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31

美丽贤淑的姑娘,
鸣钟击鼓让她乐起来。
【注释】
[12]芼(mào):采摘。
[13]乐之:使她快乐。
葛覃
【题解】
这是写已出嫁的女子准备回娘家探望父母的诗。在当时的社会,已婚女子回娘家探亲是件不容易的事,也是一件大事。所以她作了种种准备:采葛煮葛、织成粗细葛布、再做好衣服。征得公婆和师姆的同意,又洗衣、整理衣物,最后才高高兴兴地回去。古代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家看得非常重要,家有贤妻,家才兴旺。从诗中看出,这个女子是个能干而又孝顺的媳妇,家庭关系和谐。全诗充满了快乐的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毛诗序》说:“《葛覃》,后妃之本也。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于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认为此诗也是讲后妃之德的。方玉润《诗经原始》驳斥说:“《小序》以为‘后妃之本’,《集传》遂以为‘后妃所自作’,不知何所证据。以致驳之者云:‘后处深宫,安得见葛之延于谷中,以及此原野之间鸟鸣丛木景象乎?’”而认为“此亦采自民间,与《关雎》同为房中乐,前咏初昏,此赋归宁耳”。讲得很有道理。
葛之覃兮[1],
施于中谷[2],
维叶萋萋[3]。
黄鸟于飞[4],
集于灌木[5],
其鸣喈喈[6]。
【译文】
葛草长长壮蔓藤,
一直蔓延山谷中,
叶子碧绿又茂盛。
黄鸟翩翩在飞翔,
落在灌木树丛上,
鸣叫声声像歌唱。
【注释】
[1]葛:藤本植物,茎的纤维可织成葛布。覃:蔓延。
[2]施(yì):延及。中谷:即“谷中”。
[3]维:发语词。萋萋:茂盛的样子。
[4]黄鸟:黄雀,又称黄栗留,身体很小。于:语助词。
[5]集:聚集。
[6]喈喈:鸟鸣声。
葛之覃兮,
施于中谷,
维叶莫莫[7]。
是刈是濩[8],
为絺为绤[9],
服之无斁[10]。
【译文】
葛草长长壮蔓藤,
一直蔓延山谷中,
叶子浓密又茂盛。
收割回来煮一煮,
剥成细线织葛布,
穿上葛衣真舒服。
【注释】
[7]莫莫:茂密的样子。
[8]是:乃。刈(yì):割。濩(huò):煮。
[9]絺(chī):细葛布。绤(xì):粗葛布。
[10]服:穿。无斁(yì):不厌倦。
言告师氏[11],
言告言归[12]。
薄污我私[13],
薄浣我衣[14]。
害浣害否[15],
归宁父母[16]。
【译文】
回去告诉我师姆,
我要告假看父母。
先把内衣洗干净,
再洗外衣成楚楚。
洗与不洗整理好,
回家问候我父母。
【注释】
[11]言:连词,于是。一说发语词。师氏:保姆。一说女师。
[12]告:告假。归:回娘家。
[13]薄:句首助词。污:洗去污垢。私:内衣。
[14]浣(huàn):洗。衣:指外衣。
[15]害:何。
[16]归宁:出嫁女子回娘家探视父母。
卷耳
【题解】
这是一首妻子怀念远行丈夫的诗。全篇通过采卷耳妇女的种种想象,表达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她想象丈夫旅途劳累,人困马乏,忧思愁苦,以酒解忧。又想象马儿累倒,仆人累病,丈夫唏嘘长叹。想象的情节越丰富,表达的感情越深切,越具有感人的力量。此诗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人方玉润说:“下三章皆从对面着笔,历想其劳苦之状,强自宽而愈不能宽。末乃极意摹写,有急管繁弦之意。后世杜甫‘今夜鄜(fū)州月’一首,脱胎于此。”岂止杜甫,后世许多诗人的思念之作都承继了这一构思。《毛诗序》说此诗是讲“后妃之志”的,也属牵强附会。
采采卷耳[1],
不盈顷筐[2]。
嗟我怀人[3],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