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朱熹译注)第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89

[1]赋也。何人,亦若不知其姓名也。孔,甚。艰,险也。我,旧说以为苏公也。暴,暴公也。皆畿内诸侯也。〇旧说暴公为卿士而谮苏公,故苏公作诗以绝之。然不欲直斥暴公,故但指其从行者而言:彼何人者,其心甚险。胡为往我之梁,而不入我之门乎?既而问其所从,则暴公也。夫以从暴公而不入我门,则暴公之谮己也明矣。但旧说于诗无明文可考,未敢信其必然耳。
[2]赋也。二人,暴公与其徒也。唁,吊失位也。〇言二人相从而行,不知谁谮己而祸之乎?既使我得罪矣,而其逝我梁也,又不入而唁我。女始者与我亲厚之时,岂尝如今不以我为可乎?
[3]赋也。陈,堂涂也,堂下至门之径也。〇在我之陈,则又近矣。闻其声而不见其身,言其踪迹之诡秘也。不愧于人,则以人为可欺也。天不可欺,女独不畏于天乎?奈何其谮我也。
[4]赋也。飘风,暴风也。搅,扰乱也。〇言其往来之疾若飘风然。自北自南,则与我不相值也。今则逝我之梁,则适所以搅乱我心而已。
[5]赋也。安,徐。遑,暇。舍,息。亟,疾。盱,望也。《字林》云:“盱,张目也。”《易》曰:“盱豫悔。”《三都赋》云:“盱衡而语。”是也。〇言尔平时徐行犹不暇息,而况亟行,则何暇脂其车哉!今脂其车,则非亟也,乃托以亟行而不入见我,则非其情矣。何不一来见我,如何而使我望汝之切乎?
[6]赋也。还,反。易,说。祇,安也。〇言尔之往也,既不入我门矣。傥还而入,则我心犹庶乎其说也。还而不入,则尔之心我不可得而知矣。何不一来见我,而使我心安乎?董氏曰:“是诗至此,其词益缓,若不知其为谮矣。”
[7]赋也。伯、仲,兄弟也。俱为王臣,则有兄弟之义矣。乐器土曰埙,大如鹅子,锐上平底,似称锤,六孔。竹曰篪,长尺四寸,围三寸,七孔,一孔上出,径三分,凡八孔,横吹之。如贯,如绳之贯物也,言相连属也。谅,诚也。三物,犬、豕、鸡也。刺其血以诅盟也。〇伯氏吹埙,而仲氏吹篪,言其心相亲爱,而声相应和也。与汝如物之在贯,岂诚不我知而谮我哉!苟曰诚不我知,则出此三物以诅之可也。
[8]赋也。蜮,短狐也。江淮水皆有之,能含沙以射水中人影,其人辄病,而不见其形也。靦面,见人之貌也。好,善也。反侧,反覆,不正直也。〇言汝为鬼为蜮,则不可得而见矣。女乃人也,靦然有面目,与人相视,无穷极之时,岂其情终不可测哉?是以作此好歌,以究极尔反侧之心也。
巷伯
《诗序》:《巷伯》,刺幽王也。寺人伤于谗,故作是诗也。
萋兮斐兮,成是贝锦。
彼谮人者,亦已大甚![1]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
彼谮人者,谁适与谋![2]
缉缉翩翩,谋欲谮人。
慎尔言也,谓尔不信。[3]
捷捷幡幡,谋欲谮言。
岂不尔受,既其女迁。[4]
骄人好好,劳人草草。
苍天苍天!
视彼骄人,矜此劳人![5]
彼谮人者,谁适与谋!
取彼谮人,投畀豺虎!
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有北不受,投畀有昊。[6]
杨园之道,猗于亩丘。
寺人孟子,作为此诗。
凡百君子,敬而听之。[7]
朱熹云:巷,是宫内道名,秦汉所谓“永巷”是也。伯,长也,主宫内道官之长,即寺人也。故以名篇。班固《司马迁赞》云:“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其意亦谓巷伯本以被谮而遭刑也。而杨氏曰:“寺人,内侍之微者,出入于王之左右,亲近于王而日见之,宜无闲之可伺矣。今也亦伤于谗,则疏远者可知。故其诗曰‘几百君子,敬而听之’,使在位知戒也。”其说不同,然亦有理,姑存于此云。
[1]比也。萋、斐,小文之貌。贝,水中介虫也,有文彩似锦。〇时有遭谗而被宫刑为巷伯者,作此诗。言因萋斐之形,而文致之,以成贝锦。以比谗人者,因人之小过而饰成大罪也。彼为是者,亦已大甚矣。
[2]比也。哆、侈,微张之貌。南箕四星,二为踵,二为舌。其踵狭而舌广,则大张矣。适,主也。谁适与谋,言其谋之閟也。
[3]赋也。缉缉,口舌声。或曰:“缉缉,人之罪。”或曰:“有条理貌。”皆通。翩翩,往来貌。谮人者自以为得意矣,然不慎尔言,听者有时而悟,且将以尔为不信矣。
[4]赋也。捷捷,儇利貌。幡幡,反覆貌。王氏曰:“上好谮,则固将受女。然好谮不已,则遇谮之祸亦既迁而及女矣。”曾氏曰:“上章及此,皆忠告之词。”
[5]赋也。好好,乐也。草草,忧也。骄人谮行而得意,劳人遇谮而失度,其状如此。
[6]赋也。再言“彼谮人者,谁适与谋”者,甚嫉之,故重言之也。或曰衍文也。投,弃也。北,北方寒凉不毛之地也。不食、不受,言谗谮之人,物所共恶也。昊,昊天也。投畀昊天,使制其罪。〇此皆设言以见欲其死亡之甚也。故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
[7]兴也。杨园,下地也。猗,加也。亩丘,高地也。寺人,内小臣,盖以谗被宫而为此官也。孟子,其字也。〇杨园之道而猗于亩丘,以兴贱者之言或有补于君子也。盖谮始于微者,而其渐将及于大臣,故作诗使听而谨之也。刘氏曰:“其后王后、太子及大夫果多以谗废者。”
谷风
《诗序》:《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将恐将惧,维予与女;
将安将乐,女转弃予![1]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
将恐将惧,置予于怀;
将安将乐,弃予如遗![2]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
无草不死,无木不萎。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3]
[1]兴也。习习,和调貌。谷风,东风也。将,且也。恐、惧,谓危难忧患之时也。〇此朋友相怨之诗。故言习习谷风,则维风及雨矣。将恐将惧之时,则维予与女矣。奈何将安将乐而女转弃予哉!
[2]兴也。颓,风之焚轮者也。寘,与“置”同。置于怀,亲之也。如遗,忘去而不复存省也。
[3]比也。崔嵬,山巅也。〇习习谷风,维山崔嵬,则风之所被者广矣。然犹无不死之草,无不萎之木,况于朋友,岂可以忘大德而思小怨乎?或曰兴也。
蓼莪
《诗序》:《蓼莪》,刺幽王也。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1]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2]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3]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4]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穀,我独何害![5]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穀,我独不卒![6]
朱熹云:晋王裒以父死非罪,每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受业者为废此篇。《诗》之感人如此。
[1]比也。蓼,长大貌。莪,美菜也。蒿,贱草也。〇人民劳苦,孝子不得终养,而作此诗。言昔谓之莪,而今非莪也,特蒿而已。以比父母生我以为美材,可赖以终其身,而今乃不得其养以死。于是乃言父母生我之劬劳,而重自哀伤也。
[2]比也。蔚,牡菣也,三月始生,七月始华,如胡麻华而紫赤,八月为角,似小豆,角锐而长。瘁,病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