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霸开始(校对)第6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6/807

  目前是联络一些村落、农户、养殖基地、种植基地,让他们接受盛唐的数字化管理,大家合作。以及专门做数字化的,跟人往甘酥跑,做光伏发电+治沙+特种种植的数字化助手。
  但既然唐觉晓人在羊城,没到处跑,李德教授就又拿出了一套东西。
  看着面前的李德,唐觉晓内心复杂……
  “李先生,我就想早点下班回家,你得体谅我。”
  “唐先生,馒头换金矿。”
  “说说。”
  “唐先生对人口密度有了解吗?”
  人口密度这问题,延伸就是资源人均占有率。
  同样的田地,同样的气候条件,同样的政策,不打仗,人头脑和勤快程度差不多,那么人少的地方通常人均更富裕。
  只是钱还好说,如果谈到粮食……
  国人的各种人均资源,基本都是世界倒数的。很多人对此很绝望,但是……科学家不这么认为。
  唐觉晓对人口密度是很有体会的,中国人口密度前10的城市,一半在南粤这边,他都选择跑南粤工作。人,真的非常多。
  世界平均每1平方公里,中国144人,美国36人,这对比很直观,想要国人在农业资源上有美国那么多,现在不可能。
  日国347人,压力更大。
  世界第二农业出口国荷兰……是多少?
  515,远远大于中国比例。
  难道他们的土地、气候非常好?不,恰恰相反,糟糕至极。
  基本每个大点的国家都需要进口和出口农产品,美国差不多持平,每年差不多都是1600亿美金。中国进口1600亿美金,出口700亿左右,逆差900亿,巨坑。
  出口猛的是荷兰人,虽然荷兰人爱享受,进口多,但出口总值超过900亿美金,远远吊打进口……
  而且荷兰土地面积仅为美国1/270,人口密度是美国14倍!
  听了李德教授的大致介绍,唐觉晓懵了:“荷兰这么雕?”
  李德笑道:“唐先生,请看这些资料。”
  荷兰威斯兰德几乎可以说是“温室之都”,每一间屋子都被温室包围。就是这种温室,保证了荷兰成为全球最大的土豆、洋葱出口国,第二大蔬菜出口国。要知道,荷兰不但地少人密,它距离北极圈就1600公里,自然农业环境恶劣。但如果科技够猛,人造的种植条件,荷兰是世界第一的。
  不仅仅是种植,养殖的也猛……
  李德给的这个资料,一套高科技设备里有15万枚正在孵化的鸡蛋,到时候生出来养大,再人道杀鸡……荷兰农业学家依然在想办法提升它的效率。
  光是能种、能养还不算什么,“能卖”才厉害,德国很多类似Greenpack的公司,精准的加工、发放,一套运输体系帮他们卖。
  不仅仅是模式上的,还有科学上的。
  比如荷兰在研究用光生产微藻,这是蛋白质来源……
  陆地蛋白的最根本来源是草,不管养什么,都得先有草,而海洋生态体系里就不能靠这个了,靠的是微藻,荷兰研究的重点目前就是这个。
  甚至现在国内烦恼的碳排放过度……
  荷兰人已经很成熟的研究出“烧天然气”,再“把产生的二氧化碳捕捉来做光合作用”。
  唐觉晓震惊了:“飞翔的荷兰人!”
