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纯真年代(校对)第5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3/820

  “城北店先前来了三个兼职的大学生,是我的朋友。她们,呃,义务帮忙快两个月了,很辛苦,可是给工资又不肯要。她们一会儿下午要去逛街……”江澈说到这,抬头看了孔德成一眼。
  “明白。”孔德成点头,说:“我马上去申请用车,下午陪同,保证让那……那三位好姑娘,把这些钱都花完,就算实在花不完,我也会想办法让她们收下剩余的部分。”
  “哦?你有办法么?什么办法?”老实说这事就是江澈自己,都想不出办法。
  孔德成迎着江澈满是期待和好奇地目光,郑重点了一下头,“下属……求她们。就说要是她们不帮这个忙,下属的前途就完了,说不好还会被降职,开除。”
  江澈看着他,缓缓说:“人才。”
  孔德成出门前帮江澈的茶杯续了热水,出门的时候脚步是飘的,其实他知道,那三个姑娘里至少有一个,她的身份,是特别的。
  那么老板把这事交给他去办,意味着什么?
  一朵青云,已经停在老孔同志面前了。
  ……
  “孔德成孔经理刚刚在楼梯口摔倒了你知道吗?下楼梯,一脚踩空。”
  褚涟漪走进江澈办公室的时候说。
  “啊?”江澈:“那他人怎么样?”
  “看着摔得挺惨的,不过他自己非说没事,要送他去医院也不肯,就到旁边的跌打小诊所随便处理了一下,就急匆匆开车走了。唉,他这两天还要去盛海店呢。”
  “……哦,能走,那应该没事。”江澈低头看了看报表。
  另一边,孔德成摸了摸自己额头上的纱布,查看一下手肘……默默观察三位姑娘投来的关心的眼神,心说:天助我也。
  办公室里,已是身家数千万的褚涟漪找了位置坐下。
  “跟你说个正事。”
  “嗯。”
  “刚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说,有一些行业内的前辈,渠道商,还有几个厂商,这两天想来临州做个中间人,让你和黄广义坐下来聊一聊。”
  江澈愣一下,稍微琢磨片刻,“行业调解?”
  “应该是这个意思。”褚涟漪说:“你打算去吗?”
  “有官方的人吗?比如燕京的,或者中央直属相关部门的人?”江澈的意思很简单,如果有官方的人,我就不去。
  道理就是如此,作为得势不肯轻易言和的一方,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占着优势,占着道理,就去参加这种官方主导的调解。
  这种情况下唯一要做的,就是躲着,然后抓紧时间找关系,把事情推掉。
  “问过了,没有,基本都是业内的人。”褚涟漪说。
  这就不一样了。
  这种情况下,能在谈判桌上拿到手的东西,最好就不要通过枪杆子去取,否则虽然对方会死得更惨,自己也难免劳神伤财。
  “那我去。”江澈说:“褚姐你去吗?”
  “啊?”褚涟漪犹豫了一下,因为自己过去的经历和涉及的事件,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她在临州其实是一个半隐姓埋名的状态,而今,伴随着宜家走上另一个层次,她作为实际运作人,日后要说不站上前台,几乎不可能了。
  毕竟面前这家伙没事基本不在,他还要上大学呢。
  “好。”鼓足勇气,褚涟漪点了点头。
  江澈想了想,说:“带有竖吧,三墩就不要去了。”
  “嗯。”
  江澈犹豫了一会儿,“另外,再把老郑也叫上?”
