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霸开始(校对)第6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7/807

  董小姐、王首富、刘蔷咚……他们都不是傻子!他们都看中了什么?或是分别看中了什么?
  ……
第0872章

  “想要明白在能源工业上,不,工业上我做这的优势,那得先明白我国工业的劣势是什么。”
  唐觉晓笑了:“现在差不多全国有识之士都知道了吧?第一个是利润低,整个工业体系就3个点的利润在中国,另一个是污染大,反正我是看不下去这工业污染的。我现在是忍着,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忍不住骂人了。”
  为了那3个点的利润,弄得到处都是污染……
  人们只注意到天上的雾霾,水里的和地里的甚至上不了新闻,哪怕是重生者,唐觉晓到现在也没想出破解之道。
  魏银沧却是神秘一笑:“唐总,如果我说我研究的方向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你信吗?”
  哟呵!
  唐觉晓表情略有些浮夸……
  原时空魏银沧在董小姐面前,那是被骂了只能苦笑,这会儿却在自己面前吹起来了,是不是觉得咱不强迫员工用自己照片做屏保,就比较好欺负?
  “你且说来。”
  “首先我说污染,空气、水、土地,就这三没错了吧?”说到了专业领域,魏银沧来劲了。
  刚好,这也是唐觉晓的专业领域!
  “还有噪音污染、光污染等等,甚至我觉得人们接触知识过多,有些人受到了信息污染。”唐觉晓好久没抬杠了,一时间来了兴趣。
  现场几人都是内心复杂,要不是知道这是盛唐老总,真想劝他下工地,看他挺能抬杠的……
  魏银沧说:“噪音污染也行!别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仔细说说。”
  “首先是大气污染,唐总,现实情况是怎么样的你我都知道,如果是在农村烧秸秆特别多的地方,冬天又没风,搞不好真的是烧秸秆造成的。如果是汽车、摩托车较多的地方,尾气还真的占了大头。而整个北方需要供暖的地方,暖气一开就雾霾,大问题就在暖气。这个共识,都有的吧?”
  唐觉晓眼睛立刻一亮!
  陈桐稍稍思索一下,也是心中惊呼,差点就站了起来!
  魏银沧说:“只要把电力技术研究好了,统一收购秸秆拿来燃烧发电,农村雾霾就没了,汽车、摩托车全换成电瓶车,很多城市的大气污染……砍半是往少里说。如果核电技术有进步,供暖也不会有大雾霾。甚至街上的车换成了电动车后,发动机噪音也会消失,噪音污染没了。”
  “妙啊!以前我都没想到这个方面,果然隔行如隔山,按你这么一说,确实是好方向。来,碰一个!”
  “能得到南桂之星的认同,我也非常高兴。”
  两人喝了杯小酒。
  陈桐也是异常高兴,但老干部总是保持着理智,问:“这不是光解决了大气?别的呢?我们都知道,哪怕是做电池,那都是高污染项目。”
  魏银沧笑道:“大气污染那是没办法,空气是会跑的,困不住空气。但水……我们是可以控制着让某条无人区的河内精准污染,甚至可以赔钱做排污处理。如果官府铁了心要做,大家可以齐心协力弄出一个一个高污染区域,但可以封锁大部分。现在的我们对一些事没有办法,但50年后的人就未必了。我们真要区域封锁,封锁两三百年很轻松。”
  日国种蘑菇的地方都能封锁,海边的核电站出问题都能封锁……当然封锁得也不怎么样……
  如果中国打算针对性封锁一些污染,那真的是可以的!
  唐觉晓由衷赞叹:“魏先生,你真是个天才!”
  魏银沧笑道:“这可不是我一个人能想到的,很多人都想到了,只是想到的人已经偷偷做了,我们是不会公开出来让人抢饭碗的。”
  “是的,认真说实话的全倒完了,现在这时代很复杂,分辨友军就要花很大功夫。”
  “而且这么干只是正面手段,但不一定只能用正面手段,我可以用歪门邪道。”
  唐觉晓又给对方满上了:“老魏啊老魏,大家都当你是一名骗补的汽车维修员,真是小瞧了你。歪门邪道……怎么搞?”
  “中国现在就是个大垃圾场,看得心痛。”
  唐觉晓深表认同,骂咧咧道:“有些人真的是为了赚那点钱,什么垃圾都往国内运,结果又处理不了。盛唐微博新闻小组还采访到了一些地方,有些人靠着翻洋垃圾、医疗垃圾里找东西……不过这都不算什么,我觉得中国工业现在就在帮欧美解决垃圾,哪怕是一条欧美品牌牛仔裤,生产它产生的最大污染环节,肯定在中国,这是全国范围的,甚至全行业范围的,尤其可恨!”
  魏银沧等唐觉晓骂完了,才诡异的笑了笑:“现在是中国这么干,唐总,你觉得如果电的最高端技术在中国手里……”
  唐觉晓和陈桐笑而不语……
  因为是汽车外行,早些年唐觉晓一直觉得电瓶车这个技能点,怕不是闲得蛋疼开玩笑?
