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331

茂盛山楸和梅树。
今日君子来到此,
锦绣衣服罩狐裘。
满脸红润像涂丹,
这是我们的君主?
【注释】
[1]终南:山名,在今陕西西安南,是秦岭主峰之一。毛苌曰:“终南,周之名山中南也。”
[2]条:山楸。其木材理好,宜做车版。梅:即今之梅树。一说指楠树。
[3]至止:到来。止,之。
[4]锦衣狐裘:诸侯所穿之服。《郑笺》:“诸侯狐裘,锦衣以禔之。”
[5]颜:容颜。渥丹:涂饰红色。形容脸色红润。
终南何有?
有纪有堂[6]。
君子至止,
黻衣绣裳[7]。
佩玉将将[8],
寿考不忘[9]。
【译文】
终南山上何所有?
珍贵杞树和甘棠。
今日君子到这里,
青黑花纹五彩裳。
身上佩玉叮当响,
天朝恩情永勿忘。
【注释】
[6]纪:“杞”的假借字,即杞树。堂:“棠”的假借字,指棠梨树。
[7]黻(fú)衣:黑青色花纹相间的上衣。绣裳:五彩花纹的下裳。这都是当时贵族穿的衣服。《毛传》:“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
[8]将将:同“锵锵”,佩玉相击撞的响声。
[9]寿考不忘:意为到老也不要忘记。寿考,长寿。
黄鸟
【题解】
这是秦人哀悼为秦穆公殉葬的“三良”的诗。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卒,“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鍼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毛诗序》说:“《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良人”指道德高尚或才能出众的人,秦国竟用这样的人去殉葬,更证明殉葬制的残暴和灭绝人性。这一制度此时受到人们的质询和反对,说明民众在觉醒,社会在进步。读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悲惨、压抑、恐怖的气氛,更可感到民众对那可恶君主的痛恨,对死去良人的痛惜和哀挽。
交交黄鸟[1],
止于棘[2]。
谁从穆公[3]?
子车奄息[4]。
维此奄息,
百夫之特[5]。
临其穴[6],
惴惴其栗[7]。
彼苍者天,
歼我良人[8]!
如可赎兮,
人百其身[9]!
【译文】
小黄鸟儿交交鸣,
飞来落在枣树丛。
谁从穆公去殉葬,
子车奄息是他名。
说起这位奄息郎,
才德百人比不上。
人们走近他墓穴,
浑身战栗心哀伤。
浩浩苍天在上方,
杀我好人不应当。
如果可以赎他命,
愿以百人来抵偿。
【注释】
[1]交交:鸟叫声。黄鸟:黄雀。
[2]止:停,落。棘:酸枣树。黄雀落在棘、桑、楚等小树上,指不得其所。还有一种解释:棘,指紧急;桑,指悲伤;楚,指痛楚。均为双关意。可参考。
[3]从:从死,指殉葬。穆公:秦国国君。
[4]子车奄息:人名,子车为姓。
[5]特:匹配。
[6]穴:墓穴。
[7]惴惴(zhuì):害怕的样子。栗:战栗,发抖。
[8]良人:好人,善人。
[9]人百其身:用百人赎他一人。
交交黄鸟,
止于桑。
谁从穆公?
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
百夫之防[10]。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