  “嗯,他刚才也在,已经知道这事了。”褚涟漪无奈笑了笑,说:“人刚从新华书店回来,买了一堆书,都是关于商战谈判技巧的……正看呢。”
第四百九十三章
我不着急
  作为不着急的一方,江澈虽然答应了这场业内调解,但是将时间延后了几天,地点再定。
  这一是因为胜势之下,时间的流逝本身就是一种压迫;而宜家这样心不甘,情不愿,谈不谈无所谓的姿态摆出来,也可以一点点消磨对方的底线。
  但凡谈判这类事情,较量通常都在谈判人坐到桌面之前,就已经进行得七七八八了。
  二来,他确实还有一些小事情需要去处理。
  当天下午,孔德成送了三位姑娘回去之后特意在宜家外面等候,跟江澈报告了一遍。
  江澈一看他的造型,就知道事情肯定进行得很顺利,就他现在这副模样,根本不可能有人经得住他装可怜跟诉苦。
  “三位姑娘都舍不得买什么太贵的东西,所以论数量,反而都买了不少,咳,主要都是给家里人买的……然后,剩下一些分了路费。其实她们口袋都空了。”孔德成说。
  江澈点头。
  “还有,那个……其中林姑娘当时其实还看中了一块手表,下属看得出来,她很喜欢,但是因为打听过后知道这一块表就要1800多块,吓着了,就没舍得买。”
  孔德成说话间掏了一张纸条出来,送上的同时,解释说:“当时属下自己身上钱不够,另外也觉得,给林姑娘的东西,我经手去买怕不好。”
  看来这家伙在下午的接触过程中,很快就已经判断出三个姑娘里谁是正主了。
  江澈不予置评地笑了笑,低头看一眼手上的纸条,纸上写的包括商场地点、店名,手表的品牌、型号,甚至样式描述等等,全部准确细致。
  “辛苦了,老孔。”江澈点头,把纸条收起来,指指孔德成身上伤处说:“你先在家休息两天再去盛海吧,那事不急……另外店里面我也会打招呼。”
  孔德成连忙活动一下身体,说:“都是皮外伤,没事。”
  “还是先休息几天吧,你这样我们也难免担心。”江澈神情和语气稍微认真了一下。
  “好的,谢谢江总。”孔德成立即改口,并没有为了争表现,再做什么过度的表达。
  江澈让他把车开回去用了。
  别以为做企业老板或者当单位领导,要正身,就非得身边都是死硬不给面的“刚直人”,或者只有一心勤恳工作的人就够了。
  真坐在这样一个位置上了,你就会明白:事实像孔德成这样的人,也是需要存在的,就像大部分单位里负责上下协调的办公室主任之类的岗位,非“圆润”者不行。
  何况这是“政治生活行为习惯”依然全面影响着“社会各层面交往风格”的1994年,这时候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各种往来,也远比后来多得多。
  他们并没有伤天害理,只是守着小人物的生存之道,谨慎地,苦心努力着。
  所以,只要后续不自以为是,不野心膨胀,不私欲泛滥,孔德成虽然注定不会获得太高的位置,也肯定能在宜家过得很好。
  这里有一个细节,是秦河源先注意到的,他说孔德成那个“宜家狗腿王”的称号,不管是同事也好,或者他自己的下属都好,都并不当成多大的忌讳和讽刺,孔德成自己的态度,也就被打趣的时候假恼真闹,跳着脚骂几句,辩解几句,从不见记仇,或给人穿小鞋。
  也就是说:横向左右,纵向上下,他的人际关系,其实都很好。
  当然,说前途,现在都是后话,江澈还需要观察很长一段时间。
  ……
  另外一件事,是港城过来的几个明星。
  其中刘天王已经先走了,之前他在临州的登台虽然略嫌仓促和不够隆重,但是引起的关注和反响依然很巨大,对于宜家整体的助推作用也不小。
  此时的江澈当然已经有钱支付出场费,但是刘天王谢绝了,说是事情原先怎么说好的,现在就怎么办。
  华仔仗义,江澈和郑忻峰自然也就没有婆婆妈妈,谢过后,把事情记在了心里。
  “其实我本身也有意外收获。”临上飞机前,华仔露出他既可以表达开心,也可以当作苦笑,还可以耍酷的标志性笑容,打趣说:“我总算证明了,我其实还活得好好的。”
  这话来由是因为之前的登台。
  当时台下莫名一群歌迷影迷一边泪流满面,一边自由泳式地前扑呼喊:
  “华仔,你还活着真好。”
  “我就知道你还活着,我就知道。”
  “……”
  刘得华当时都被惊着了,蒙了。
  这事说来江澈其实也有记忆。在一个资讯不发达的时代,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其实一直延续了很多年……那就是港城四大天王死亡的谣言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两次。
  比如其中一个版本说的是四大天王一起坐飞机,结果飞机失事,只有两个降落伞包,最后是谁和谁抢到活下来了,谁和谁又不幸死了。
  传者言之凿凿,细节具体。当有人拿新近上映的电影质疑,他们还神秘兮兮地解释:你不懂,那其实是很多年之前拍的,四大天王太赚钱了,他们的公司故意瞒着大家。
  大概因为早年李小龙和去年黄家驹的突然去世给内地距离遥远的粉丝们留下的阴影实在太深了吧,谣言总有人信,并因此伤心欲绝。
  “看来是我抢到其中一个降落伞了。”华仔就此打趣说:“就不知道另一个是谁,他们的Fans,估计还要继续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3/8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