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完美青春(校对)第4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5/579

  董荣杰起身把他们送出了悠悠大厦,他有点不解老板的赌注有点大了,但悠悠如今太需要资金了。
  各条战线拉得太长,3届世界杯的网络视频版权,高达3.5亿美元的真金白银得马上就打给国际足联。
  这笔融资,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柳云站在窗户旁,看着熊小鸽几人在董荣杰地陪同下上了车之后,便收回了目光。
  互联网公司,就是要不断地烧钱再烧钱,这是一个更新换代最快的产业,你没钱发展,落后一步,后面可能落后十步百步,到最后就一文不值了。
  悠悠的幸运在于,柳云已经成功夺了企鹅的气运,将几款本应该属于对方的热门游戏抢到了自己的手下。
  前世的企鹅,在各条战线的扩张之所以这么成功,因为在于它们通过网游的盈利实在太过惊人,这些钱足够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扩张,而不用寻找那些风投机构。他们可以牢牢地掌握住自己的所有产品。
  可以这么说,一个QQ,还有游戏帝国,这两条腿支撑着企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断攻城略地,并推高自己的股价。
  微信之所以成功,因为背后有着企鹅充足的资金,以及丰富地推广渠道。
  即使有几款质量不差于微信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但热度和用户量依然远远比不上微信,这是背后公司的实力差距,更确切地说死资金上的差距。
  网友在潜意识里更信任腾讯的产品,因为QQ的惯性思维延续;支付宝同理,这是网友对于阿里的信任,以及淘宝网的依赖,在这款产品上也进行了延续。
  如今的悠悠也具备了这个条件,它也已经在方方面面影响着网友的生活习惯。
  不过柳云为了有充足的资金去推广悠信,并做大、做强悠悠的智能机,必须得准备充足的资金。
  另一边,悠悠云思也像一个吞金巨兽不断消耗着悠悠的财力,他们的资金状况比起同时期的腾讯和阿里而言,有点劣势。
  但就像柳云所期望的,他希望悠悠能够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而在明年第一代青云芯片会正式问世。
  届时,悠悠的智能机从本质上而言,将和其他的国产安卓机会有档次上的不同。
  当然从前世华为那边获取的经验而言,柳云也有着自知之明,即使未来悠悠云思可以量产手机芯片,也不能做到完全自给自足,他需要找一个合作商。
  这个合作商,首先要实力强大,然后双方自己没有多大的利益冲突,最后这家公司和苹果之间互相看不顺眼,那么高通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YOYO系列的前几款手机,都是向高通订货的,但如今订货量较小,而订的芯片也只能算是中低端。所以双方之间的合作还尚未深入。
  “但共同的利益,以及共同的敌人,会让我们走到一起。即使高通和苹果一样都是美国的公司。”
  ……
  2009年,12月。
  悠悠依照和国际足联之间的约定,将3.5亿美金直接打入了对方指定的瑞士银行账户。
  这份世界杯华夏地区未来三届的网络版权合约,正式生效。
  这一天,柳云又在微博上强调了一遍:不仅免费直播,还有高清频道。
  有网络的地方,有电脑的地方,球迷就可以通过优酷观看到精彩纷呈的世界杯足球赛。
  悠悠为了避免届时由于观看人数太多,造成网络拥堵的情况,在一些热门比赛的时候,会开启多个直播室,球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主持人进入相对应的直播间。
  至于比赛的主持人,有专业的,也有不懂球的美女主播,还会邀请一些娱乐圈的明星来客串。
  所有球迷都喜欢听比如CCTV5那些自以为是,说起话来一本正经的刘见红之流的主持。
  有些人就是喜欢看一些美女主播这样的门外汉,来主持比赛,听这些美女问一些看似很小白的问题,然后秀一把优越感:你怎么连这都不懂,怎么当主持人的?来,让哥我来教你!
  有许多对于CCTV那种沉闷地,如同八股文式的主持方式,感到厌烦不已,人是喜欢新鲜感的生物。
  嘀嘀~
  柳云刚驱车到达沪市的时候,他手机上的悠信便收到了一条信息。
  发件人是他的秘书林密,发来的信息则是一张照片,这是一条微博的截图。
  “CCTV5的官方微博?”
  他心中一动,仔细地浏览了下上面的内容:一直以来,央视频道都有着非常广的覆盖面,而重大体育赛事由央视出面谈判,并分包给各大地区电视台,这是一直以来的规定。不过网络时代开启以来,我们在这一块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让那些互联网公司捷足先登,是我们的疏忽。
  其实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因为这样的恶意竞争会造成抬高转播费,造成经济上的损失,甚至会影响到以后我们谈判体育转播费用的价格。
  这话没有点明,但许多网友都看出来了,CCTV是在暗暗指责悠悠来着,觉得对方这么做是坏了规矩。
  即使是网络版权,也应该又他们再去谈,在分包给各大互联网公司。
  还有一层意义,如果只由他们去谈,那一定能以白菜价谈下,能够避免经济损失。
  他们这么一说,许多网友就不爽了,比如很多人表示如今没有看电视习惯,更习惯在网络上看比赛。
  还有人表示,垄断模式就应该被打破,有能力者得之。电视版权已经被你们垄断了,网络版权也不放过?
