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2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4/331

瓠叶翩舞瓠瓜香,
采来做菜又煮汤。
君子拿出香醇酒,
斟满酒杯请客尝。
【注释】
[1]幡幡(fān):风吹瓠叶翻动貌。瓠(hú):瓠瓜,又叫“葫芦”,果实、嫩叶皆可食。
[2]亨:即古“烹”字,煮的意思。
[3]酌:斟酒。言:助词。犹“而”。尝:品尝。
有兔斯首[4],
炮之燔之[5]。
君子有酒,
酌言献之[6]。
【译文】
野兔肉儿嫩又鲜,
有炮有烤香喷喷。
君子拿出香醇酒,
斟满酒杯献客人。
【注释】
[4]斯:语助词。首:头,只。朱熹《诗集传》:“有兔斯首,一兔也。犹数鱼以尾也。”
[5]炮:以泥裹带毛肉而烧之曰“炮”。燔(fán):去毛在火上烤曰“燔”。
[6]献:主人向宾客敬酒曰献。
有兔斯首,
燔之炙之[7]。
君子有酒,
酌言酢之[8]。
【译文】
野兔肉儿鲜又嫩,
有燔有烤香喷喷。
君子备好香醇酒,
斟满酒杯敬主人。
【注释】
[7]炙(zhì):用叉子叉着肉在火上烤。
[8]酢(zuò):客饮主人所献酒后,向主人回敬酒叫“酢”。
有兔斯首,
燔之炮之。
君子有酒,
酌言酬之[9]。
【译文】
鲜嫩兔肉味儿美,
有烤有炮成美味。
君子备好香醇酒,
相互敬酒同举杯。
【注释】
[9]酬:劝酒。
渐渐之石
【题解】
这是东征兵士慨叹征途劳苦的诗。《毛诗序》说:“《渐渐之石》,下国刺幽王也。戎狄叛之,荆舒不至,乃命将率东征,役久病在外,故作是诗也。”朱熹《诗序辩说》认为“《序》得诗意,但不知果为何时耳”。此诗前两章均用赋体描述山高路远,征途劳苦。第三章突兀出现“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四句,造语奇峭。注家有各种解释,有认为写雨前的,有认为写雨后的,有说描摹实境的,有说虚拟起兴的。惟方玉润《诗经原始》解释十分到位,他说:“此必当日实事。月离毕而大雨滂沱,虽负涂曳泥之豕,亦烝然涉波而逝,则人民之被水灾而几为鱼鳖者可知,即武人之沾体涂足,冒险东征,而不遑他顾者更可见。四句只须倒说,则文理自顺,情景亦真。诗人造句结体与文家迥异,不可以辞而害意也。”此段话对理解全诗也有启发。
渐渐之石[1],
维其高矣。
山川悠远,
维其劳矣[2]。
武人东征[3],
不皇朝矣[4]。
【译文】
山峰险峻层岩峭,
高高上耸入云霄。
山重重来水迢迢,
日夜行军多辛劳。
将帅士兵去东征,
赶路不论晚和朝。
【注释】
[1]渐渐:“崭崭”之借,山石高峻貌。
[2]劳:劳苦。一说读为“辽”,指辽远。
[3]武人:指东征将士。
[4]皇:遑,闲暇。朝:早上。朱熹《诗集传》:“皇,暇也。言无朝旦之暇也。”
渐渐之石,
维其卒矣[5]。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4/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