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331


文王受命[5],
有此武功[6]。
既伐于崇[7],
作邑于丰[8]。
文王烝哉!
【译文】
文王接受天指命,
成就辉煌的武功。
举兵讨伐崇侯虎,
建立新都就在丰。
啊!文王伟大又英明!
【注释】
[5]受命:受天命。一说受纣命为西伯。
[6]武功:指伐四国及崇之功。
[7]崇:殷纣所封的诸侯国,殷末,其国君为崇侯虎。《周本纪》:“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
[8]丰:在今陕西西安丰水西。文王所都。
筑城伊淢[9],
作丰伊匹[10]。
匪棘其欲[11],
遹追来孝[12]。
王后烝哉[13]!
【译文】
依照旧河筑城墙,
丰邑规模也相当。
并非满足己欲望,
效法祖先兴周邦。
啊!人人赞美周文王!
【注释】
[9]伊:为。淢(xù):借为“洫”,即城沟,护城河。
[10]匹:相配,相称。《郑笺》:“方十里曰成。淢,其沟也,广深各八尺。文王受命而犹不自足,筑丰邑之城,大小适与成偶,大于诸侯,小于天子。”
[11]匪:非。棘:急。欲:欲望。《郑笺》:“此非以急成从己之欲。”
[12]遹:发语词。追来孝:朱熹《诗集传》:“特追先人之志,而来致其孝耳。”
[13]王后:君王,指文王。
王公伊濯[14],
维丰之垣[15]。
四方攸同[16],
王后维翰[17]。
王后烝哉!
【译文】
文王功业真辉煌,
好似巍峨丰邑墙。
四方诸侯同归向,
支撑天下是栋梁。
啊!人人赞美周文王!
【注释】
[14]王公:王功,即王事。指文王的事业。濯:显著。
[15]垣:墙。指丰邑城垣。
[16]攸同:所同。此指四方同归于丰。
[17]翰:通“幹”,言主干。
丰水东注[18],
维禹之绩[19]。
四方攸同,
皇王维辟[20]。
皇王烝哉!
【译文】
丰水悠悠流向东,
大禹留下巨伟功。
四方诸侯同归向,
武王是我好榜样。
啊!光明武王美名扬!
【注释】
[18]丰水:源出于陕西秦岭,东北流,经丰邑之东与渭水合,注入黄河。
[19]禹之绩:禹之功绩。《郑笺》:“昔尧时洪水,而丰水亦泛滥为害。禹治之,使入渭东注于河,禹之功也。”
[20]皇王:大王。皇,大。指武王。辟:法则。
镐京辟廱[21],
自西自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