  东西不好你别推广来骗补啊!
  但现在一想,这真的是能逆转未来的东西,中国工业体系一个大问题是污染,研究好了电,真的能解决。
  另一个问题利润低,比如芯片,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做一样的东西就侵权了,如果做不一样的东西,推广比研发更难,胡博士是正确的。
  如果电的技术发展起来了,能源研究的价值是高于芯片的!肯定更赚!
  唐觉晓总算琢磨明白董小姐为什么执着于银隆了,她的目的在电不在车,要真给她做成功了,成了中国能源女王,格力可能都不算什么。
  包括贾悦庭,唐觉晓开始明白为什么明知道他这人问题很大,但很多人依然盯着他……目的不一定在车,可能在电!
  唐觉晓忽然就明白了很多事,隐藏得够深的啊你们!
  陈桐说:“问题来了,银隆电池能量密度低,这就导致了电池更大,更重,这样运载损耗就大了,它没竞争力啊!总不能一直靠官府补贴吧?”
  魏银沧神秘一笑:“电池的确重一点,但比起石油能源,电它可能是无限的,就不说核电,哪怕是家家户户参与光伏发电,那也是个大数字,一点损耗可以忽视不计。另外损耗的确是成本,但我可能有另一个成本优势。你买特斯拉的电池,三年搞不好就有坏了的,你买我的,我特别认真给你做的能用30年。”
  唐觉晓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董小姐说她用特斯拉的电池3年就坏了,但银隆的30年可以不坏,10年内坏了免费换好的……
  “但问题是把东西卖给谁呢?什么东西30年不淘汰呢?这不和乐视会员一样坑吗?”唐觉晓问。
  魏银沧说:“卖给官府交通体系,做公交车。我能保证跑60公里电池的效率值,很多城市一条公交线路甚至不到这的一半。银隆电池充电快、寿命长、安全性能高……公交司机完全可以在到站的时候,把电源插上,人去喝点水,上个厕所,回来电已经满了。”
  唐觉晓看到了希望之光!
  燕京,度娘总部。
  “李总,我们的小蓝车已经准备完毕了!”
第0873章
更远更大的意义
  经过和魏银沧多次的交流,唐觉晓明白了各种新能源最简单的技术、战略层面的内容。
  虽说现在的电动车问题很大,远远不如烧油的车,但要知道烧油的车刚出来的时候,骑马的可能觉得这是沙雕……
  在汽车方面中国和欧美差距巨大,哪怕是有13亿的大市场,也很难让汽车产业进行反超,电动车这是属于“弯道超车”。
  那么问题来了,官府总提弯道超车……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
  说好的依法治国呢?
  其实……弯道超车具有一定危险性,但在汽车行业里弯道超车的成功者不是没有,日国汽车工业先例在前,让人心动了。
  二战后日国一片萧条,发展到了1960年,日国年汽车产量仅16万辆,远远低于欧美。
  这一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主要成员包括一郎、一拉克、科委忒、沙忒阿拉博和南美洲的委馁瑞拉等等,最初油价他们说的算。
  行业认定的石油危机有三次,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1978年一郎国内亲美的温和派领袖下台,以及1990年一拉克打爆科委忒。
  这三次都让石油进口国感觉到了担忧,各国感觉石油输出国国情好像不太稳,那就要减少油耗,用油少、同价位车子不容易坏、便宜的日国车开始大爆发。
  60年全国车产量仅16万的日国,1967年超越德国成为了第二汽车制造商,再过几年每年卖的车就能突破500万。
  美国大量家庭承受不住油价,买车就选小排量的日国车,先攻占了美国汽车市场。日国车后转攻欧洲,并且累积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后,转入研究高级市场,实行弯道超车成功。
  现在国内能源界、汽车行业的人看到了历史在重演……而且这尝试很有必要。
  中国超过2/3的石油靠进口,超过80%的石油用在汽车上,如果卖油的国家不卖了,或是战争爆发,中国的战略储备油肯定不如日国用得久,基数摆在那。
  所以中国一直在进口油,甚至是高价买油,不敢不买,生活中的所有商品都被油给绑定了,不买不行。
  美国经常打油多的国家,这是在强行把美金和油绑定,绑得很成功。
  所有东西的生产、运输、销售,其实都已经绑了美金,新能源看着是脱绑的方式,如果成功,这“弯道超车”胜利果实会远远大于日国的汽车工业。因为日国的汽车工业并没能摆脱石油。
  而且摆在眼前还有一个大好处,中国运输系统是一直在赔钱的,官府背锅,铁路、公交欠钱了直接从银行借,已经欠了不知道多少万亿了,那不妨多欠一点完成产业升级。
  电动车这一块欧美做不了,没钱赚,资本家怎么会投入呢?而且资本家贪财,出点新技术,石油大亨花钱就把专利买了。
  要换中国,投入根本不算事,石油大亨就算想买,国内出个补贴政策就行。
  要是能够成功,50岁的唐觉晓可能没有太多美金,但他也不需要太多美金了,因为人民币国际化肯定非常成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7/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