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331

自南自北,
无思不服[22]。
皇王烝哉!
【译文】
离宫建成在镐京,
天下各地西到东,
从南到北都来聚,
没人对周不服从。
啊!光明武王留美名!
【注释】
[21]镐京:西周都城,在陕西西安西,丰水东岸。武王灭商后,自丰迁都于此。辟廱:离宫。
[22]无思不服:指四方之人没有不归服者。思,语助词。
考卜维王[23],
宅是镐京[24]。
维龟正之[25],
武王成之[26]。
武王烝哉!
【译文】
武王占卜问吉凶,
能否定都在镐京。
迁都之策龟兆定,
建都工程武王成。
啊!武王伟大又英明!
【注释】
[23]考卜:指用龟甲卜卦。
[24]宅:居。
[25]正:定。或以为“正”为“贞”之借,指卜问。
[26]成:完成。指完成迁都之事。
丰水有芑[27],
武王岂不仕[28]?
诒厥孙谋[29],
以燕翼子[30]。
武王烝哉!
【译文】
丰水岸边芑草旺,
武王岂能在闲逛?
留下安民好谋略,
保护子孙把国享。
啊!伟大英明周武王!
【注释】
[27]芑:草名,水芹菜。
[28]仕:事。
[29]诒:贻,遗留。厥孙:即“其孙”,指子孙。言遗其子孙以善谋。
[30]以燕翼子:此句是以燕覆翼其子,喻武王之遗谋后嗣。朱熹《诗集传》:“言丰水之旁生物繁茂,武王岂不欲有事于此哉?但以欲遗孙谋以安翼子,故不得而不迁耳。”
生民
【题解】
这是周人记述其始祖后稷从出生到创业的长篇史诗,它是最早、最完整、最生动记录后稷这位农神的诗篇。《毛诗序》说:“《生民》,尊祖也。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周人认为后稷的出生,是上天对周部族的眷顾。后稷一出生就充满了神异色彩。全诗共八章,首章写姜嫄怀孕的神异情况。一天她到野外去参加祭天的禋祭,踩在上帝的足迹上,欣然有感,怀上了后稷。这反映了周人此时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代。第二章写后稷诞生时的神异情况。姜嫄十月怀胎,后稷顺利出生,但出生时,产妇产门不破,婴儿胞衣不裂,显然有异于普通的孩子。第三章写后稷多次被弃而遇难成祥的奇异经历。姜嫄因为生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孩子,很害怕,就把他丢弃到狭巷中,但牛羊都庇护他。又丢到树林里,伐木人又救了他。丢到寒冰上,大鸟用羽翼温暖他。大鸟飞走,他大声哭了出来,人们都很惊讶,家人才开始抚养他。可见后稷从小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后来他渐渐长大,刚会爬行,就聪明异常,会自己找食物吃,后来就会种豆、种瓜、种麦、无论种什么都生长茂盛,获得丰收。他还有一套种植方法,如除去杂草、选用良种等。可见后稷对我国早期的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诗中还细致、生动地描绘了周人耕种、收获,及丰收后祭祀上帝的壮美场面,语言极其优美生动,词汇也十分丰富,读来如见其人。《生民》一诗可谓古代诗歌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
厥初生民[1]?
时维姜嫄[2]。
生民如何?
克禋克祀[3],
以弗无子[4]。
履帝武敏歆[5],
攸介攸止[6]。
载震载夙[7],
载生载育,
时维后稷[8]。
【译文】
周族祖先是谁生?
她的名字叫姜嫄。
周族祖先怎降生?
祈祷上苍祭神灵,
乞求生子有继承。
踩帝足迹怀了孕,
注意休息善养生。
十月怀胎行端庄,
生下儿子养育忙,
就是后稷周先王。
【注释】
[1]厥初:当初。民:周族人民。
[2]时:是,这。维:是。姜嫄(yuán):也作“姜原”,传说为周人的女始祖,后稷的母亲。
[3]克:能够。禋(yīn):古代祭祀上帝的礼仪。
[4]弗:祛去灾难的祭祀。弗,为“祓”的假借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