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331


蜉蝣之翼,
采采衣服[4]。
心之忧矣,
于我归息。
【译文】
蜉蝣展翅在飞翔,
衣服华丽闪亮亮。
我的心多么忧伤,
我会归息在何方。
【注释】
[4]采采:华丽鲜明的样子。
蜉蝣掘阅[5],
麻衣如雪[6]。
心之忧矣,
于我归说[7]。
【译文】
蜉蝣穿洞到人间,
麻衣白亮如雪片。
我的心多么忧伤,
我会归止在何方。
【注释】
[5]掘阅:穿穴。阅,通“穴”。
[6]麻衣:白布衣。这里指蜉蝣透明的羽翼。
[7]说:通“税”,止息。
候人
【题解】
这首诗表达了对清贫劳苦的小官“候人”的同情,同时又嘲讽了那些“不称其服”的新贵。全诗用候人的贫寒劳累和新贵的华服不职相对比,用鹈鹕不捕鱼比喻新贵的不称职,用虹霓的光彩比喻新贵颐指气使的气焰,章法多变,但没有叠床架屋之感。《毛诗序》说:“《候人》,刺近小人也。共公远君子而好近小人焉。”认为是讽刺曹共公的。方玉润也赞同此说,并进一步阐明史实:“僖二十八年春,晋文公伐曹。三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曹国贤大夫),而乘轩者三百人,即诗所谓‘三百赤芾’是也。曰‘荟蔚’、‘朝隮’,言小人众多而气焰盛也。曰‘婉娈’、‘斯饥’,言贤者守贞而反困穷也。”(《诗经原始》)可备一说。
彼候人兮[1],
何戈与祋[2]。
彼其之子,
三百赤芾[3]。
【译文】
官职低微的候人,
背着长戈和祋棍。
那些朝中新贵们,
身穿朝服三百人。
【注释】
[1]候人:掌管迎送宾客的小官。
[2]何:同“荷”,扛,担。戈、祋(duì):古代兵器名。
[3]赤芾(fú):皮革做的红色蔽膝。《毛传》:“大夫以上,赤芾乘轩。”这是“彼其之子”的装束。
维鹈在梁[4],
不濡其翼[5]。
彼其之子,
不称其服。
【译文】
鹈鹕守在鱼梁上,
居然未曾湿翅膀。
那些朝中新贵们,
哪配身穿贵族装。
【注释】
[4]鹈(tí):即鹈鹕,一种水鸟。《孔疏》:“郭璞曰:鹈鹕好群飞,如水食鱼,故名洿泽。”梁:水中鱼坝。
[5]濡:沾湿。
维鹈在梁,
不濡其咮[6]。
彼其之子,
不遂其媾[7]。
【译文】
鹈鹕守在鱼梁上,
嘴都不湿不应当。
那些朝中新贵们,
得宠称心难久长。
【注释】
[6]咮:鸟嘴。
[7]遂:遂意,称心。媾(gòu):宠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