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朱熹译注)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89

[5]赋也。湎,饮酒变色也。式,用也。言天不使尔沉湎于酒,而惟不义是从是用也。止,容止也。
[6]赋也。蜩、螗,皆蝉也。如蝉鸣,如沸羹,皆乱意也。小者大者,几于丧亡矣,尚且由此而行,不知变也。奰,怒。覃,延也。鬼方,远夷之国也。言自近及远,无不怨怒也。
[7]赋也。老成人,旧臣也。典刑,旧法也。〇言非上帝为此不善之时,但以殷不用旧,致此祸尔。虽无老成人与图先王旧政,然典刑尚在,可以循守。乃无听用之者,是以大命倾覆,而不可救也。
[8]赋也。颠沛,仆拔也。揭,木根蹶起之貌。拨,犹“绝”也。鉴,视也。夏后,桀也。〇言大木揭然将蹶,枝叶未有折伤,而其根本之实已先绝,然后此木乃相随而颠拔尔。苏氏曰:“商周之衰,典刑未废,诸侯未畔,四夷未起,而其君先为不义以自绝于天,莫可救止,正犹此尔。殷鉴在夏,盖为文王叹纣之辞。然周鉴之在殷,亦可知矣。”

《诗序》:《抑》,卫武公刺厉王,亦以自警也。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
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庶人之愚,亦职维疾。
哲人之愚,亦维斯戾。[1]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訏谟定命,远犹辰告。
敬慎威仪,维民之则。[2]
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
颠覆厥德,荒湛于酒。
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
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3]
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
无沦胥以亡。
夙兴夜寐,洒埽廷内,
维民之章。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
用戒戎作,用逷蛮方。[4]
质尔人民,谨尔侯度,
用戒不虞。
慎尔出话,敬尔威仪,
无不柔嘉。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斯言之玷,不可为也![5]
无易由言,无曰“苟矣,
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
无言不雠,无德不报。
惠于朋友,庶民小子。
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6]
视尔友君子,
辑柔尔颜,不遐有愆。
相在尔室,
尚不愧于屋漏。
无曰“不显,莫予云觏”。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
矧可射思。[7]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
淑慎尔止,不愆于仪。
不僭不贼,鲜不为则。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彼童而角,实虹小子。[8]
荏染柔木,言缗之丝。
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其维哲人,
告之话言,顺德之行。
其维愚人,
覆谓我僭,民各有心。[9]
於乎小子,未知臧否!
匪手携之,言示之事。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借曰未知,亦既抱子。
民之靡盈,
谁夙知而莫成?[10]
昊天孔昭,我生靡乐。
视尔梦梦,我心惨惨。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匪用为教,覆用为虐。
借曰未知,亦聿既耄![11]
於乎小子,告尔旧止,
听用我谋,庶无大悔。
天方艰难,曰丧厥国。
取譬不远,昊天不忒。
回遹其德,俾民大棘![12]
朱熹云:《楚语》:左史倚相曰:“昔卫武公年数九十五矣,犹箴儆于国,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恭恪于朝夕以交戒我。’在舆有旅贲之规,位宁有官师之典,倚几有诵训之谏,居寝有暬御之箴,临事有瞽史之道,宴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蒙不失诵,以训御之,于是作《懿戒》以自儆。及其没也,谓之睿圣武公。”韦昭曰:“懿,读为抑。”即此篇也。董氏曰:“侯包言武公行年九十有五,犹使人日诵是诗而不离于其侧。”然则《序》说为刺厉王者误矣。
[1]赋也。抑抑,密也。隅,廉角也。郑氏曰:“人密审于威仪者,是其德必严正也。故古之贤者道行心平,可外占而知内,如宫室之制,内有绳直则外有廉隅也。”哲,知。庶,众。职,主。戾,反也。〇卫武公作此诗,使人日诵于其侧以自警。言抑抑威仪,乃德之隅。则有哲人之德者,固必有哲人之威仪矣。而今之所谓哲者,未尝有其威仪,则是无哲而不愚矣。夫众人之愚,盖有禀赋之偏,宜有是疾,不足为怪。哲人而愚,则反戾其常矣。
[2]赋也。竞,强也。觉,直大也。訏,大。谟,谋也。大谋,谓不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虑也。定,审定不改易也。命,号令也。犹,图也。远谋,谓不为一时之计,而为长久之规也。辰,时。告,戒也。辰告,谓以时播告也。则,法也。〇言天地之性人为贵,故能尽人道,则四方皆以为训。有觉德行,则四国皆顺从之。故必大其谋,定其命,远图时告,敬其威仪,然后可以为天下法也。
[3]赋也。今,武公自言己今日之所为也。兴,尚也。女,武公使人诵诗而命己之辞也。后凡言“女”、言“尔”、言“小子”者放此。湛乐从,言惟湛乐之从也。绍,谓所承之绪也。敷求先王,广求先王所行之道也。共,执。刑,法也。
[4]赋也。弗尚,厌弃之也。沦,陷。胥,相。章,表。戒,备。戎,兵。作,起。逷,远也。〇言天所不尚,则无乃沦陷相与而亡,如泉流之易乎?是以内自庭除之近,外及蛮方之远,细而寝兴洒埽之常,大而车马戎兵之变,虑无不周,备无不饬也。上章所谓“訏谟定命,远犹辰告”者,于此见矣。
[5]赋也。质,成也,定也。侯度,诸侯所守之法度也。虞,虑。话,言。柔,安。嘉,善。玷,缺也。〇言既治民守法,防意外之患矣,又当谨其言语。盖玉之玷缺,尚可磨鑢使平,言语一失,莫能救之,其戒深切矣。故南容一日三复此章,而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6]赋也。易,轻。扪,持。逝,去。雠,答。承,奉也。〇言不可轻易其言,盖无人为我执持其舌者。故言语由己,易致差失,常当执守,不可放去也。且天下之理,无有言而不雠,无有德而不报者。若尔能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则子孙绳绳而万民靡不承矣。皆谨言之效也。
[7]赋也。辑,和也。遐、何通。愆,过也。尚,庶几也。屋漏,室西北隅也。觏,见。格,至。度,测。矧,况也。射、斁通,厌也。〇言视尔友于君子之时,和柔尔之颜色,其戒惧之意,常若自省曰岂不至于有过乎?盖常人之情,其修于显者,无不如此。然视尔独居于室之时,亦当庶几不愧于屋漏,然后可尔。无曰此非显明之处而莫予见也。当知鬼神之妙,无物不体,其至于是,有不可得而测者。不显亦临,犹惧有失,况可厌射而不敬乎!此言不但修之于外,又当戒谨恐惧乎其所不睹不闻也。子思子曰:“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又曰:“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此正心诚意之极功,而武公及之,则亦圣贤之徒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