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3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7/1806

[260][653]《元史》,卷110,第2792页;卷124,第3058页;[689]《蒙兀儿史记》,卷156,11b—12a。
[261][753]杨志玖:《元代回回人的政治地位》,第266—269,281页。
[262][653]《元史》,卷175,第4096页;[689]《蒙兀儿史记》,卷157,29a—b。
[263][653]《元史》,卷34,第762页。
[264][351]野口周一:《元代后半期的王号授予》,第65—67页。
[265][653]《元史》,卷32,第716—724页;[84]窦德士:《征服者与儒士》,第51页。
[266][653]《元史》,卷139,第3352页。
[267][435]佐口透:《14世纪元朝与西方三王的关系》,第174—178页。
[268]这是窦德士的观点,见[84]《征服者与儒士》,第7—8页。
[269][653]《元史》,卷32,第740页;卷34,第759、761页;卷35,第776、778、789
793页;卷36,第803页。
[270][653]《元史》,卷38,第816页。
[271][762]李则芬:《元史新讲》,第3卷,第543页。
[272][777]陈世松:《试论元代中期的少数民族起义》。
[273][653]《元史》,卷31,第700页。
[274][762]李则芬:《元史新讲》,第3卷,第527页。
[275][653]《元史》。卷34,第755页。
[276][653]《元史》,卷184,第4238页。
[277][653]《元史》,卷96,第2476—2477页;卷139,第3352页。
[278][653]《元史》,卷33,第739页。
[279][653]《元史》,卷34,第763页。
[280][653]《元史》,卷34,第765页。
[281][653]《元史》,卷93,第2369页;[441]舒尔曼:《元代经济结构》,第125页。
[282][296]前田直典:《元代纸币的价值变动》,第139—140页。
[283][277]兰德彰:《虞集和他的蒙古君主:充当谋士的学者》。
[284]关于图帖睦尔的汉文化程度,见[235]神田喜一郎:《元文宗的风流》,第477—488页;[557]吉川幸次郎:《元代诸帝的文学》,第243—276页;[801]罗贤佑:《元朝诸帝汉化述议》,第72—73页。
[285][653]《元史》,卷33,第730页;卷172,第4028页。
[286][653]《元史》,卷34、第763、770页。
[287][653]《元史》,卷34,第768页;卷72,第1791—1792页;亦见[126]傅海波:《从部落领袖到至高无上的皇帝和神》,第32—33页。
[288][653]《元史》,卷34—36。
[289][653]《元史》,卷34,第767页;卷103,第2643—2644页;亦见[448]司律思:《明朝初年中国的蒙古遗俗》,第174—176页。
[290][653]《元史》,卷30,第686页;卷38,第823页;卷83,第2086页。关于汉人守丧习俗对色目人的影响,见[787]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英译本,第241—252页。
[291]关于奎章阁学士院,见以下研究成果:[820]姜一涵:《元代奎章阁及奎章人物》;[870]傅申:《元代皇室书画收藏史略》;[277]兰德彰:《虞集和他的蒙古君主》,第106—108页。
[292][277]兰德彰:《虞集和他的蒙古君主》,第108页。
[293]关于学士院的人物,见[820]姜一涵:《元代奎章阁及奎章人物》,第77—178页。
[294][277]兰德彰:《虞集和他的蒙古君主》,第106页。
[295]关于柯九思的作用,见[70]柯立夫:《柯九思的〈宫词十五首〉》。
[296]见[820]姜一涵:《元代奎章阁及奎章人物》,第75页。
[297]对《经世大典》最深入的研究见[747]苏振申:《元政书〈经世大典〉研究》。亦见[127]傅海波:《蒙古统治下中国的货币和经济》,第25—31页;[441]舒尔曼:《元代经济结构》,第9—14页;[195]萧启庆:《元代的军事制度》,第67—69页;[277]兰德彰:《虞集和他的蒙古君主》,第108—110页。
[298]关于《经世大典》的散失和保存下来的文字,见[747]苏振申:《元政书〈经世大典〉研究》,第13—18、33—78页。
[299][747]苏振申:《元政书〈经世大典〉研究》,第20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7/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