  “是的。”李德笑道,“农业科研人员和企业家联手,这会是一个趋势,但怎么联手路子还不清楚。”
  有什么不清楚的,这不是谁都知道的吗?你现在算是盛唐的人,不知道这个太过分了啊……
  ……
第0900章
红与黑
  李德加入盛唐,成为盛唐农业研究方向首席科学家。盛唐最近一连串的农业研究项目,皆出于李德之手,他一下就成为了同行羡慕的对象。
  李德并没有飘,学农业的人能够持续数十年在地里,每天晒十个小时,他们的心理素质远超别人想象。
  盛唐的软件科学暂时进入了瓶颈,硬件工业……银隆也还在建设,所以现在大伙发力一下,看能不能从农业方面突破。
  集团的发力是各部门联手的,别看现在搞农业好像短期内没搞头,但要是按20年看……
  只要盛唐建立起荷兰体系农业系统,荷兰人口也仅仅是1700万,羊城常驻人口2000万。荷兰土地面积4万平方公里,南粤土地面积17.97万平方公里。哪怕南粤有一个竞争者企鹅,将来盛唐主导开发南桂新农业,南桂土地面积23.67万,比南粤更多。俩加起来等于10个荷兰。
  从自然环境上看,荷兰距离北极圈1600公里,而两广……
  “冬至”的时候,两广人可能认为这是“夏至”。
  环境的优势让两广做农业,一开始就比荷兰“容错率”高,两广一开始是不需要做室内的,室外就有足够好的条件。一步步的把生产线往室内转移,成本可以控制。
  亚马逊那套十几、二十年才能回本,盛唐也可以在农业这么干,用这方面打爆国内竞争者。
  按非洲那人口增长速度,他们还能不吃饭?出口也不愁。
  甚至盛唐可能组建医护团队过去,这确实也是做好事。
  这些年中国卖出的很多看着不能卖的东西,一些人用“不仅卖了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还要卖属于子孙的”来攻击官府,这原因……不好明白说出来。
  唐觉晓本来已经停滞的思维模式,最近重新向前推进,他看到了很神奇的未来世界……
  早早的唐觉晓就起床了,到厨房里做了早餐,又回屋亲了一下傅梦瑶,开开心心的出门。
  傅梦瑶过半小时才起床,喝着牛奶,她迷迷糊糊的:“怎么感觉老唐最近心情变好了很多?动力也变强了?难道是要当爹了,所以愉快?”
  枕边人果然很敏感,唐觉晓最近还真的心情愉快了!
  首先是喜当爹,女性从女孩变成女人只需要一晚上,男性……很多人是准备当爸爸的时候慢慢的、真正的成熟起来的。
  现在唐觉晓想的是,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怎么样才能成为自己孩子的骄傲等等。
  先是私人事情让他愉快,然后才是国家大事,虽然这样有些掉情怀,但世界上哪里有圣人呢?
  以往总觉得被欧美在产业上勒着脖子,处处都受制于人,既想给欧美打工,又不想给欧美打工,实在憋屈……
  但最近……
  卖出去的东西,其实可以买回来,专利保护的问题,也有年限。
  今天是盛唐“头脑风暴”的日子,主角是最新加入盛唐战略部的中科院李德。
  唐觉晓已经提前了一小时到公司,结果李德比他早到了。
  打了声招呼后,两人低头继续看资料。
  战略部的人陆陆续续来到,除了刘欢、叶欣这对姐妹现在在美国不能来,人员很齐,因为这可能是盛唐……甚至“中国”接下来的研究核心。
  时间到点,唐觉晓说:“这一期的头脑风暴由李德李先生主导,李先生,请。”
  李德说:“中国是农业大国,但并非是农业强国,这一点70后的人估计会很有感觉,80后以及之后,因为不需要面对粮食危机,他们是没这个感觉的。现实情况就是我国农业整体很弱,每年出口总价值700亿美金的东西,进口1600亿,逆差900亿美金。”
  农业部上层的人,越往上越焦虑。
  不仅仅是转基因研究者被编故事黑了,包括出口那700亿的部分也被黑了,黑点是“东西要是没问题,为什么要卖出国给别人喂动物,自己吃不行吗”,或是“你们居然把给国外动物吃的东西给我们人吃了这么多年”。
  一时之间,竟不知从哪解释……
  “逆差900亿美金,确实恐怖,等于把大半个盛唐逆差出去了。”唐觉晓皱眉。
  李德说:“是的,所以我们整个农业体系主要研究的两个问题,第一是怎么养活13亿人,第二就是挣钱。”
  陈桐一愣:“农业还能挣钱?不说农民,农业部不是年年血亏?”
  李德说:“现在是整体工业做代工,赚血汗钱,然后补贴农业。但只要是个会算账的人,就知道这生意不可能永远做下去。为了脱绑,各方面协调合作发展,我们做农业的也有心得。所以今天,我想教在座的各位赚钱,不是现在赚钱,而是20年后怎么赚钱。”
  所有人想笑又忍住了,因为李德说的可能是真的。
  张逸鸣问:“农业真的有钱赚?”
  “有的,现在每年净亏损900亿美金,谁把这窟窿填上了,那不就是赚了900亿美金?这还是每年。荷兰弹丸之地,农粮出口都能超过900亿美金,两广加起来10个荷兰的土地,为什么做不到?可以的,只是需要时间,以及对我们足够信任。”
  张逸鸣问:“足够信任是多少?”
  “不造谣就够了。”
  陈桐问:“传统农业真的不行吗?”
  “不说亏钱的事,地下水水位下降是灾难性的,因为这事不可逆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6/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