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官(校对)第6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4/706

  作为户部右侍郎,刘季温自然有这种颠倒是非偷梁换柱的能力。
  刘季温会下场,这早在楚弦的预料当中,对方会如何‘进攻’,如何阻碍,楚弦早就在神海书库当中演练了无数次,可以说,无论刘季温说什么,怎么说,楚弦都有应对之策。
  换做旁人,此刻可能会稍微安抚,想法子将话继续说完。可楚弦知道,若是那样,只会越来越糟,既然早就知道对方不会客气,会全力狙击自己,阻碍政令,那又何必客气?
  既然是战争,那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至少要让所有人知道,自己推行土地制度改革,是下了决心的,而且要破釜沉舟,这不光是做给敌人看的,也是做给支持自己的那些人看的。
  所以楚弦直接看着刘季温,开口反问:“刘侍郎,你不敢苟同什么?是觉得暴民应该造反,还是觉得那候姓男子不是因为土地被骗卖出而家破人亡?”
  楚弦声音不大,却也是带着杀气,一副你要战我便战的架势。
  这一下,朝会上所有人都是一愣,有的人是眼前一亮,有的人是眉头紧锁。
  刘季温更是险些爆粗口,楚弦这两句反问,比自己的火气还大,那就是要直接干架的姿态和架势,尤其是在这朝会上,众目睽睽之下,这楚弦居然敢如此质问自己,实在是不能忍。
  “楚弦,你这是在偷换概念,本官什么时候说过觉得造反应该?至于侯家是因为什么家破人亡的,这一点无凭无据,楚弦你说是被山贼杀的,跳崖死的,那还不是全凭你这一张嘴……你非要生拉硬拽,和现行的土地制度扯上关系,这也要有人信啊,这种理由,放到县府城府都未必能说服人,楚弦你在朝会这种场合提出来,未免就有些太过儿戏了。”
  刘季温刚说完,楚弦就道:“儿戏吗?楚某怎么觉得,反倒是你刘季温太过武断,你怎知,将暴民造反和土地制度联系起来是楚某的生拉硬拽?你都不仔细考究,便断定是楚某有别的居心,觉得楚某所言都是胡编乱造,要说儿戏,刘季温远在楚弦之上。”
  “你,你……你!”刘季温你了好几句,愣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他本想说楚弦不尊上官,后来一想,现在他二人是平级,而且真的追究,左侍郎是要比右侍郎还要大一些,也就是说,楚弦官位实际上是要比他自己都要高一点,不尊上官之言,说出来只能是贻笑大方,而且对方若是追究,可用这借口反制自己。
  可这楚弦在朝会直呼自己的姓名,这实在是让刘季温气愤难平,显然他忘记了,前一句,他也是直呼楚弦姓名的。
  楚弦显然没打算就这么‘息事宁人’,今天注定要出事,那就多往里面添柴加火好了。
  “鬼门,开!”
  这时候楚弦施展术法,他身上还有地皇之气,此刻,楚弦直接伸手虚划,便开启一道通往阴界之门,这一份神通手段让在场不少人都是目瞪口呆。
  “楚弦,你敢在朝会乱用术法,你究竟安的什么心?”刘季温见状,激动的大声喝斥,楚弦懒得搭理对方。
  一般官员的确不敢,但楚弦是首辅阁成员,而且就算是做的有些失礼,这时候也顾不上了,这一场朝会的节奏,楚弦带定了。
  下一刻,从打开的鬼门里,走出好几个鬼影,护送这几个鬼影的,是两尊鬼仙,居然是阴府的两位阎罗。
  “劳烦二位了!”楚弦对这两位阴界鬼仙很是客气,不过现在楚弦今非昔比,这两尊鬼仙也不敢托大,急忙说无妨没事。
  就以楚弦和地皇墨琳的关系,差遣他们做一些事情,他们也绝对不敢拒绝。
  “楚大人,这几个人,便是侯家那一家老小,他们死后,因为侯寸阴的缘故,受连带之罪,一直都被关押,受尽苦刑。”
  一个阎罗说着,楚弦点头,然后看了这几个鬼影一眼,道:“有一些事情,我要询问他们,还得劳烦二位给他们稳住魂魄,毕竟这里是朝会,道仙云集,怕震散他们的鬼体。”
  两个阎罗鬼仙急忙道:“小事一桩,楚大人尽管询问。”
  这一番对话,楚弦并没有隐瞒,所以在场官员都听的清楚,随后楚弦向众人讲明这几个鬼影的来历,正是当年那侯家老小,当中,更有带领暴民造反的侯寸阴。
  这位侯寸阴身上鬼气很浓,怨气极深,绝对是厉鬼中的厉鬼,不过此刻在这种场合,对方也只能老老实实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楚弦有阴府文册,可以证明这一家鬼物,就是楚弦刚才说的那一家侯姓人,这一点绝对确认无疑,而且阴府是要清算人间罪的,侯寸阴造反杀人,这是大罪,所以才连累了家人一同受苦。
