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朱熹译注)第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89


[1]赋也。遹,义未详,疑与“聿”同,发语辞。骏,大。烝,君也。〇此诗言文王迁丰,武王迁镐之事。而首章推本之曰:“文王之有声也,甚大乎其有声也。盖以求天下之安宁,而观其成功耳。文王之德如是,信乎其克君也哉!”
[2]赋也。伐崇事见《皇矣》篇。作邑,徙都也。丰,即崇国之地,在今鄠县杜陵西南。
[3]赋也。淢,成沟也。方十里为成,成闲有沟,深广各八尺。匹,称。棘,急也。王后,亦指文王也。〇言文王营丰邑之城,因旧沟为限而筑之,其作邑居,亦称其城而不侈大,皆非急成己之所欲也,特追先人之志,而来致其孝耳。
[4]赋也。公,功也。濯,著明也。〇王之功所以著明者,以其能筑此丰之垣故尔。四方于是来归,而以文王为桢干也。
[5]赋也。丰水东北流,径丰邑之东入渭,而注于河。绩,功也。皇王,有天下之号,指武王也。辟,君也。〇言丰水东注,由禹之功。故四方得以来同于此,而以武王为君。此武王未作镐京时也。
[6]赋也。镐京,武王所营也,在丰水东,去丰邑二十五里。张子曰:“周家自后稷居邰,公刘居豳,大王邑岐,而文王则迁于丰,至武王又居于镐。当是时,民之归者日众,其地有不能容,不得不迁也。”辟雍,说见前篇。张子曰:“灵台辟雍,文王之学也。镐京辟雍,武王之学也。至此始为天子之学矣。”无思不服,心服也。孟子曰:“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〇此言武王徙居镐京,讲学行礼,而天下自服也。
[7]赋也。考,稽。宅,居。正,决也。成之,作邑居也。张子曰:“此举谥者追述其事之言也。”
[8]兴也。芑,草名。仕,事。诒,遗。燕,安。翼,敬也。子,成王也。〇镐京犹在丰水下流,故取以起兴。言丰水犹有芑,武王岂无所事乎?“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则武王之事也。谋及其孙,则子可以无事矣。或曰赋也。言丰水之傍,生物繁茂,武王岂不欲有事于此哉?但以欲遗孙谋,以安翼子,故不得而不迁耳。
生民
《诗序》:《生民》,尊祖也。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
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
攸介攸止。载震载夙,
载生载育,时维后稷。[1]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
不坼不副,无菑无害,
以赫厥灵。
上帝不宁,不康禋祀,
居然生子。[2]
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
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
鸟乃去矣,后稷呱矣。
实覃实訏,厥声载路。[3]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
以就口食。
蓺之荏菽,荏菽旆旆。
禾役穟穟。
麻麦幪幪,瓜瓞唪唪。[4]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
茀厥丰草,种之黄茂。
实方实苞,实种实褎,
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实颖实栗。
即有邰家室。[5]
诞降嘉种:
维秬维秠,维穈维芑。
恒之秬秠,是获是亩;
恒之穈芑,是任是负,
以归肇祀。[6]
诞我祀如何?
或舂或揄,或簸或蹂。
释之叟叟,烝之浮浮。
载谋载惟,取萧祭脂。
取羝以軷,载燔载烈。
以兴嗣岁。[7]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
其香始升。
上帝居歆,胡臭亶时。
后稷肇祀,
庶无罪悔,以迄于今。[8]
朱熹云:此诗未详所用。岂郊祀之后亦有受厘颁胙之礼也欤?旧说第三章八句,第四章十句。今按第三章当为十句,第四章当为八句,则去、呱、吁、路,音韵谐协,呱声载路,文势通贯。而此诗八章,皆以十句八句相间为次。又二章以后,七章以前,每章章之首皆有“诞”字。
