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秀梅译注)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331

【注释】
[8]棘:酸枣树。
肃肃鸨行[9],
集于苞桑,
王事靡盬,
不能蓺稻粱,
父母何尝[10]?
悠悠苍天,
曷其有常[11]?
【译文】
野雁振翅沙沙响,
落在密密桑树上。
国王差事没个完,
不能种植稻稷粮,
岂不饿坏我爹娘?
悠悠苍天在上方,
何时日子能正常?
【注释】
[9]行(háng):原指“翅根”,引申为鸟翅。
[10]尝:吃。
[11]常:正常。
无衣
【题解】
根据高亨的说法,这是一首答谢赠衣的诗。他说:“有人赏赐或赠送作者一件衣服,作者作这首诗表示感谢。”《毛诗序》说:“《无衣》,美晋武公也。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这是说晋武公手下的大夫,向周釐王请命,请赐予武公诸侯穿的七章命服。仔细推敲,高说似更符合诗意。
岂曰无衣?
七兮[1]。
不如子之衣[2],
安且吉兮[3]。
【译文】
难道我没有衣服穿?
我有衣服六七件。
只是不如你送的衣服,
穿上舒适又美观。
【注释】
[1]七:七套衣服。此非实指,表示多套。
[2]子之衣:你赠送的衣服。
[3]安且吉:舒适而且好。
岂曰无衣?
六兮[4]。
不如子之衣,
安且燠兮[5]。
【译文】
难道我没有衣服穿?
我有衣服六七件。
只是不如你送的衣服,
穿上舒适又温暖。
【注释】
[4]六:即六套衣服。亦非实指。
[5]燠(yù):暖。
有杕之杜
【题解】
此诗有三解:一求贤。《毛诗序》说:“《有杕之杜》,刺晋武公也。武公寡特,兼其宗族,而不求贤以自辅焉。”朱熹《诗集传》说:“此人好贤而恐不足以致之。”《诗经原始》说:“自嗟无力致贤也。”二求食。或认为这是一首乞食者写的诗。三求爱。又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女子追求自己喜爱的男子。仔细阅读推敲,似为求贤之声。
有杕之杜[1],
生于道左[2]。
彼君子兮,
噬肯适我[3]?
中心好之[4],
曷饮食之[5]。
【译文】
有棵孤立棠梨树,
生长道路的左侧。
那位贤能的君子啊,
肯不肯来亲近我?
内心实在喜欢你,
何不一起饮酒吃饭同欢乐。
【注释】
[1]杕(dì):树木独立貌。杜:棠梨树。
[2]道左:道路左侧。
[3]噬:语助词。一说同“曷”,即何时。适:悦。
[4]中心:内心。
[5]曷:何不。或以为“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