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331


隰有苌楚,
猗傩其实。
夭之沃沃,
乐子之无室。
【译文】
低洼地上长羊桃,
果实累累挂蔓条。
鲜嫩润泽长势好,
羡慕你没有家室要关照。
匪风
【题解】
这首诗到底说的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毛诗序》说:“《匪风》,思周道也。国小政乱,忧及祸难,而思周道焉。”思周道,就是向往周朝的政治。朱熹《诗集传》说:“周室衰微,贤人忧叹而作此诗。”认为此诗是感叹周朝衰微的。还有认为是服役的人思念家乡的,妻子送夫服役的,等等。我们姑且认为这是一首游子或役夫思乡的诗。
匪风发兮[1],
匪车偈兮[2]。
顾瞻周道,
中心怛兮[3]。
【译文】
风儿刮得呼呼响,
车子跑得飞一样。
回头望着离家路,
想念家人真忧伤。
【注释】
[1]匪风:那风。匪,通“彼”,那。发:起。
[2]偈(jié):车马急驰的样子。
[3]周道:大道。
[4]怛(dá):忧伤。
匪风飘兮[4],
匪车嘌兮[5]。
顾瞻周道,
中心吊兮[6]。
【译文】
风儿刮得直打旋,
车子疾驰不安全。
回头望着离家路,
想念家人泪涟涟。
【注释】
[5]飘:飘风,旋风。这里指风势疾速回旋的样子。
[6]嘌(piāo):疾速。
[7]吊:悲伤。
谁能亨鱼?
溉之釜鬵[7]。
谁将西归?
怀之好音[8]。
【译文】
谁能烹鱼和烧饭,
我来涮锅又洗碗。
谁将西归回乡去,
托他带信报平安。
【注释】
[8]溉:洗涤。釜:锅。鬵(qín):大锅。
[9]怀:遗,带给。好音:平安消息。
曹风
曹国地在今山东的菏泽、定陶、曹州一带。周武王封其弟叔振铎于此,公元前五世纪为宋所灭。今存诗四篇。内容有感叹人生短暂的,有叹息盛衰无常的,有讽刺小人的,有赞美荀伯的。大概如方玉润《诗经原始》所说:“其国小事微,诗亦无足重轻。采风者录之,聊以备一国之俗云尔。”
蜉蝣
【题解】
蜉蝣是一种朝生暮死的小昆虫,古人常用以比喻人生的短暂,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时何处。这首诗到底是谁在感叹、为何感叹?《毛诗序》说:“《蜉蝣》,刺奢也。昭公国小而迫,无法以自守,好奢而任小人,将无所依焉。”《郑笺》:“喻昭公之朝,其群臣皆小人也。徒整饰其衣裳,不知国之将迫协,君臣死亡无日,如渠略(即蜉蝣)然。”这是说此诗是讽刺曹国君臣的。但朱熹《诗集传》认为:“此诗盖以时人有玩细娱而忘远虑者,故以蜉蝣为比而刺之,言蜉蝣之羽翼犹衣裳之楚楚可爱也。然其朝生暮死,不能久存,故我心忧之,而欲其于我归处耳。《序》以为刺其君,或然而未有考也。”朱氏认为是讽刺当时一些没有远见的人,也有可能是讽刺曹国国君,但无可考证。而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认为以上两种说法“均于诗旨未当,盖蜉蝣为物,其细已甚,何奢之有?取以为比,大不相类。天下刺奢之物甚多,诗人岂独有取于掘土而出、朝生暮死之微虫耶?即以为玩细娱而忘远虑,亦视乎其人之所关轻重为何如耳。若国君则所系匪轻,小民又何足为重?……曹即无征,难以臆测,阙之可也。”也认为说讽刺曹国君臣没有证据,因而直接注明诗旨“未详”。我们认为这是一首自我叹息生命短暂、光阴易逝的诗。
蜉蝣之羽[1],
衣裳楚楚[2]。
心之忧矣,
于我归处[3]。
【译文】
蜉蝣展动着翅膀,
衣裳鲜明又漂亮。
我的心多么忧伤,
我的归宿在何方。
【注释】
[1]蜉蝣(fú
yóu):昆虫,也叫渠略。形如天牛而小,翅薄而透明,能飞。夏月阴雨时自地中出,朝生而暮死。
[2]楚楚:鲜明的样子。
[3]于:同“与”义。归处:指死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