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霸开始(校对)第7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7/807

  这年代钱是第一位的,官府需要钱,百姓需要钱,钱大于一切。
  简单举例。
  在水利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国慢慢的基本就没太严重的水患了。拿黄河举例,治理黄河在清朝是三大重点要务,重要性等同于解决三藩。
  新中国初期,黄河几乎年年泛滥,包括燕京也是受灾区。那会儿要说什么北方缺水、南水北调,会被当成疯子。
  现在黄河入海就一条小溪,是治水人的情怀起效了吗?不,是钱的作用。
  拦截发电是钱,拦截卖给工业、农业用也是钱。要不是最高官府对地方有一定控制力,黄河根本出不了清海。
  所以当年有一句话:GDP猛于洪水。
  周总理新中国后20年一直关心的两件事,一件是飞天,一件是水利。飞天一直在做,水利在人民币战术下也是轻轻松松。
  以前唐觉晓看那些公知的言论,支持“停等民”一说。现在想想,要等到什么时候?不如精准扶贫,带民快进。他嫌发展不够快,现在每晚一年就要错过一年。
  以及以前相信“印钞机一开,所有人的钱都在贬值”的说法,唐觉晓思考怎么对付印钞机,让自己的钱保值,但是……如果这钱印的方向好,他就会支持。
  以前感觉中国接受美金来发展,然后造东西卖出去,这怎么看都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吧?而且污染巨大……忍不住就想喷。
  但现在产业发展起来了,环渤海经济圈崩盘,北方工业硬着陆,各种产能过剩……
  只要能说动官府背锅,改动一下政策,比如租地盖钢化玻璃大棚种菜,这算工业用地还是农业用地?把这些改成有利政策就行,而且按趋势来看,是一定行,就是看怎么行的问题。
  这些不但能解决去产能、去杠杆问题,还能治理污染,以及……水培农业是可持续发展项目,只要做得够猛,未来想要什么要什么,中国崛起可能都只是小目标。
  盛唐系战略侧重可能要重返环渤海地区了,这次不是“软工业”,而是把农业给工业化,勉强能算硬工业吧,毕竟是各种科技深度结合……
  燕京、津门、糖山、秦煌岛、大莲、嫣苔、葳海、清岛、苳营、宝定、石嘉庄、济楠、沈扬,哪里给好处大去哪里,趋势是最后全去。
  傍晚,冯娇打电话给唐觉晓。
  “你真是……疯狂。”
  “人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我会陪在你身边,你左右。”
  “我的梦可能很遥远。”
  “再远不过一生。”
  ……
第0913章
桃花源
  唐觉晓的梦的确很远。
  自古以来华夏都是世界霸主,只是某些时代,读书人太坏了,把个人利益、家族利益凌驾于民族利益之上,才导致的民族崩溃,甚至出现某些朝代的至暗时刻。
  现在的世界是欧美的,换而言之就是白人的。
  按肤色来判断智商、综合素质,黄种人是略优于白人,凌驾于黑人之上的。所以白人会各方面的打击黄种人,建立一种黄种人落后逻辑。
  唐觉晓研究了一通他们的逻辑,发现也不过如此……
  他以最大的恶意思考这套逻辑,找出其中谬误。
  首先,中国不如欧美富裕……很正确,无争议,不可能一开头就错了。
  其次,中国不如欧美,这是制度造成的……错误,现在中国落后是因为新中国成立时间太短。
  第三,为什么中国制度如此糟糕,文明不行……错的离谱。
  第四,欧美商业文明是海洋文明,中国是农耕文明,中国文明天生不如人……研究水培的表示不服,未来不知如何,现阶段是水培农耕胜出。如果认为水培是海洋文明,搁置争议。
  第五,我们文明不如人,根本原因是人种不如人……错误。
  当察觉到有人试图建立这个逻辑来打击中国的时候,唐觉晓就会变成民族主义者,甚至是种族主义者。
  唐觉晓认为,中国首先是文明国家,其次才是民族国家。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已经消失了,但中华文明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说明中华文明很优秀。
  中国人都很爱国,把祖国比喻为母亲,这是别国所没有的。所以在国人遭受践踏的时候,总会有人化身盖世英雄,拯救中华。这些人本身的实力,以及众志成城的信念联合在了一起,那就是必胜的。这就是数千年文明延续的根本原因。文明是有生命的,而现在的中华文明还在青壮期。
  理、智的爱国,没什么不好。
  欧美那套是想从文明本质上对中国打击,清朝时他们就是这一套把当时的国人忽悠瘸了,不过现在互联网开放了,很多人意识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甚至是反过来。
  慢慢的人们会发现,二战后能从发展中国家变成发达国家的,都是中华文明圈的。
  欧美不仅仅是想从自信心上打击中国人,甚至还从实际角度打击。
  只是一个简单的转基因食物问题,欧美每年靠这个从非洲、中东能赚一两个阿里。阿里对中国的作用,很多人都感觉得出来,每年一两个阿里什么概念?
