?”
  “做事太喜欢用脑子了,这样搞得我们下面这些没脑子的,很累。”赵三墩有点郁闷说:“就说那个什么骗子大师吧,也不知道最后怎么弄了,听说还追去了盛海。”
  褚涟漪说:“这个我也不清楚。”
  赵三墩说:“要我说根本不用那么麻烦……既然骗到咱们头上了,那么大条江就在旁边呢,捆一捆扔下去不就完了?”
  三墩娘正好进来,放下一盘煎豆腐,说:“大过年的说生说死的,你要死啊。”
  说完转向褚涟漪,招呼说:“闺女,别忙了,都弄好了,咱也上桌喝酒。”
  褚涟漪点点头,坐在了柳将军和三墩娘之间。
  “热闹吧?”三墩娘得意说,“等酒喝起来,才真热闹。”
  热闹了不到半个小时,三墩全家都醉了,一家人互相灌的。
  ……
  泉北县,江家。
  电视摆在了院子里,满院子都是过来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村民。
  孩子们在屋外把成串的鞭炮拆成单个的,拿着香,点一个,扔一个,听响就乐。
  偶尔有不响的,捡回来,撕开红纸把里头的火药倒在石面上,拿香一燎,“哧轰”一下,火光过后一阵烟,呛得慌,一样乐得不行。
  江澈拿军用挎包装了整一包烟花。其实这年头在农村,烟花不叫烟花,更不叫什么烟火,叫花炮。
  花炮贵,难得,江澈领着几十号孩子一起在村口放了,照得半天通红。
  回头的路上,江澈发现爷爷一个人叼着烟斗迎面走来。
  “澈儿,过来,陪爷爷说几句话。”江老头说。
  “好嘞”,江澈迎上去,说,“爷爷,啥事?”
  “我真不能去临州,你别跟着你爸妈他们瞎劝。”老头子这两天也是被缠烦了。
  “为什么啊?那你怕冷清,怕家里没人,一样样的,我爸妈不都跟你解释了么?年后小叔小婶婶也要跟去,我们实在是放心不下你一个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8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