[1]赋也。民,人也,谓周人也。时,是也。姜嫄,炎帝后,姜姓,有邰氏女,名嫄,为高辛之世妃。精意以享,谓之禋。祀,祀郊禖也。弗之言祓也,祓无子,求有子也。古者立郊禖,盖祭天于郊,而以先媒配也。变媒言禖者,神之也。其礼以玄鸟至之日,用大牢祀之。天子亲往,后率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郊禖之前也。履,践也。帝,上帝也。武,迹。敏,拇。歆,动也,犹惊异也。介,大也。震,娠也。夙,肃也。生子者及月辰居侧室也。育,养也。〇姜嫄出祀郊禖,见大人迹而履其拇,遂歆歆然如有人道之感。于是即其所大所止之处,而震动有娠,乃周人所由以生之始也。周公制礼,尊后稷以配天,故作此诗,以推本其始生之祥,明其受命于天,固有以异于常人也。然巨迹之说,先儒或颇疑之。而张子曰:“天地之始,固未尝先有人也,则人固有化而生者矣,盖天地之气生之也。”苏氏亦曰:“凡物之异于常物者,其取天地之气常多,故其生也或异。麒麟之生,异于犬羊。蛟龙之生,异于鱼鳖。物固有然者矣。神人之生而有以异于人,何足怪哉!”斯言得之矣。
[2]赋也。诞,发语辞。弥,终也,终十月之期也。先生,首生也。达,小羊也。羊子易生,无留难也。坼、副,皆裂也。赫,显也。不宁,宁也。不康,康也。居然,犹徒然也。〇凡人之生,必坼副菑害其母,而首生之子尤难。今姜嫄首生后稷,如羊子之易,无坼副菑害之苦,是显其灵异也。上帝岂不宁乎?岂不康我之禋祀乎?而使我无人道而徒然生是子也。
[3]赋也。隘,狭。腓,芘。字,爱。会,值也。值人伐木而收之。覆,盖。翼,借也。以一翼覆之,以一翼借之也。呱,啼声也。覃,长。訏,大。载,满也。满路,言其声之大也。〇无人道而生子,或者以为不祥,故弃之。而有此异也,于是始收而养之。
[4]赋也。匍匐,手足并行也。岐、嶷,峻茂之状。就,向也。口食,自能食也。盖六七岁时也。蓺,树也。荏菽,大豆也。旆旆,枝旟扬起也。役,列也。穟穟,苗美好之貌也。幪幪然茂密也。唪唪然多实也。〇言后稷能食时,已有种殖之志,盖其天性然也。《史记》曰:弃为儿时,其游戏好种殖麻麦,麻麦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尧举以为农师。
[5]赋也。相,助也。言尽人力之助也。茀,治也。种,布之也。黄茂,嘉谷也。方,房也。苞,甲而未坼也。此渍其种也。种,甲坼而可为种也。褎,渐长也。发,尽发也。秀,始穟也。坚,其实坚也。好,形味好也。颖,实繁硕而垂末也。栗,不秕也。既收成,见其实皆栗栗然不秕也。邰,后稷之母家也。岂其或灭或迁,而遂以其地封后稷与?〇言后稷之穑如此,故尧以其有功于民,封于邰,使即其母家而居之,以主姜嫄之祀。故周人亦世祀姜嫄焉。
[6]赋也。降,降是种于民也。《书》曰“稷降播种”是也。秬,黑黍也。秠,黑黍一稃二米者也。穈,赤粱粟也。芑,白粱粟也。恒,遍也,谓遍种之也。任,肩任也。负,背负也。既成则获而栖之于亩,任负而归,以供祭祀也。秬秠,言获亩;穈芑,言任负,互文耳。肇,始也。稷始受国为祭主,故曰肇祀。
[7]赋也。我祀,承上章而言后稷之祀也。揄,抒臼也。簸,扬去糠也。蹂,蹂禾取谷以继之也。释,淅米也。叟叟,声也。浮浮,气也。谋,卜日择士也。惟,齐戒具修也。萧,蒿也。脂,膟膋也。宗庙之祭,取萧合膟膋爇之,使臭达墙屋也。羝,牡羊也。軷,祭行道之神也。燔,傅诸火也。烈,贯之而加于火也。四者皆祭祀之事,所以兴来岁而继往岁也。
[8]赋也。卬,我也。木曰豆,以荐菹醢也。瓦曰登,以荐大羹也。居,安也。鬼神食气曰歆。胡,何。臭,香。亶,诚也。时,言得其时也。庶,近。迄,至也。〇此章言其尊祖配天之祭。其香始升而上帝已安而飨之。言应之疾也。此何但芳臭之荐,信得其时哉!盖自后稷之肇祀,则庶无罪悔而至于今矣。曾氏曰:“自后稷肇祀以来,前后相承,兢兢业业,惟恐一有罪悔,获戾于天。阅数百年而此心不易,故曰‘庶无罪悔,以迄于今’。言周人世世用心如此也。”
行苇
《诗序》:《行苇》,忠厚也。周家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焉。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
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1]
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
或献或酢,洗爵奠斝。
醓醢以荐,或燔或炙。
嘉殽脾臄,或歌或咢。[2]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
舍矢既均,序宾以贤。
敦弓既句,既挟四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