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1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331

我有这些尊贵客,
内心深处喜洋洋。
钟鼓乐器已设好,
一早设宴敬酒忙。
【注释】
[8]櫜(gāo):弓櫜,装弓的袋子,这里是动词。
[9]酬:敬酒。
菁菁者莪
【题解】
《毛诗序》说:“《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诗当是君临辟廱,见学校人材之盛,喜而作此。或即以燕飨群材,亦未可知。总之,不离育材者近是。”此诗用比兴手法,反复吟咏对于君子长育人材的欢愉之情,同时也描述了青年学子见到君子的欢乐。这首诗春秋时期即被引用,《左传·文公三年》记载:“公如晋,及晋侯盟。晋侯飨公,赋《菁菁者莪》。”后人每用“菁莪”二字比喻乐育贤才。如朱熹《白鹿洞赋》:“广青衿之疑问,乐菁莪之长育。”王十朋《和燕河南府秀才送周光宗》:“菁莪各成材,龙虎威标名。”杨万里《题浏阳县柳仲明致政云居山书院》:“向来有子中文科,泮宫弹琴咏菁莪。”刘基《送赵元举之奉化州学正》:“泮水紫芹香可揽,倚看衿佩乐菁莪。”可见此诗影响之深远。也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一首情歌,表现女子与君子相见、获得君子厚赐后的喜悦心情。
菁菁者莪[1],
在彼中阿[2]。
既见君子,
乐且有仪[3]。
【译文】
茂密繁盛抱娘蒿,
长在陵谷的中央。
已经见到那君子,
心情快乐有榜样。
【注释】
[1]菁菁:茂盛的样子。莪(é):莪蒿,又名萝蒿。亦称抱娘蒿。今名茵陈。
[2]中阿(ē):即“阿中”。《毛传》:“阿中也。大陵曰阿。”即大土山。
[3]仪:法式,榜样。
菁菁者莪,
在彼中沚[4]。
既见君子,
我心则喜。
【译文】
茂密繁盛抱娘蒿,
长在水中沙洲上。
已经见到那君子,
我的心中喜洋洋。
【注释】
[4]沚:水中小沙洲。
菁菁者莪,
在彼中陵[5]。
既见君子,
锡我百朋[6]。
【译文】
茂密繁盛抱娘蒿,
长在不平的丘陵。
已经见到那君子,
赠我贝币千百朋。
【注释】
[5]中陵:《毛传》:“中陵,陵中也。”陈奂《诗毛氏传疏》:“中阿,阿中。中沚,沚中。中陵,陵中。皆倒字以就韵。”
[6]锡:赐,赠。朋:上古以贝为货币,五贝或十贝一串,两串为“朋”。
泛泛杨舟[7],
载沉载浮[8]。
既见君子,
我心则休[9]。
【译文】
荡漾水面杨木舟,
随着波涛任漂流。
已经见到那君子,
我的心里乐无忧。
【注释】
[7]泛泛:漂浮不定的样子。杨舟:杨木做成的舟。
[8]载:或。
[9]休:喜。
六月
【题解】
这是记述和赞美宣王时代尹吉甫北伐玁狁取得胜利的诗。周自厉王时,政治腐败,国势日衰,周边异族乘机入侵,其中北方玁狁的威胁最大。宣王即位以后,开始讨伐玁狁,令南仲驻兵,加强防守,又派尹吉甫深入敌地,与玁狁正面作战,取得胜利,保证了周王室的安定,号称“宣王中兴”。此诗是一首较为完整的叙事诗,第一章讲玁狁入侵,形势紧急,宣王急令出征。第二章讲操练军马,准备军服器械,尹吉甫佐天子出兵。第三章讲吉甫指挥的军队士气高昂,而又严肃谨慎,决心打败玁狁,定国安邦。第四章讲玁狁气焰嚣张,周军勇敢应敌。第五章讲周军打击侵略者的战斗场面,一直把敌人赶到大原,这样的战果,是由于能文能武的尹吉甫的正确指挥。第六章尾声,写尹吉甫凯旋,接受赏赐,宴请宾客,周之名臣,以孝行著称的张仲也到场庆贺。这场战争,在《汉书·韦玄成传》记载说:“周室既衰,四夷并侵,猃狁最强。……至宣王而伐之。诗人美而颂之曰:‘薄伐猃狁,至于太原。’”说的就是这首诗。
六月栖栖[1],
戎车既饬[2]。
四牡骙骙[3],
载是常服[4]。
玁狁孔炽[5],
我是用急[6]。
王于出征[7],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