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霸开始(校对)第6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8/807

  短时间内和魏银沧的接触,再加上一些能源专家给唐觉晓科普,游说他高价入手银隆,他的知识水准已经达到了“能源民科”的平均水准!再加上“预知未来”,他现在是“战忽局专家级”了!
  盛唐金服对银隆的估值是35亿人民币,双方略有些分歧,但可以慢慢谈。
  既然是官府背锅,唐觉晓第一时间就拿自己的这套理念去忽悠官府,也就是羊城最高的那几个。
  唐觉晓一套“摆脱国外能源控制”、“买油就是帮美金”、“生产就是帮美金”、“学学日国弯道超车”、“我们前路更开阔”,把官府以前的计划给补全了……
  中国一直是理工科治国,所以舆论管理一直不太行,不过理科男有一个共同特点,可以被科学和逻辑说服。
  饭店的包厢里,几个人揉着太阳穴……
  “小唐啊,你什么时候研究的能源?”三号有点懵。
  唐觉晓说:“其实,因为互联网+的原因……我关注的范围是非常广的。”
  “你这点有些像美国的马斯克,人们总拿扎克伯格和你比,感觉太小瞧你了,得加上马斯克才行。”二号说。
  唐觉晓表面谦虚:“我还差得很远……”
  一号也在邀请人里,他等几人聊了一会儿,才说:“我对能源也有些研究,你的思路很有煽动力。如果30年内我们能摆脱国外石油,那就等于摆脱美金,这是划算的。我们能不能等到那一天都不一定,只能给后来人铺路……我国有世界五大电力集团之一的国家电力,有全球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如果可以慢慢摆脱石油,我国缺油不缺电,哪怕核电我们都能等一等。但不是说现在的技术短板很大吗?你既然敢入局,有完善想法?”
  唐觉晓重生后各种抄袭BATJ,其实要是可以的话,他最想要的是国电,只是这不可能……
  核电发展遇到了瓶颈,国家电力和神华就合并了,真正的高层一直都知道对手是谁。
  在中国的战争看着已经结束了,但它以别的方式存留了下来,在商品中,以及……人们的心中。
  唐觉晓说:“技术上的短板,我可以通过商业模式来解决。”
  “哦?你简单说一下?”一号问。
  “现在电动车普遍的三大问题,一个是充电慢,一个是设施要求高,第三个就是一般民众关心的续航能力。如果我不做私家车呢?技术没突破前我不做私家车,我做公共电动车。”
  “简单的说你这是坑官府不坑个人?”三号总结了一下。
  唐觉晓内心复杂,总结到位……
  唐觉晓说:“我准备入手银隆新能源,他们的电池技术充电快,设施要求低,就是续航能力不太行。但要是做城市公共电动车,那就绰绰有余了。哪怕是路线长的城市,可以设置中间站,用来换电池而不是充电。像燕京那样又大又堵得地方,电动车开得慢,用电损耗就变小,同电量跑得更远,还有优势……”
  妈的,堵车都能给说成优势?
  三人内心复杂,这得多厚颜无耻的人才能想出来这说辞……
  一号问:“有什么具体方案吗?”
  “2009年工信部不是开启了‘十城千辆计划’吗?要是官府多和我合作,把这利益让给我,我立马认真研究自动驾驶,等技术成熟了,到时候车祸都能慢慢没了。”
  十城千辆计划指的是每年至少发展10个城市新能源电动车,每个城市至少1000辆,主要就是公交车。
  唐觉晓为了拿到名额,连自动驾驶这种高难度的活儿都揽下了。
  “你要什么?”一号问。
  “补贴多一点。”
  等三人回到了他们聚会的地方。
  三号笑着说:“我以前还真以为他不喜欢钱呢!”
  二号笑道:“他的花边新闻也不少,毕竟是在好莱坞附近学习回来的人,身边很多娱乐圈朋友,见美色不动心……怎么可能?”
