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331

[11]两服:驾车四马,中央两匹马叫“服”。上襄:马头昂起。
[12]雁行:骖马比服马稍后,排列如雁飞之行列。
[13]忌:语尾助词。
[14]良御:善于驾车。
[15]抑:发语词,含有“忽而”之意。磬控:弯腰勒马。
[16]纵送:纵马快跑。
叔于田,
乘乘鸨[17],
两服齐首[18],
两骖如手[19]。
叔在薮,
火烈具阜[20]。
叔马慢忌,
叔发罕忌[21]。
抑释掤忌[22],
抑鬯弓忌[23]。
【译文】
叔去打猎像出征,
驾着杂色马车跑不停。
中间服马齐头进,
骖马如手自主行。
叔在野草繁茂处,
猎火熊熊烧得凶。
叔的奔马渐渐慢,
叔的射箭渐稀罕。
打开箭筒放入箭,
收弓装入袋里边。
【注释】
[17]鸨(bǎo):黑白杂色的马。一说黑色的马。
[18]齐首:齐头并进。
[19]如手:指驾驭骖马技术娴熟,如两手左右自如。
[20]阜(fù):旺盛。
[21]发罕:发箭稀少。
[22]释掤(bīng):这里指揭开箭筒收拾箭。释,开。掤,箭筒盖子。
[23]鬯(chàng)弓:将弓放入袋子。鬯,即盛弓的袋子,这里作动词。指用袋子盛。
清人
【题解】
这首诗是讽刺郑国驻扎在清邑的部队及其统帅高克的。郑国大夫高克好利而不顾其君,郑文公厌恶他。公元前660年12月,狄人入侵卫国,郑文公遂令高克率领清邑之兵驻扎在黄河北岸防御。过了很长时间,文公也不调军队回来。清邑之师滞留边境,无所事事,玩乐遨游,军纪败坏,终于溃散。高克奔逃陈国避难。郑国诗人因赋此诗。《左传·闵公二年》说:“郑人恶高克,使帅师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高克奔陈。郑人为之赋《清人》。”这就是关于《清人》篇最早的记载。
清人在彭[1],
驷介旁旁[2]。
二矛重英[3],
河上乎翱翔[4]。
【译文】
清邑军队驻彭城,
驷马披甲真威风。
两矛装饰重璎珞,
黄河边上似闲庭。
【注释】
[1]清人:清邑之人。这里指高克及其所率领的士兵。清邑,卫国邑名。彭:与下文“消”、“轴”皆地名,都在黄河边上。
[2]驷介:披甲的四匹马。介,甲。旁旁:同“彭彭”,马强壮有力貌。或以为行走、奔跑貌。
[3]二矛:插在车子两边的矛。重:重叠。英:矛上的缨饰。
[4]翱翔:闲散无事,驾着战车游逛。与下文的“逍遥”同。
清人在消,
驷介麃麃[5]。
二矛重乔[6],
河上乎逍遥。
【译文】
清邑军队驻在消,
驷马披甲威又骄。
两矛装饰野鸡毛,
黄河边上自逍遥。
【注释】
[5]麃麃(biāo):雄健威武貌。
[6]乔:矛上装饰的野鸡羽毛。
清人在轴,
驷介陶陶[7]。
左旋右抽[8],
中军作好[9]。
【译文】
清邑军队驻在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