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331

做人如果不守礼,
赶快去死别迟疑。
【注释】
[6]遄(chuán):快,迅速。
干旄
【题解】
这是赞美卫文公能够招致贤才,用心复兴卫国的诗。《毛诗序》说:“《干旄》,美好善也。卫文公臣子多好善,贤者乐告以善道也。”说得比较正确。诗中叙述了卫国官吏带着布帛良马,树起招贤大旗,到浚邑访问贤才的景况。朱熹说:“言卫大夫乘此车马,建此旌旄,以见贤者。彼其所见之贤者,将何以畀之,而答其礼意之勤乎?”(《诗集传》)很符合诗意。
孑孑干旄[1],
在浚之郊[2]。
素丝纰之[3],
良马四之。
彼姝者子[4],
何以畀之[5]。
【译文】
牛尾之旗高高飘,
人马来到浚城郊。
素丝束束理分明,
良马四匹礼不轻。
那位忠顺的贤士,
你用什么来回敬。
【注释】
[1]孑孑(jié):旗帜高举的样子。干旄(máo),竿头上饰有牛尾的旗。
[2]浚:卫邑,古址在今河南浚县。
[3]素丝:白丝,一说束帛。纰(pí):束丝之法。闻一多《诗经新义》:“纰、组、祝,皆束丝之法。”
[4]彼:那。姝:顺从貌。子:指贤者。
[5]畀(bì):给予。
孑孑干旟[6],
在浚之都[7]。
素丝组之[8],
良马五之[9]。
彼姝者子,
何以予之。
【译文】
鹰纹大旗高高飘,
人马来到浚近郊。
束帛层层堆得好,
良马五匹选得妙。
那位忠顺的贤士,
你用什么来回报。
【注释】
[6]旟(yú):有鹰雕纹饰的旗帜。
[7]都:近郊。
[8]组:束丝之法,一组组,一层层。
[9]五之:这里是指以五马为聘礼。
孑孑干旌[10],
在浚之城。
素丝祝之[11],
良马六之。
彼姝者子,
何以告之[12]。
【译文】
鸟羽旗帜高高飘,
人马来到浚城里。
束帛捆捆堆得好,
良马六匹真不少。
那位忠顺的贤士,
有何良策来回报。
【注释】
[10]旌:以五彩鸟羽为饰的旗帜。
[11]祝:厚积之状,堆集貌。
[12]告:建议。
载驰
【题解】
相传此诗为许穆夫人所作。许穆夫人是卫戴公、卫文公的妹妹。卫国被狄人破灭后,由于宋国的帮助,遗民在漕邑安顿下来。许穆夫人听到卫国的情况,立即奔赴漕邑慰问,并提出联齐抗狄的主张,受到许国大夫的反对。此诗即讲述了这件事,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思想、坚强不屈的性格,以及非凡的卓识远见。《毛诗序》说:“《载驰》,许穆夫人作也。闵其宗国颠灭,自伤不能救也。卫懿公为狄人所灭,国人分散,露于漕邑。许穆夫人闵卫之亡,伤许之小,力不能救,思归唁其兄,又义不得,故赋是诗也。”很正确。程俊英先生评价此诗说:“《载驰》的风格沉郁顿挫,感慨欷歔(xī
xū),但悲而不污,哀而不伤,一种英迈壮往之气充溢行间。……没有真挚的爱国之心,怎能唱出激昂的歌曲;而后人吟咏此诗,虽千载之后,犹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个评论是很贴切的。这首明确记载了作者姓名的诗,使许穆夫人成为世界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女诗人。
载驰载驱[1],
归唁卫侯[2]。
驱马悠悠[3],
言至于漕[4]。
大夫跋涉[5],
我心则忧。
【译文】
车马奔驰快快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