  此刻,那几个鬼影,大部分都是瑟瑟发抖,飘忽不定,只有侯寸阴的魂魄,戾气极大,即便是在这朝会上,这侯寸阴也是鬼相狰狞,满脸凶气。
  楚弦这时候道:“刚刚楚弦稍有冲动,只是因为刘侍郎他过于咄咄逼人,试问若无之前的家破人亡,这侯寸阴又怎会思谋暴动?此乃因果关系,现在侯寸阴和其家眷的魂魄都在此,便由他们来说是怎么回事吧。”
  那侯寸阴这些年身上戾气不消,可见其怨气有多大,不过怨气大也好,那灵智极强,和生时没有任何差别。
  而且侯寸阴能带领暴民乱世,也是有头脑的,此刻他已经是看清楚了局势,而且来之前,两位阎罗已经和他说过,所以他倒也不敢乱来,楚弦一问,他便将当年的情况实情是一一道出。
  便如楚弦所说的一样,侯寸阴一家,就是被当地大户联合陷害,丢了田地权,最后是家破人亡,因为如此,他才会被愤怒支配,做出了造反暴动之事。
  换一句话说,若没有之前的家破人亡,他也不会这么做。
  楚弦这时候道:“侯寸阴,你虽事出有因,但错事你是做了,那么该如何受刑,就得如何受刑,这一点,你要知道。”
  那侯寸阴点头:“小的知道,我带兵造反,已经将设局害我家之人尽数杀光,已经无憾,有什么惩罚,我都接受,绝无怨言。”
  楚弦摇头:“你若是真的了却心愿,又怎么怨气未消?你分明是还在恨。”
  侯寸阴先是一愣,随后才道:“我,我的确是恨,当时我们告官,可官府说地是我们自己卖的,不管,他们也有罪。我还恨这天下,这世道,为何那些恶人家财万贯,有良田无数,为何好人,就什么都没有,还要受人欺压剥削,贼老天,就是这么欺负好人的。”
  楚弦这时候摇头道:“此事与老天无关,且官府也无权干涉,毕竟是你们自己选择卖地的,与官府何干?”
  “怎么无关?天道不公,世道不平,这就是官府的过错,你们这些官员高高在上,享受俸禄,执掌特权,却是满口规则,闭口律法,天下规矩律法,不就是为了维持公道和太平,若不能维持,反而助纣为虐,那为何不能反?为何不能反?”
  可能是说到了痛处,侯寸阴开始咆哮,开始疯狂的呐喊,身上的怨气也是越发的浓郁,不过他怨气再强,也逃脱不了两位阎罗鬼仙的压制,此刻一位阎罗鬼仙见这侯寸阴有动手的架势,立刻是抬手一压,就将这侯寸阴压的跪在地上。
  侯寸阴虽然怨气强横,但无奈,遇到绝对的实力,也只能是跪下,毫无反抗之力。
  楚弦这时候反倒是没有再训斥侯寸阴,而是环顾周围百官,开口询问:“不知诸位,如何看待此事?又有什么想说的?”
  安静。
  就算是早就想开口反驳楚弦,给楚弦难堪的刘季温,此刻也是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刚才侯寸阴双眼通红,带着怒气和不甘嘶吼呐喊的那一幕,太过震撼,那一句‘为何不能反’,问的人心神震荡。
  难以想象,一个普通的怨魂,居然能让众多道仙都感觉到震撼,这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而且仔细琢磨,就能听出这在他们眼中如同‘蝼蚁’一般的魂魄,实际上是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和不平,所以才会有这种不甘心的怨气。
  楚弦这时候抢先开口:“圣祖有云,律法有误,必改之,圣朝律法到现在修改过多少次?怕是数以百计了,可田地制度却是从没有变过,为什么?诸位大人,可否试想一下,倘若官府当时能干涉一下,或许,便不会有这种惨案,也不会有后面的暴民作乱,更不会有那数以千计的伤亡。”
  这个时候,下面一位官员沉思一下,终于是开口道:“楚大人,地方官员做事,并没有违背律法规矩。”
  楚弦一笑,这官员明显是来助攻自己的,这个问题问的好,问的妙,当下是道:“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因为现有的律法制度,完全是在保护那些地主恶霸一方的。”
第七百六十二章
逼人站队
  “胡说八道!”刘季温又忍不住了,他直接开炮道:“楚弦,你根本就是在胡搅蛮缠,你给我说说,咱们的土地制度,哪一条写着是保护地主恶霸一级的?你给我找,找不出来,便是你胡说八道。”
  刘季温这般激动显然是有原因的,因为他比谁都了解这土地制度,上面所写规矩,他甚至可以倒背如流,楚弦说的,在那制度当中根本没有提及,所以他才会有这般的自信,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将楚弦的军。
