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霸开始(校对)第7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6/807

  他是南派传销的研究者,研究的是沟通的艺术。当然,北派的格斗技巧他也练。
  做传销,讲究的就是文武两开花,既要口才了得能说服别人,又要预防说服不了能打服。
  卡耐基是心理学大师,卡耐基最火的时候,不管是知名政客,还是商人大亨,或是各种学者,都千里迢迢的跑去听他演讲。
  卡耐基认为人们逐渐长大之后,就会特别的关心两个问题,一个是健康,另一个是沟通。健康不必解释,沟通……首先是和长辈的沟通,因为长辈注定会越来越不理解世界,自然就不理解主导世界的年轻人。然后是和伴侣的沟通,和孩子的沟通,和领导的,和下属的,和客户的……
  卡耐基发明了一种演讲术、推销术、人际关系以及实用心理学结合的东西,非常NB,可以简称为“南派传销”。当然,卡大师估计没想过自己的学问会被这么应用。
  传销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成型于战后的日国,发展在后来的中国。国外是没有“直销”这个概念的,只有传销。
  各种做保健品的基本只要一开口,唐觉晓就知道他们要做什么了,因为“反南派逻辑”会自动上线。
  但偏偏那本吹日本农协的书,他琢磨了很久,没能从字面上找到问题。
  听唐觉晓提起日国农协,几人都是皱眉……
  “我要是解释的话,唐先生你可能觉得我阴谋论了。”
  唐觉晓笑了:“我喜欢阴谋论,只要不是阴谋我们。”
  对面几人笑了。
  “首先日国的小农经济是美国推行的土改,这是个失败的作品。二战后美国将军麦克阿瑟强行把全日国土地收回,然后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卖给了420万农户,实行了土地改革。”
  唐觉晓琢磨了一会儿:“这还能是阴谋论?”
  “但问题是,美国自己怎么没搞这种改革?”
  这么一想……
  “确实有问题,小农经济对阵美国农业模式,天然就处于下位。”
  中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其实不低,至少65%了,哪怕是一些人均耕地很少的地区,也发展出了合作模式。比如有人买了农机,给人收费种地、收费收割。
  中国三农里的农村问题迟早会消失,因为农村会基本消失。农业问题,在科技继续进步之后也会消失。农民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分地给了农户后,农户果然欢天喜地,但一开始没人会想到,农业的利润比起工业,竟差了那么大。慢慢的人们心态失衡了,日国农民开始不热衷于种地了,年轻人大量跑到城市。1960年日国农粮自给率79%,1990年就不到40%了。1999年日国出台了农村、农业、食料的基本法,想刺激农业5年增长5个点的自给率,5年后1个点也没长。不仅仅是自给率,GDP1946年还有30%,2002年就不到1%了。农业从业人口从1400万掉到了280万,其中把农业当成副业的占70%,年龄超过65岁的占60%。日国学者戏称这为三襁农业:农村只剩老爷爷、老奶奶和小孩子了。”
  唐觉晓内心复杂……
  他上下打量这人……
  “你真不是在疯狂暗示?”
  “没有。日国和我国农业最大的差距,就是有农协。这看着是保护农业,实际上投放到农业的钱全在农协身上。农协通过控制种子、化肥、农药的价格,把所有的钱都赚去了。而且他们非常残忍,通过提高关税,别国想卖农产品进去,也会被逼到同样价位,比如魔芋关税990%,那就很难赚钱。要说日国农业政策好,他们哪怕是种地的,舍得吃农产品吗?为什么种菜的吃菜量都达不到饮食推荐标准?要说他们全民都有保持身材可以长寿这个觉悟……至少我是不信的。哪怕真的可以长寿,我也要吃。”说话这人有点胖。
  唐觉晓想起了德艺双馨苍井空,她发过一个图,日国一片西瓜折合人民币38元,说5元在中国能吃一个西瓜真是太爽了,跟海天盛筵似的。
  唐觉晓说:“美国的农民是资本家,日国的农民是无产阶级。”
  另一人说:“而且日国的农协拥有巨量的选票,是选票最多的组织,很多财团靠着他们扎根某片区域。农民无法脱离农协控制,其中水有多深,连我们都是看不清的。”
  又一人说:“我们亚洲这一块,除了中国和菲国没搞农协,基本都搞了,包括台湾省都搞了,那真不是字面上那么好。有年台湾省香蕉收购价1台币一公斤,卖市场六七十,被农协控制的农民真的很惨的。”
  “日国真的没有表面上那么好,每年好几万老人在老家孤独的死去,很久后才有人知道。”
  美国在日国做土改,然后一群亚洲国家、地区全做了,战争平息后各国婴儿潮,然后人口进入高危状态,小农经济弊端出现……
  美国的农民属于资本家,有钱有粮随便生,城市里阶级固化了,就不生。
  几十年过去后……
  “我一个淳朴青年,被你们整得产生了阴谋论了。”
  “我们只是和你说了一些历史事件和数据,怎么想是唐先生你自己的推断。”
  唐觉晓更加坚定了把农业工业化的决心。不,应该说是很多农业工作者的决心,而唐觉晓会以数字化助手的身份加入阵营。
  就算有什么阴谋论,中国可以用体制强行推动变革,谁是最后胜利者,这可说不定。
  “我就想简单的问一下,在环渤海地区做水培卖给日、韩,能成吗?”
