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2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7/331

【注释】
[1]维:语助词。一说“思念”。
[2]於(wū):赞叹词。穆:肃穆。不已:不止。指天道运行无止。
[3]不:通“丕”,发语词。显:光明。
[4]德之纯:言德之美。纯,大,美。
[5]假以溢我:是说以嘉美之道戒慎于我。假,嘉,美。溢,陈奂《诗毛氏传疏》:“溢,慎。”
[6]收:受,接受。
[7]骏惠:顺从的意思。
[8]曾孙:后代子孙。自孙之子以下皆称曾孙。笃:厚,忠实。
维清
【题解】
这也是周王祭祀周文王的诗。《毛诗序》:“《维清》,奏《象舞》也。”《郑笺》:“《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武王制焉。”这是表演《象舞》时的乐歌。象舞,就是舞者动作如打仗时击打刺杀之状,以显示文王的战功。此篇既赞扬了文王的德政,又歌颂了文王的武功,文短而意旨深远。
维清缉熙[1],
文王之典[2]。
肇禋[3],
迄用有成[4]。
维周之祯[5]。
【译文】
我周政教清又明,
文王典章指路灯。
伟功开始于西土,
最终基业开创成。
这是周家的祥祯。
【注释】
[1]维:思,想。清:清明。缉熙:光明的样子。
[2]典:典章制度。
[3]肇(zhào):开始。禋:祭天的仪式。古代只有有国者才祭天,文王时还未建国,故不可能祭天。“肇禋”实际上指开辟国土。高亨认为:“禋”当作“西土”,乃西土二字误合为“垔”,后人又加示旁。周在西方,所以称西土。
[4]迄:至,终。用:犹“于”。成:成功。
[5]祯:吉祥。
烈文
【题解】
这是成王即位祭祀祖先时,戒勉助祭诸侯的诗。劝戒公卿诸侯不要忘记前辈君王的功绩德行,向文、武二王学习,要修德用贤,以永保福禄。《毛诗序》说:“《烈文》,成王即政,诸侯助祭也。”《郑笺》:“新王即政,必以朝享之礼祭于祖考,告嗣位也。”武王崩,成王即位。由于成王年幼,由叔父周公摄政。成王七年,周公归政于成王。成王掌政,祭祀祖先,诸侯都来助祭,因赋此诗。诗的作者可能是成王或周公,也可能是史官。
烈文辟公[1],
锡兹祉福[2],
惠我无疆[3],
子孙保之。
无封靡于尔邦[4],
维王其崇之[5]。
念兹戎功[6],
继序其皇之[7]。
无竞维人[8],
四方其训之[9]。
不显维德,
百辟其刑之[10]。
於乎前王不忘!
【译文】
有功有德众诸侯,
天赐你们莫大福,
给我恩惠也无量,
子孙长保此福祥。
莫在你国铸大错,
一心尊崇周君王。
感念你们立大功,
继续立功又弘扬。
国强莫过有贤才,
四方才会来归降。
先祖伟大在美德,
诸君应当为榜样。
啊,先王典范永不忘!
【注释】
[1]烈:武功。文:文德。辟公:指助祭诸侯。与下文“百辟”同。
[2]锡(cì):赐予。兹:此。祉:福。
[3]惠:爱。一说“顺”。无疆:无穷。
[4]封:大。靡:累。大累,即大罪。一说“封”指专利敛财,“靡”指奢侈。
[5]崇:立。一说“崇”,尊尚也。
[6]戎功:大功。
[7]继序:指继承祖业。皇:光大。
[8]竞:强。
[9]训:服从。一说训“效”。
[10]刑:通“型”,模范。
天作
【题解】
这是周人祭祀岐山的乐歌。周的祖先公刘原居于豳地,到古公亶父时,由于受到戎狄的侵扰,便率领族人迁居到岐山之下的周原,筑城郭宫室,定居下来,形成周国。周朝的王业实自太王古公亶父居岐始。这首祭祀岐山的乐歌,实际也是歌颂太王古公亶父和文王业绩的乐歌。《毛诗序》说:“《天作》,祀先王、先公也。”《郑笺》:“先王,谓大王以下。先公,诸盩(公刘后人)至不窋(后稷子)。”也有道理。
天作高山[1],
大王荒之[2]。
彼作矣[3],
文王康之[4]。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7/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