  在他看来,楚弦若是答不出来,那肯定要倒大霉,而且他觉得,楚弦绝对答不出来,因为,这根本就是没有的事情。
  楚弦盯着刘季温,双方此刻官势碰撞,谁都不让谁,不过显然,楚弦在气势上是压过刘季温的。
  “刘侍郎,圣朝初创第三十年,圣朝刑律从无到有时,曾有一年天下大旱,连续几年良田颗粒无收,百姓穷苦饥饿,易子而食者都有,想想那种画面,是多么的凄惨?圣祖巡视天下,所见一处米行高价售米,你知米价有多高?超过正常三十倍以上,且可收女换米,此等行为,刘侍郎如何看之?”楚弦问了一句。
  刘季温一愣,下意识道:“那自然是罪孽深重,圣朝律法有言,趁灾乱市者,杀无赦。”
  “说的好!”楚弦拍手:“可刘侍郎你忘了一件事,当年律法里可没有这一条,圣祖巡视,所见这一幕大怒,可那地主店家所言什么?他们说,王法中没有这一条,所以谁都能管,但就是官府不能管他们,大家说这种恶人,该不该当场击杀?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会这么做,可圣祖忍下了,因为圣祖知道,一叶知秋,如果说一个地方发生了这种事,那么其他地方也必然会有,就算是动手杀了,又能如何?所以圣祖回去之后就修改刑律,在律法当中增加了这一条,如此之后,谁还敢再发灾民之财?谁敢,当场斩首,这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就连圣祖都以形势所变而修改完善刑律,如今咱们为何不能效仿?”
  顿了顿,楚弦继续道:“不错,目前土地制度中的确没有那么写,但那些行恶之人,借着规矩,坑蒙拐骗,设计害人,吞并他人明显田地,壮大自身,这不是助纣为虐是什么?各地类似的地主恶霸有多少?就说侯寸阴他们当时所在的县地,一个大户之家所囤积的田地,就占了当地的六成,一户抵百户,这就是现实,同样是一叶知秋,便知道同样的事情,因为制度的缺失,肯定也会在其他地方发生,如此,世道难平,不出事才叫奇怪。”
  从楚弦最开始抛出这件事,刘季温直接狙击,双方针锋相对到现在,可以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楚弦是早有准备,而且是占据了优势。
  至少就算是有刘季温不断的搅局,楚弦依旧是通过各种手段,将他想要说的,想要让大家知道的事情,一件一件,一条一条都抛了出来,而且有理有据。
  自然,事情到了这一步,是有人欢喜有人忧,高高在上的尚书令李渊明,这时候脸上有些阴沉。
  刘季温今天跳出来狙击楚弦,实际上是他和刘季温商量好的,而且也是他授命刘季温去做的。
  只是显然,刘季温的水平不够,居然是被楚弦一点一点的压过去,而且到目前为止,楚弦已经初步有了成效。
  那就是证明一件事。
  现行的土地制度的确是有‘弊端’。
  这件事,李渊明又如何看不出来,他早就说过,万事都有利有弊,在李渊明看来,天下哪里有那么多公平的事情,更何况,有本事,多笼络一些田产也没什么,可就是这楚弦,却是偏偏要当成一件大事,还说的那么危言耸听。
  李渊明与其政见不同,当然不会同意。
  只是眼下,李渊明还不好亲自下场,再怎么说,他都是堂堂尚书令,就这么下场反对,有些掉价。
  此刻李渊明看向户部尚书,这个时候,如果户部尚书出来驳斥反对,那效果肯定是相当好的,而且户部尚书是楚弦的直接上官,出言反对教训也是更加合情合理。
  所以这个时候李渊明盯着户部尚书,要让对方领会他的意思,在事情还有收拾的余地之前,希望对方下场驳斥楚弦。
  那边户部尚书感觉到目光,扭头一看,就看到李渊明的眼神,户部尚书立刻就明白这位尚书令的想法。
  李渊明这时候收回目光。
  他很有自信。
  当年户部尚书也曾经提过土地改革之法,当时就是被他推翻的,而且这些年,作为户部尚书的直属上官,李渊明有自信,他说什么,这户部尚书就得做什么。
  官威不就是如此么?
  而那户部尚书这些年倒也很上道,只要是自己安排的事情,都会照办,不敢反对,李渊明知道,服从这种事情是可以形成习惯的,当对方将自己的所有命令和指示都听从照办的时候,那就证明,自己的官威已经可以碾压对方。
  李渊明可以肯定,户部尚书不敢违背自己的指示。
  户部之内,尚书和右侍郎都站出来反对,就冲着这一点,楚弦也不可能再有机会说下去,到时候楚弦就算是再有手段,也没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4/7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