  ……
第0912章
再远不过一生
  环渤海做水培,种菜种水果卖日韩,盛唐互联网+农业下一步目标。
  全球经济是一个共同体,全球的发展也是。
  中国国内现在各种问题,当人民币全球化得以实施的时候,就可以像美国那样对全球进行收割,把问题转移给别人,但还很遥远。
  要说现在唐觉晓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在非洲所有国家宣传“劳有所得、多劳多得”的思想,紧接着推行小农经济。
  连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都认可,这么干是最符合现在非洲各国情况的,唐觉晓这想法甚至能拯救非洲。
  但这是他外在形象说的话,内心里那个小男孩……现在是青年了,在想什么就复杂多了。
  未来任何阴谋都藏不住,所以用阳谋才是王道。
  阳谋最核心的理念就是:你已经知道了我在想什么,但你拿我没有任何办法,你甚至得感谢我。
  简单说,日国是发达国家,拿得出手的世界级公司一堆,你们国人还能不吃东西?韩国三星是牛,哪怕国人不买三星手机,三星每年也能从中国赚取大量钱财,你们这么牛了,能不吃东西?
  哪怕是胖胖胖,许多人觉得胖胖胖穷,其实这是误解,胖胖胖人均矿产资源是韩国10倍……你们还能不吃东西?真以为谁都可以通过节衣缩食变胖?
  唐觉晓紧接着要认真研究农业了,无论是技术上的,还是经济模式上的。
  现在阶段中国工业不够发达,所以可以牺牲很多来做工业,而后期尖端技术和发达国家差不多的时候,就得靠农业上阵。荷兰模式需要500万农业研究者、3000万辅助,30年后或许真有这么多。
  到时候中国三农问题会彻底得到解决,种地的人减少,要么成为了工人,要么进入服务行业,而还在坚持的说明自身做得不错,可以过田园牧歌的生活。
  战略第一阶段,做水培卖给韩国、日国,甚至是胖胖胖。日、韩的农协虽然双向压榨了农民、消费者,但还真的能够一定程度保护自身农业,不过……日国自己的学者都嘲讽“农协快把农业保护没了”,可想而知最终是护不住的。
  中国需要日、韩的美金,以及胖胖胖的矿。
  战略第二阶段,目标是卖给无流国的石油大户。石油大户的王室天天全球炫富,民众又穷又饿……简单思考,他们的王室一定很怕百姓没饭吃。
  中国需要他们的油。
  战略第三阶段,目标是非洲国家。就非洲那个生育率和教育普及程度,以后一定有三四十亿人。
  非洲有什么,中国就要什么。
  甚至亚洲这一圈……他们难道不想吃饱吃好?
  现在起,盛唐开始把农业研究者当士兵看待,商战也是战,农贸是最稳的经济活动。各种战术打起来都很难,暴兵流是最简单、最无解的,农业爆产同理。只要世界人口危机还存在,这几十年就是中国崛起的时候。
  听唐觉晓提起环渤海经济圈,对面眉头一皱……
  “唐先生是盯上了日、韩、胖?”
  “是的,以及……你们不觉得北方工业就这么荒废,太可惜了吗?如果我过去做事,不管哪级的官府肯定都乐疯了吧?”
  官府来人都是心中一震……
  唐觉晓和很多做互联网工作的老总不同的地方是,他谈钱。他自己是不怎么爱钱,没有天天开超跑兜风,没什么特殊的爱好,甚至不会去参加什么海天盛筵,但他和人谈事情的时候从来不谈情义,不谈兄弟,不讲情怀,只谈钱。
  谁不想要钱呢?只要想发财,心中的弱点就被南派研究者唐觉晓抓住了。
  环渤海经济区是中国北方经济的黄金海岸,是中国对外发展部署的重中之重。
  环渤海经济区的范围人们认定有两种,一种是3+2,三省二市,一种5+2,五省二市。盛唐野心暂时小一点,暂时先考虑3+2。
  2指的是燕京、津门两大直辖市,3指的是河贝、鳝冻、辽凝三省。
  中国原有三大经济圈,分别是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2004年一名搞城市发展和经济学研究的学者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理论,算上这个就是四大经济圈。
  盛唐现在主要在珠三角经济圈活动,这几年最火热的就是这里,但唐觉晓野心可不仅仅如此……
  环渤海经济圈是一个很复杂的经济圈,它由京津翼、鳝冻半岛圈、辽凝半岛圈组成。
  其中,鳝冻半岛圈又由黄河三角洲高效经济区,以及鳝冻半岛蓝色经济区等组成。
  黄渤海经济圈的经济结构,非常复杂……
  曾经这经济圈有多猛?当年有一个段子,全球钢铁产量排名,第一名是中国(不包括河贝),第二名是河贝(不包括糖山),第三名是糖山(不包括瞒报)。
  整合环渤海经济圈牛的可不仅仅是钢铁,这里是全国第一大的石化、黄金、电解铝、橡胶、造纸、机床、舰船、耐火材料等数百种工业品的产地。就实力而言,这相当于德国+北欧+俄罗斯。
  污染大很正常,GDP挂帅的话,搞环保的就歇菜了。而且,搞环保的未必就都是好人,坏人是很多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6/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