  欧美看着好像很多个国家,总人口还没中国人多,他们每年人均获利是极大的。
  欧美之所以轻松愉快,绝非什么制度问题,也不是自由,而是资源。自身人均的资源,以及通过战争、贸易获得的资源。而这,恰好是中国薄弱的部分。
  1994到2004胖胖胖大饥荒,这本该是全亚洲范围的大饥荒,但中、日、韩都靠着经济手段解决了问题。日、韩方面舆论一直很稳,倒是中国被欧美故意释放的那套逻辑攻陷了。
  先是张启发,再到卢大儒,最后居然连大德鲁伊都沦陷了……
  理由还挺充分,有人找到了证据,发觉自己从没吃过杂交水稻,甚至很多人都没吃过,以及这是中国大量出口内容,继而推导出“杂交水稻根本就不是好东西,国人自己都不吃,农业研究者没一个好人”。
  螳螂一直在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布局很完美,但他们可能没意识到黄雀一直在等着。
  从生物科学解释太复杂,从经济学、逻辑学解释就简单得多,既然人们意识到了“只要杂交水稻种得足够多,国人就可以不吃”,那么是不是可以推理出“只要转基因种植得足够多,国人就可以不吃”?
  很多农业研究者一直很焦虑,但他们焦虑的情况,在唐觉晓这里……并不是什么问题。
  各种方面,其实官府都有妥善的考虑,包括最好的种子,也在官府手里。
  有时候想骂官府,纯粹是因为官府连自己的科学家都保护不住,但一想到某个部门都有敌特分子,又明白了为什么……
  时间是不等人的,当明白了接下来该怎么办的时候,唐觉晓就会全力以赴。
  看到唐觉晓没日没夜的写东西,傅梦瑶有些心疼,给他做饭多加了一个鸡腿……
  唐觉晓写的那些,有些她看得懂,有些看不懂,就忍不住问:“老唐,局势已经恶劣到需要你这个级别的人这么拼了?”
  “也不是拼,而是我一直以来都有两个梦想,一个是改善国人的体质,另一个是升华国人的智慧……你觉得我很拼,开始累了,其实我可能是兴奋起来了。”
  做餐饮是想要改善国人体质,做教育是为了开启民智,这其实才是唐觉晓的目的。必须整体都很强,他才可能更强,国强则人强。
  不说体质问题,哪怕是智慧问题……
  现在官府教育部门为了把锅卸掉,压力交给父母,开始慢慢的搞快乐教育了,这就很反智。
  学习减负,考试加分,可能吗?
  学校到点不下课,立马就有家长举报,举报的都是什么人?通常是权贵家长。
  这些人想让孩子们早放学,目的当然不是让孩子们轻松,而是放学后他们会请金牌教师指点自己孩子,甚至是自己教,教会自己孩子如何保持处于阶级上端。
  现在大多数家长已经被这一套洗脑成功了,学校管得严一些,就闹上学校,自己对孩子放任,觉得欧美的“快乐教育”很棒……
  这是一种倒退。
  看着唐觉晓写的水培农业的研究,傅梦瑶问:“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呢?”
  “你觉得欧美怎么样?”
  “就那样吧。”
  “小时候你觉得欧美怎么样?”
  “很好……吧?那时候哪怕是一个牌子,名字起得类似欧美,就很赚钱,我还参加过美特斯邦威的商演。”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出国后,反而更爱国了?”
  傅梦瑶一愣:“还真是。”
  唐觉晓笑道:“就不拿美国举例,我就单说英国。很多人觉得英国人自由,哪怕是流浪汉也有尊严,没人会践踏他们,欺负他们……这……他们的流浪汉在面对富豪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体面吗?英国流浪汉问题,英国官府思考的居然不是怎么精准扶贫,而是把街上的椅子做得更好,让流浪汉睡得更舒服……”
  傅梦瑶内心复杂……
  唐觉晓说:“官府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但不可让下层的人看不到向上的希望。现在有人阻止我们获利,我就在考虑打破封锁。对外的对比是,哪怕同样是流浪汉,中国的流浪汉也要比国外的有尊严。对内的对比是,哪怕是流浪汉,我也想办法为他留着一条改变命运的路。”
  唐觉晓的梦想,傅梦瑶也看到了,他,以及和他同样思想的人,在想办法建立一个桃花源。
  和国外对比,唐觉晓的目标是想办法各阶级更强,而在国内,任何人都应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不是说成王首富、许首富,能有办法比之前的自己强就行。
  这就需要大量的资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7/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