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331

【注释】
[11]谖(xuān):又名“萱草”,古人认为此草可以使人忘忧,又叫忘忧草。
[12]痗(mèi):病。
有狐
【题解】
这是一位女子担忧她在外服役的丈夫没有衣穿,内心忧愁而写的一首诗。方玉润《诗经原始》说:“妇人忧夫久役无衣也。”高亨《诗经今注》则以为:“贫苦的妇人看到剥削者穿着华贵衣裳,在水边逍遥散步,而自己的丈夫光着身子在田野劳动,满怀忧愤,因作此诗。”
有狐绥绥[1],
在彼淇梁[2]。
心之忧矣,
之子无裳[3]。
【译文】
狐狸在那慢慢走,
就在淇水石桥上。
我的心里真忧愁,
你的身上没衣裳。
【注释】
[1]狐:狐狸。绥绥:慢走貌。
[2]淇:卫国水名。梁:桥梁。古代多用石造桥。
[3]裳:下身的衣服。
有狐绥绥,
在彼淇厉[4]。
心之忧矣,
之子无带[5]。
【译文】
狐狸在那慢慢走,
就在淇水浅滩上。
我的心里真忧愁,
你没腰带不像样。
【注释】
[4]厉:通“濑”,指水边浅滩。
[5]带:束衣的带子。实指衣服。
有狐绥绥,
在彼淇侧[6]。
心之忧矣,
之子无服[7]。
【译文】
狐狸在那慢慢走,
就在淇水河岸旁。
我的心里真忧愁,
你没衣服我心伤。
【注释】
[6]侧:水边。
[7]服:衣服。
木瓜
【题解】
这是一首男女青年互赠礼物表达爱情的诗。作者似乎是青年男子,他接到女子赠给的平常礼物,却用贵重的美玉来报答,但又不只为了报答,而是为了表示爱情的深沉和永久。此诗重叠反复,具有浓重的民歌色彩。《毛诗序》说:“《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服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方玉润《诗经原始》驳斥说:“《序》言‘美齐桓公也’,辞意绝不相类。岂有感人再造之恩,乃仅以果实为喻乎?”“此诗非美齐桓,乃讽卫人以报齐桓也。……卫人始终并未报齐,非惟不报,且又乘齐五子之乱而伐其丧,则背德孰甚焉?此诗之所以作也。”意思是说报答别人的再造之恩而用此微小之物,是讽刺卫国忘恩负义,没有报答齐桓公的救助之恩。此说似牵强。
投我以木瓜[1],
报之以琼琚[2]。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译文】
赠给我一只木瓜,
我用佩玉报答她。
不是仅仅为报答,
表明永远爱着她。
【注释】
[1]投:赠。木瓜:植物名,形如黄金瓜,可食可玩赏。
[2]报:报答,回赠。琼琚:玉名。下“琼瑶”、“琼玖”意同。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译文】
赠给我一个木桃,
我用美玉来回报。
不是仅仅为回报,
表示永和她相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