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1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1806

[47]《全后汉文》卷二四,第2、4、6—8、9叶;卷二五,第2、4及以下各叶,第6—7叶。
[48]《论衡》一《逢遇》,第1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30页以下);《累害》,第9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37页以下);《命禄》,第18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44页以下);《气寿》,第26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313页以下)。《论衡》二《幸偶》,第35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51页以下);《命义》,第41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36页以下)。
[49]《论衡》二《吉验》,第77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73页以下)。
[50]《论衡》四《书虚》,第157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240页以下);《变虚》,第191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152页以下);《论衡》五《异虚》,第203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161页以下);《感虚》,第216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171页以下);《论衡》六《福虚》,第253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56页以下);《祸虚》,第264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64页以下);《龙虚》,第274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351页以下);《雷虚》,第286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285页以下);《论衡》八《儒增》,第353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494页以下);《艺增》,第377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262页以下);《论衡》九《问孔》,第393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392页以下);《论衡》十《刺孟》,第452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418页以下);《论衡》十一《谈天》,第473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250页以下);《说日》,第487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258页以下);《论衡》十四《寒温》,第626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278页以下);《谴告》,第634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19页以下);《论衡》十五《别通》,第649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09页以下);《论衡》十七《是应》,第750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315页以下);《治期》,第766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9页以下);《宣汉》,第817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192页以下)。
[51]《论衡》一《逢遇》,第7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35页以下);《命禄》,第19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44页);《命禄》,第19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41页);《论衡》二《率性》,第63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374页以下);《论衡》三《本性》,第123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384页以下);《论衡》六《福虚》,第253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56页以下);《祸虚》,第264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64页以下);《论衡》九《问孔》,第419页(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409页);《论衡》十《非韩》,第435页(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434页);《非韩》,第441页(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438页);《论衡》十二《程材》,第535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56页以下)。
[52]见本章《儒家理想的衰退》小节。
[53]《后汉书》卷六七,第2184页以下;卷七九上,第2545页以下;卷八一,第2666页以下;卷八三,第2757页以下。
[54]对这些皇帝的评价,见本书第5章《关于汉王朝衰微的传统理论》。
[55]《后汉书》卷三四,第1166页以下。
[56]《后汉书》卷二七,第937页以下。
[57]关于鲁恭和鲁丕,见《后汉书》卷二五,第873页以下、883页以下。关于张敏,见《后汉书》卷四四,第1502页以下。
[58]关于陈宠,见《后汉书》卷四六,第1547页以下。关于陈忠的奏疏,见《后汉书》卷四六,第1558页以下。
[59]关于王堂,见《后汉书》卷三一,第1105—1106页。关于左雄,见《后汉书》卷四六,第1558页以下;及本书第4章《和帝、殇帝与安帝统治时期》一节。关于李固,见《后汉书》卷六三,第2073页以下;及本书第4章《顺帝统治时期》。关于杨秉,见《后汉书》卷五四,第1769页以下。
[60]关于马融,见《后汉书》卷六十上,第1953—1978页,及本书第14章《私学》。
[61]《后汉书》卷四一,第1406页以下。
[62]《后汉书》卷三二,第1125页以下。
[63]《后汉书》卷四三,第1463页以下。
[64]《后汉书》卷五二,第1725页以下;《全后汉文》卷四六,第4—7、10叶;并见本书第4章《桓帝统治时期》。
[65]《全后汉文》卷四六,第2、3—7、12、13叶。
[66]《全后汉文》卷四六,第12叶及第2、3—9叶。
[67]《全后汉文》卷四六,第7及以下各叶。
[68]《潜夫论》一《务本》,第14页以下,及本书第11章《商业和工业》。
[69]《潜夫论》一《赞学》,第1页以下;《务本》,第19页以下。
[70]《潜夫论》三《慎微》,第142页以下;《潜夫论》八《德化》,第377页以下。
[71]《潜夫论》一《论荣》,第32页以下。
[72]《潜夫论》一《贤难》,第39页以下。
[73]《潜夫论》一《赞学》,第1页以下;《务本》,第14页以下;《论荣》,第32页以下;《贤难》,第39页以下;《本政》,第88页以下;《潜夫论》二《潜叹》,第96页以下;《潜夫论》三《忠贵》,第108页以下;《实贡》,第150页以下;《潜夫论》四《班禄》,第161页以下;《述教》,第173页以下;《潜夫论》五《衰制》,第238页以下;《潜夫论》八《明忠》,第356页以下。
[74]《潜夫论》三《忠贵》,第118页以下。
[75]《潜夫论》二《本政》,第88页以下。
[76]《潜夫论》八《本训》,第365页以下。
[77]《潜夫论》八《本训》,第371页。
[78]《潜夫论》八《德化》,第372页以下。
[79]《潜夫论》一《贤难》,第51页;《潜夫论》二《明暗》,第55页以下;《思贤》,第74页以下;《潜夫论》三《忠贵》,第114页以下。
[80]《潜夫论》八《德化》,第371页以下。(以下引文见于《潜夫论》八《交际》,第347、350页;《德化》,第375页。——译者)
[81]《潜夫论》二《考绩》,第72页。
[82]《潜夫论》二《明暗》,第54页以下;《考绩》,第62页以下。
[83]见本章第755页注2。
[84]见陈启云:《荀悦:一个中世纪早期的儒家的一生和反省》,第13—18、24页以下;帕特里夏·埃伯里:《从〈四民月令〉看东汉的庄园和家族管理》,载《东方经济社会史刊》,17(1974),第173—205页;帕特里夏·埃伯里:《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族:博陵崔氏家族个例研究》(剑桥,1978);本书第11章《地方精英》。
[85]《潜夫论》一《遏利》,第27—28页。
[86]见毕汉斯:《汉代的官僚制度》(剑桥,1980),第11页以下;第8章《三公》和《九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