  当然也有人从主持风格上分析,觉得CCTV的主持人有点太沉默了,3年多以前,有一个姓黄的振臂一呼,怒吼“某某万岁”,接着就捐铺盖走人了。
  激情没有了,只剩下刘见红念经式的长篇大论,如果他们有其他选择会选择忍受这家伙吗?
  既然忍受不了,那只好静音了。
  柳云摸了摸下巴,暗道:看来我的确动了某些人的奶酪了。
  世界杯是块肥肉,能为央视带来不菲的经济收益。比如2006年世界杯,广告收入达到了惊人的10亿。
  许多网友,包括柳云在内平时对于电视广告的记忆会很模糊,但世界杯期间却很深刻。
  比如梅西的那句:我不是天生强大,而是天生要强。
  比如传销式洗脑,令人抓狂的BOSS直聘。
  还有想让人马上静音的蜂窝网。
  所以那些广告商十分乐意在世界杯期间疯狂砸钱。
  木已成舟,CCTV那边会有后续手段吗?至少2010这一届,他们应该没什么办法了。
第639章
我只是顺应潮流
  “我的确动了他们的奶酪,而且一下子就是包下未来三届世界杯的网络版权。”柳云靠在车里的椅子上,不禁想着,“但谁让他们数年以来,在网络这一块的进展缓慢无比,即使如今的官方网站依然是简陋不堪。”
  以往的世界杯版权费,基本都是一届一届的卖,CCTV如果战略失策,晚下手一步,损失的也就一届而已,它哪能想到悠悠一口气拿下了3届。
  更没预料到,国际足联那边还真签下了这种打包合约。他们如今是有苦说不清。
  更让他们恼火的是,这版权一卖就是三届,白纸黑字的合同都已经签下了,这是具有法律效应的,也就是说即使他们未来在和国际足联的谈判当中,想要动点手脚,也只能把时间点定在遥远的2022年了。
  在另一个时空,酷6网拿下2010世界杯网络转播权之后,CCTV是吃了一个哑巴亏,但他们很快就吸取教训,调整了策略,在购买2014和2018年的世界杯版权时,直接打包了传统电视和新媒体。
  到了2014年时,华夏互联网公司的经济实力比起4年之前,早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BAT三巨头,对于他们而言,能用钱解决的事那都不算事。但苦于CCTV因为政策的优势处于垄断地位,他们是有钱没地方发。
  最终的结果是CCTV以白菜价的费用拿下世界杯版权,然后再以高价将网络版权分包给这些“人傻钱多”的互联网公司。
  柳云这一手,造成了既定事实,至少在2022年世界杯之前,不用拉下脸去求着CCTV。那2022年之后呢,他们拿到全版权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到时候悠悠在低声下气地区谈,然后对方又给甩脸色?
  他觉得届时已经不需要了!三届世界杯的热度,已经能够带给悠悠想要的东西,确立优酷在视频网站上的优势。
  体育赛事这么多,综艺节目也这么多,自己完全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更何况……到时自己多半已经退休隐居幕后了,这事情也轮不到自己操心了。
  想通这一点,柳云不禁点燃了一根烟,放在了嘴边深深吸了一口,嘿嘿一笑:“总之……我抢了他们视为囊中之物的东西为我所用,所以我爽就行了,至于十多年之后的事情,谁管它洪水滔天呢!”
  不过他也明白一点,对于这种大型体育赛事的直播,这些电视台依然存在无可替代的优势。
  电视机不会像视频网站那样,会因为在线观看的人数太多而造成卡顿现象,而电视直播几乎没有延迟,网络直播的延迟则在30秒至一分钟之间。
  从观商效果上比较,电脑屏幕带来的视觉冲击也是远远比不上电视机的。
  至于广告费,商家投放在优酷上,和投放在CCTV上的价格,更加不可能同日而语。
  唯一的优势,就是网友之间的互动性。你看电视直播只能听着那些主持人瞎唠叨。
  所以优酷以这样的价格拿下世界杯足球赛的网络版权,也是冒着很高的风险。
  花钱买吆喝,买嘘头是外界对于悠悠的看法。这也是不少互联网公司所热衷的。
  CCTV需要从赛事转播当中获得经济回报,而悠悠追求的则是点击量,活跃用户,还有市场占比,并提升整个公司的市场估值。他们对于经济上的回报反而没有太大要求。
  两家公司的出发点不同,所以他们的出价也会有不少差距。
  柳云想了一会,马上给秘书林密发了一个悠信:你登录我的微博,也发一条信息。
  如今微博的手机版,技术尚未成熟,问题多多,也是因为智能机的硬件配置还跟不上,造成了操作并不方便。
  所以微博的活跃用户,基本还是以电脑版为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5/5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