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331

伐柯如何[1]?
匪斧不克[2]。
取妻如何[3]?
匪媒不得。
【译文】
要做斧柄怎么办?
没有斧头可不成。
要娶妻子怎么办?
没有媒人可不行。
【注释】
[1]伐:砍伐。柯:斧柄。
[2]匪:同“非”。克:能。
[3]取妻:即“娶妻”。
伐柯伐柯,
其则不远[4]。
我觏之子[5],
笾豆有践[6]。
【译文】
做斧柄呀做斧柄,
规则离你并不远。
我遇见的好姑娘,
食品摆列真美观。
【注释】
[4]则:法则,规则。《礼记·中庸》:“‘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5]觏(gòu):遇见。之子:指要娶的女子。一说指周公。
[6]笾(biān)豆:古代盛食品的器具。有践:即“践践”,陈列整齐的样子。一说设宴迎接周公。
九罭
【题解】
这是一首赞美周公,挽留周公的诗篇。周公东征,平定了四国的叛乱,实行了安民的措施,受到东人的爱戴。东人欲挽留周公而不得,而作是诗。《毛诗序》说:“《九罭》,美周公也。周大夫刺朝廷之不知也。”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东人欲留周公不得,心悲而作是诗以送之也。其意若曰:九罭之鱼乃有鳟鲂,朝廷之士始见衮裳,今我东邑何幸而睹此衮衣绣裳之人乎?无怪其不能久留于兹也。”诗的首章以“九罭之鱼鳟鲂”起兴,以鳟鲂之类大鱼比喻来客的尊贵。第二、三章以“鸿飞遵渚”、“鸿飞遵陆”,即鸿雁沿水洲远飞、沿着陆地高飞,比喻贵客西归。诗的末章用赋的手法,直接叙述不愿贵客离去的心情。也有人认为这是主人留客的诗,客人是位贵族,而不一定实指周公。
九罭之鱼鳟鲂[1],
我觏之子[2],
衮衣绣裳[3]。
【译文】
细眼网捕得大鳟鲂,
我看到的这位贵客,
身着龙文锦绣的衣裳。
【注释】
[1]九罭(yù):捕小鱼的细眼网。鳟(zūn)、鲂(fáng):皆指大鱼。
[2]觏:遇合。
[3]衮衣:绣有龙纹的礼服,为王公所服。绣裳:彩色下服,为官服。
鸿飞遵渚[4],
公归无所[5],
于女信处[6]!
【译文】
鸿雁沿着水洲翱翔,
公爷归途无住宿的地方,
就在你这儿住两个晚上!
【注释】
[4]鸿:大雁,一说天鹅。渚:水中小洲。
[5]无所:无定处。
[6]信处:再住一夜。两宿为信。
鸿飞遵陆[7],
公归不复[8],
于女信宿!
【译文】
鸿雁沿着陆地高飞,
公爷归去不可能再回,
就再住两个晚上怎样!
【注释】
[7]陆:高平之地。
[8]不复:不再返回。
是以有衮衣兮[9],
无以我公归兮[10]!
无使我心悲兮!
【译文】
因此藏起他的绣龙裳,
不要让我的公爷归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