  两人刚说完,忽然想到了什么,慢慢收敛了笑容,一号一开始就没笑……
  “唐觉晓在给自己找污点……不,这不是污点,他在故意展露人性。”
  ……
第0874章
存人欲,多元化
  唐觉晓最后还是选择了补贴。
  宣传不贪财……不可取……
  欲望被许多道德先生认为是原罪,无论是贪财还是好色,或是贪吃、攀比,往往一些事情发生,就会被人们认为这人堕落了。但最近唐觉晓只要一想到日国宅族那种低消费理念,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以及一些宅女离家出走,找男网友养……
  这很可怕,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欲望,那真的只会退步,一个民族或是国家没有了欲望,那糟糕了。
  在道德方面对别人有要求的人,要求存天理、灭人欲的,往往不是什么好人。唐觉晓以前想着自己没什么欲望,但最近他感觉作为榜样,贪财挺不错的,只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行。
  要是学日国,宅男只求吃饱饭,太可怕了。
  日国宅女受不了家里压力,网上随便找个网友养自己……中国什么时候能到这一天……不是,这太可怕了……
  唐觉晓决定贪财,只要取之有道,赚到了钱了用到哪还不是他说的算?做好事积德也好,如果能形成一个做好事也赚钱的循环,那就更好了。
  包括攀比消费、透支消费、舔狗消费,他可以一定程度接受。
  只是,中国式的田园女权,在发达国家的女权眼里,那也是极其恶心的,欧美女权组织都在骂“中式女权”。
  不知道时代是怎么了,深情的人被称为舔狗。
  有些舔狗感情失败了,就找人倾诉,后来发现原来只是角色不同,大家的故事惊人的相似,于是得出了“舔狗注定一无所有”的结论。
  或许,对错的人深情才是最大的错误吧,对的人那都是互舔的。
  盛唐羊城总部“头脑风暴”会议室。
  刘欢说:“我和人仔细的研究了银隆新能源,这怎么说呢,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原先老大你说的在绿城公交线用银隆技术,司机到站了把电源插上,上个厕所回来电就满了,这我觉得可行。在燕京公交线中间设置换电池的站点……感觉不行。”
  刘欢当初一个送外卖的骑手小妹,最初规模小的时候她真的得亲自上阵,到现在,她已经是跺跺脚,中国许多行业都要震一震的大人物了。
  管送外卖的是她,管送人的还是她,自己踩车也是她,盛唐地图也是她,现在升级到做电池、做公交车……
  目前刘欢的资产估值,甚至比冯娇更高。只是,也没有人敢小瞧冯娇,资本的变数太大。
  唐觉晓说:“隔行如隔山,我们就是一群写代码的,忽然进入能源领域,小心无大错。贸然的高估值银隆,然后一步步注资把原团队赶走,不说我们做不做得好新能源……万一看着是我们咄咄逼人,把原团队赶走了,实际上却是把烂摊子甩给了我们,原团队套现跑路……怎么也得防一手。”
  陈桐也说:“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给别人生路,就是给自己生路。都说唐总你大胆冒进,但我恰恰感觉相反。只论谨慎,也就杰克马、许佳音能和你比了吧。”
  这倒是新观点,不过在座众人稍稍一想,唐觉晓长大后确实没做过什么真正有高风险的事,小时候是擅长跑路……
  唐觉晓说:“我最近琢磨着新能源、新能源车子这两个市场。现在市场不规范,但只要官府补贴下来,让这两块大规模的扩大,形成规模了,成本就会下来,就会有统一的标准。相信到最后就和手机一样,有超高价超高性能的苹果,也有性价比高、价格低的小米。又或是车,有超高性能的超跑,也有五菱宏光。这会是一个多元化市场。”
  刘欢笑了:“老大你语气中对五菱宏光好像不是很肯定啊,你忘记了靠着它惊人的载人能力,我们办成了多少大事?”
  “这……”
  唐觉晓内心复杂。
  陈桐说:“那么战略定下来了,就是先入银隆,造公交车,反正现在官府补贴是按照车长来补,造公交有好处。将来再买别的,补各方面短板,争取每个环节我们都要有。同时我们自己也加大研发比例,争取方方面面领先国内同行。”
  唐觉晓悠悠的说了句:“只把目光放在国内,怕是不够啊……”
  如果说把电池技术和车子一起考虑,那就三个问题。
  第一,充电慢。其实有很多充电快的黑科技,就是快了可能危险,不然就能量密度问题,但这迟早可以解决。
  第二是设施。按官府的《2025中国制造》计划,2020年公交车基本换电动了,2025能把货车换很多,甚至2025电动车性价比不弱于汽油车。按这个思路,未来肯定全是加电站,甚至可能不仅仅是给车子加电。
  第三是能量密度。能量密度高,那就说明跑得远,以及把电池减少的重量换成防护的东西,纸糊的电动车就能刚起来。
  但这难不难呢?以目前的目标来说,不算太难,电的方面不考虑核电,那是有很轻松的研究方向的。
  早些年电池的研究方向是“磷酸铁锂电池”,按照车长来给补贴,从未见过如此智障的补贴方式,那不是鼓励人们造公交……没错,官府就是在鼓励造公交。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想人办事,不给钱怎么行?
  银隆技术优势“30年不坏”,这是很有搞头的,只是董小姐没想到银隆技术突破那么难。
  不过,要是去看了银隆的账本,估计就不怎么信得过他们了,制度是很重要的,很多企业的企业病不是别的,就是简简单单的“人治大于法治”。
  官府已经送钱给搞新能源的了,接下来就要从能量密度考虑,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是有的,在各种数码产品里。只要把镍钴锰三元材料加进电池里,能量密度就能上去。只是技术还不够,高温、低温、撞击等等都要考虑。
  眼下是国内新能源各种对决,互相爆黑幕,但只是能源研究,国外也是在进行的,很多人只顾着窝里斗了。
  且不提欧美列强,单说日韩……
  早期日国丰田和松下联手,在新能源这一块很猛,中国官府补贴政策一出,强行把他们挤到边缘。不过日国企业并不死心,后来索尼、任天堂……叫得出名字的基本都要联手了。
  韩国三大电池生产商LG化学、三星SDI和SK,这也不是省油的灯。
  好在电池专利没芯片专利那么坑,稍稍防着别人就行,现在大家技术是差不多的,不像一些老产业中国落后太多年导致怎么都追不上。
  叶欣忽然开口:“南孚电池已经不是国货了对不对?”
  唐觉晓叹道:“敌在营中例子太多,还有就是一些人太短视,能源相关怎么能卖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8/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