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古典诗文述略(校对)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4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尽管三、四两句还不是工稳的对仗,可是全诗的节奏已表现出一种不可分割的协调。五、六两句传诵千古,其好处在于作者不仅把自己的情感写得那样健康,而且还体现出国家承平、宇内一统的兴盛景象;不仅缩短了空间的距离,而且缩短了甚至消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该是多么肫挚的感情,多么宽阔的胸襟!然则前四句的“三秦”“五津”“离别”“宦游”都了无挂碍,所以末两句水到渠成地说:我们又何必儿女情长呢?这实在是完整的真正唐音的抒情诗正格。
它如杨炯的《从军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等五律名篇,也都能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他们的情感是那样慷慨高洁,他们所描写的客观事物又是那样细致而峭拔,这就形成了形式和内容的谐调一致。杜甫称四杰的成就为“江河万古流”,是有道理的。
稍后一点,到了沈佺期、宋之问手中,七言律诗也成熟了。这种新格律的形成可以说给盛唐诗打下基础,做好准备。可惜沈、宋的诗思想太平庸,技巧虽熟练而意境却欠高远,在题材方面也没有跳出宫体诗的圈子。姑举沈的《古意》(一名《独不见》)作例: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直到更晚一点的陈子昂异军突起,才把初唐百年来一直未能彻底洗伐的“江左遗风”整个涤荡干净,且大力标榜“汉魏风骨”。因为陈是盛唐诗坛的揭幕人,且留到下一节里再谈。
四 盛唐的诗歌
从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到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的五十多年是所谓的“盛唐”时期。由于当时社会急剧地向前发展,诗歌呈现了蓬勃饱满的青春气息。这时期可以说是唐诗发展的最高潮。著名的作家多到不胜枚举。诗歌的内容极广泛,各种诗体的发展都趋于完备。这一时期,五言、七言律诗的创作有更高的成就,而运用得最普遍的形式还要推七言古诗和五言、七言绝句。这时期的诗歌所表现的基本倾向是这样:思想是乐观健康的,情操是奔放昂扬、无拘无碍的,格调是爽朗明快、新鲜活泼的,语言是清新流畅、深入浅出的。即使是暴露社会的黑暗面,吐诉人间的不平,也显得波澜壮阔,敢怒敢言,并带有豪迈高远的进取心和强烈执着的解放要求——这就是后人所称道的“盛唐气象”。
盛唐诗坛的揭幕人,应该说是陈子昂。他虽死在唐玄宗即位以前,但他是把唐诗推向高潮的先驱者。他提倡汉魏风骨,强调要把诗歌从轻浮华丽的齐梁诗风里解放出来,并努力引向面对现实的道路。他慷慨高歌,唱出激昂悲壮的情感。如著名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表面上看来好像思想沉重,气氛悲凉,但其意境是深远的,气魄是雄伟的。他感伤,是由于想到在无穷无尽的时间长河里,在永恒的天地间,应该怎样做一个承先启后的人。他把自己摆在一个顶天立地的地位,要从古人手中把照亮了人类的火炬接过来,并把它传给后世。可是他没有找到实现他这个壮举的机会,于是在寂寥苍茫的感受中唱出了自己的抑郁不平。这正是对那个时代提出的更高要求。
在陈子昂之后涌现出的大批作家,如崔颢、王湾、王昌龄、王之涣等,在当时都负盛名。崔颢的《黄鹤楼》是李白也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一首七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律诗一般说是不允许用重复的词汇的,而且中间四句应该两两对仗。这首诗前四句一连用了三个“黄鹤”,两个“去”和两个“空”,三、四两句又是一气呵成,不做对仗,显得音节嘹亮,气势酣畅,念起来高亢有力。作者在形式上冲破了格律的束缚,使全诗增加了浩荡充沛的活力,并给人一种要求解放的启示。更重要的是前四句运用空灵缥缈的想象,把对于时间的感觉用空间的观念和事物的形象交错地表达出来,使读者进入一个深邈高远的境界。结尾处写到自己由于远离家乡而愁闷,同时又点明当时已是黄昏,这就使人联想到时光也在飞逝,因而显得格外意味深长。这种遒劲而复杂的笔力和手法,只有在盛唐诗里才找得到。
同崔颢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王湾的一首五律《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用“青山”“绿水”开头,给人以眼明心亮的愉悦之感。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静谧的环境里,显得天地宽阔,胸襟开朗。五、六两句写海上的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新生的春意已渗入垂尽的残冬,这该使旅人多么欣慰,多么乐观!从来以游子为主题的诗篇多带感叹情调,就连崔颢的《黄鹤楼》也不免有“使人愁”的描写;而这首诗却写得这么欣欣向荣,展望无际。这就是标准的盛唐诗。末两句的大意是:再过不久又是春天了,我要叮嘱飞回北方去的大雁替我捎一封平安家信到我的故乡洛阳。这里作者虽然多少也流露出一点怀乡的寂寞,但心情是有寄托的,好像可以安心飘荡在江湖之上,乐于做一个天涯游子。
由于唐代统一后国势强盛,版图日广,到了盛唐,很多作家都写出大量描绘边塞风光的诗篇。王翰、李颀、高适、岑参都是这方面杰出的作家。另外以绝句享名于后世的王昌龄和王之涣也都写过不少有关边塞的名篇。王翰的《凉州词》可算是一首代表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心境并不一定是愉快的,但表现的气氛却洒脱豪放,带有健康的浪漫色彩。王昌龄的《从军行》和《岀塞》更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战士的心情: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前一首写战士捍卫疆土的决心,后一首则流露出征人忧国思乡的幽怨。至于王之涣的《凉州词》更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通过景物的形象来传达征人的思想感情,这该是边塞诗中抒情的绝唱。
盛唐诗中所表达的主要是那种饱满而健康的青春气息。这在诗人王维的作品中表现得比较突出。他早年写的《少年行》和《送元二使安西》都充分说明这一点: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