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331

永言孝思[9],
孝思维则[10]。
【译文】
为王诚信有威望,
成为四海的榜样。
永怀恭敬尽孝道,
孝行即是法先王。
【注释】
[8]下土:指天下。式:法式,典型。
[9]孝:孝心,孝道。思:语助词。
[10]则:法则。或效法。言周王之孝为臣民的典型。或以为“则”是指“则其先人”。《毛传》:“则其先人也。”
媚兹一人[11],
应侯顺德[12]。
永言孝思,
昭哉嗣服[13]。
【译文】
四海爱慕周武王,
顺祖之德好声望。
永怀恭敬尽孝道,
昭告子孙切勿忘。
【注释】
[11]媚:爱。或以为美好。兹:此。一人:指周武王。
[12]应:当。侯:维,语助词。顺德:孝顺之德。或以为“顺”通“慎”。《郑笺》:“能当此顺德,谓能成其祖考之功也。”
[13]昭哉嗣服:昭,当读为“诏”,告也。一说光明。哉,同“兹”,“兹”、“哉”声相近,故通用。嗣服,即继任其事者。嗣,继。服,事。此是告诉继事者要永怀孝心。
昭兹来许[14],
绳其祖武[15]。
於万斯年[16],
受天之祜[17]。
【译文】
昭告子孙要牢记,
遵循祖先的足迹。
啊,周的基业万年长,
受天赐福永无量。
【注释】
[14]来许:后进。与上章“嗣服”意同。许,通“御”,进。
[15]绳:继承、遵循之意。祖武:祖先的足迹,指事业。武,迹。
[16]於:美叹声。万斯年,犹“万其年”,有“使其万年”的意思。
[17]祜(hù):福。
受天之祜,
四方来贺[18]。
於万斯年,
不遐有佐[19]。
【译文】
受天赐福永无量,
四方来贺国永昌。
啊,周的基业万年长,
远方各国为屏障。
【注释】
[18]四方:指四方诸侯。
[19]不遐有佐:言远方之国来佐助天子。遐,远。佐,助。
文王有声
【题解】
这是歌颂文王伐崇后迁都于丰、武王灭纣后迁都于镐两件大事的诗。《毛诗序》说:“《文王有声》,继伐也。武王能广文王之声,卒其伐功也。”这是说武王继承文王之志,接着讨伐殷纣,平定天下。朱熹《诗集传》说:“此诗言文王迁丰、武王迁镐之事。”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诗专以迁都定鼎为言。”概括得很准确。迁都是周王朝的大事,它关系着国运兴衰。《诗经》中的史诗,多首都记载了迁都的事,如《生民》记后稷居邰,《公刘》讲公刘迁豳,《绵》述太王迁岐。几次迁都,都使周朝王业更加光大,成就了周代的光辉历史。此诗在表现手法上也有特点,即诗的各章的最后一句皆以单句赞辞结尾,可能这是配乐吟唱时,众口合唱之句,可以想见,气氛一定相当热烈。另外,首尾各二章末句直呼“文王”、“武王”来赞叹,三、四两章称文王为“王后”,五、六两章称武王为“皇王”,不仅写出了文、武二王的文武并美,称呼的变化也显现出作者的修辞工夫。
文王有声[1],
遹骏有声[2]。
遹求厥宁[3],
遹观厥成。
文王烝哉[4]!
【译文】
文王拥有好名望,
巨大声誉扬四方。
求得天下得安宁,
终观大业已成功。
啊!文王伟大又英明!
【注释】
[1]声:好名声。
[2]遹(yù):同“聿”、“曰”,发语词。骏:大。
[3]厥:其。宁:安宁。指邦国安宁。
[4]烝:美。这里是称赞之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