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15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9/1806

[109]《万岁》(1969年),第228页。
[110]《万岁》(1969年),第262—263、264—265页;《杂录》,第141—142、144—145页。
[111]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与毛泽东的三次会见》,载《中国季刊》第103期,1985年9月号。
[112]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143页。
[113]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142页。
[114]《万岁》(1967年),第106—107页(1959年3月15日的信)。
[115]斯特朗:《与毛泽东的三次会见》,第496—497页。
[116]实际上,张闻天三小时的中间发言比彭德怀的“意见书”要更系统,用了更精确的理论术语。参见李锐(当时曾出席了庐山会议)在“重读张闻天同志的‘庐山发言’”一文中所做的分析,载《读书》1985年第8期,第28—38页。张闻天演讲的原文已收录在《张闻天选集》中正式出版,见第480—506页。
[117]用英文对庐山事件及其意义作了最全面最精确的描述的是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见《“文化大革命”的起源,2.“大跃进”(1958—1960)》,第187—251页。
[118]《万岁》(1969年),第222页;《杂录》,第121页。
[119]《万岁》(1967年),第48页。
[120]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225、239页。
[121]《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10页。英文原注为《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45页。亦请参见S.施拉姆在《剑桥中国史》第13卷中关于1949年以前毛的思想一章。在“论辩证唯物主义”一文中,毛明确地肯定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它包括三大法则(《毛泽东集》第6卷,第300页)。
[122]《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45页。英文原注为《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6页(1957年1月27日的讲话)。
[123]《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17—121页。英文原注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106—110页。
[124]在英文原文里,此段与下段合为一段,没有分开。这里按《毛泽东选集》第5卷中文版原文处理,将其分为两段。——译者
[125]《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47—349页。英文原注为《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7—369页。
[126]《学习文选》,第212—213、220页。
[127]《万岁》(1969年),第104页;《杂录》,第66页。
[128]S.施拉姆:《毛泽东和永远革命理论》,第228页。
[129]迪克·威尔逊编:《在历史天平上的毛泽东:一个初步评价》一书中的“马克思主义者施拉姆”这一部分,第63页。早在1976年,史蒂夫·秦就领会了这一论述中包含着一个新的巨大的背离,但不幸的是后来他又返回到原处,把这一论述当成是指“肯定之否定”。秦:《毛泽东的思想:形式与内容》,第60、66—67页等。
[130]参见1960年出版的两本重要的毛的著作选编(仅供内部使用):《毛泽东哲学思想(摘录)》,第195220页;《毛泽东同志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摘录)》,第150页及以后各页。两本书都有冠之以“否定之肯定规律”标题的扩充章节,尽管其资料都选自延安时期和50年代中期,内容是关于新与旧、中国与外国思想的结合问题,等等。(或许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本书的各章节是根据主题进行编排的,书中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讲稿的笔记。对此,毛在1963年与埃德加·斯诺的会谈中否认他是原作者。)
[131]杨超:《唯物辩证法的几个理论问题》(以下称《辩证法问题》),第211页。这本书起初是专门直接研究毛的思想的,书名为《论毛主席哲学体系》(内部讨论稿),共2册(以下称《毛的哲学体系》),后经修改而得今名。关于杨超在1939年参加毛的哲学研究小组一事,参见温济泽在《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论文选》一书第69页的“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是怎样教我们学哲学的”一文。除毛之外,该小组的其他成员有:艾思奇、何思敬、和培元、陈伯达。
[132]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人民日报》1983年3月16日第4版。这篇文章是根据周扬在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的演讲写成的。由于它提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异化问题,因而在19831984年冬的“反精神污染”运动中受到了批评。但迄今为止还从未有人认为周扬对毛的辩证法的分析是错误的。要想了解有关这一演讲的发表及其受到的批评的情况,请参见S.施拉姆的《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政策(1978—1984)》一书,第41—56页。
[133]《辩证法问题》,第199—217页,其中特别是第212—213页;《毛的哲学体系》,第247—263页。
[134]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226页。
[135]同上书,第240页。
[136]弗雷德里克·韦克曼:《历史与意愿》,第323—326页;S.施拉姆:“马克思主义者”,第63—64页。
[137]“人民群众的大联合”,S.施拉姆译自《中国季刊》第49期(1972年1—3月),第80—81页。
[138]《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1页。英文原注为《毛泽东著作选读》,第34页。(《文选》第7卷,第2页;莱格:《中国古典名著》第1卷,第178页。)
[139]《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331页。英文原注为《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378页。(《文选》第5卷,第14页;莱格:《中国古典名著》第1卷,第178页。)
[140]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82页。(《孟子》第6卷第2册,第34页;D.C.罗:《孟子》,第201页。)
[141]同上书,第208页。
[142]S.施拉姆:《毛泽东同人民的谈话》,第215页。
[143]《万岁》(附录),第37页。(“六十条”中的第四十七条。)
[144]《万岁》(1969年),第210—211页;《杂录》,第110—111页。
[145]S.施拉姆译自《毛泽东和他的永远革命理论》,第227页。
[146]8月21日的讲演,《学习文选》,第310页。
[147]《万岁》(1969年),第493页;《杂录》,第347页。
[148]关于这个问题,请参见S.施拉姆为《国家权力的范围》和《国家权力的基础》所写的前言,以及第二本书中所收的各篇文章,其中特别是雅克·格内特和许华茨的文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9/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