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官(校对)第6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3/706

  也是因为楚弦的资历尚浅,而且刚刚进入首辅阁都不满五年,几乎不可能被提拔成尚书令这种级别的高官,若非如此,怕是楚弦参与竞争,立刻就会成为所有竞争对手最为头疼和恐惧的存在。
  所以,幸好啊幸好。
  既然猜出王神龄派人过来是什么意思,楚弦也就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但楚弦还真没法子去帮助王神龄,倒不是楚弦小气,还记得当年王神龄与自己作对的那些事情,只是因为楚弦若是帮助了王神龄,对于其他想要上位尚书令的人来说,就有些‘不公平’了。
  所以说,王神龄派人送来的贺礼是要收下的,一来这是人家贺礼,不收不合适,二来收了也就算是化解了过去这些年来的恩怨。但楚弦却是命人准备了一份颇为厚重的‘回礼’,这也是从侧面告诉王神龄,恩怨可化解,要说帮忙,就很难了。
  楚弦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
  这般意思那老管家焉能看不出来,他这时候叹了口气,想要说什么,但最后什么都没说,先是感谢,之后告辞离开。
  事后查看老管家送来的贺礼当中,有三样东西很是‘特殊’,乃是三件衣衫,看得出,都是出自手工缝制,一件男子,两件女子。说这个特殊,是因为就算是府中的绣娘见了,也是赞不绝口,而且说制作这三件衣衫的人,必然是注入心血来缝制,此外,楚弦在贺礼当中,还看到了一封信。
  信上没有署名,却只有短短几行娟秀的字迹。
  “彩丝成衣艳新妆,珠玉双美印洞房,愿求菩萨三千叩,化一福愿伴君旁!”
  看完这个,别说是楚弦,就是李紫菀都知道这三件新衣是谁亲手制作的了。
  便是李紫菀都叹了口气,想了想道:“那王神龄所求,也未必是让夫君来支持他,可能,只是想要告诉其他人,他与你不计前嫌,已经和好,这是做给其他人看的,做给大司徒,做给大司马,做给两位上将军,更是做给萧禹太师看的。”
第七百七十四章
纳妾之日
  楚弦点头,李紫菀聪慧无比,虽然对官场上的事情了解不多,但有的时候也能有独到的见解。
  所以楚弦也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发出请帖,请这位右丞侍中前来赴宴,参加自己纳妾喜宴。
  这件事只要传出去,王神龄亲自一来,就等于是告诉所有人,王神龄和自己已经和好,甚至给人一种他们之间结成同盟的感觉。
  而且楚弦可以肯定只要自己邀请,这一次王神龄必然会到,因为到时候,首辅阁内的官员,大部分都会前来,王神龄就是要做给这些人看的。
  既没什么深仇大恨,便与人方便好了。
  因为楚弦没想过去争夺尚书令,所以这几日官场上的明争暗斗,楚弦是完美的避开,而且还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见证了这一场‘厮杀’。
  可以说,这是一场虽不见血,但实际上却是相当惨烈的争斗。
  首先是把柄。
  涉及到真正的利益和权柄,所以这个时候,哪怕是平日里关系不差,这个时候也要当成政治敌人来对待。
  有的人尚且保持的是正面对决,以实力定胜负的想法,而有的人,却是不这么想的,因为只要挖出一些对手的劣迹,或者翻出一些可以影响对方声望的事情,哪怕这些事情在平日里根本不算个什么事,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就成了足以影响到平衡的因素。
  所以整个京州,在这段时间里都是气氛古怪,各自都在提防,不过却有一个很世外桃源的地方,那就是楚弦这里。
  今日,便是楚弦纳妾之日。
  对于百姓来讲,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也不会去咸吃萝卜淡操心的去关注这种和他们生活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
  但是在官场上,楚弦纳妾,那可就是‘大事’了。
  作为首辅阁级仙官,正三品户部左侍郎,地位只比户部尚书低了一些,自古这左侍郎就有半个户部尚书的称号,那权势和影响力,是在右侍郎之上的,尤其是楚弦这三年多来,主导变革,整个圣朝蒸蒸日上,官员不是傻子,都能看得出楚弦的‘潜力’,所以上级要拉拢楚弦,下级要巴结他,自然这种好机会,谁都不会放过。
  只是楚弦在这件事上做的到位。
  那就是只邀请了极少数官员,首辅阁之外的,除了崔焕之和孔谦这种关系好的官员之外,楚弦是谢绝一切贺礼的,所以那些下面的官员就算是想要送礼巴结,都没有门路。
  这段日子,到处打听,想要将贺礼塞入楚府的人多了去了,不过大部分人,都只能失望而归,楚弦深知无功不受禄的道理,有的人是没法子拒绝,但只要是能拒绝的,楚弦是一概不收,免得落人话柄。
  至于楚府的喜宴,那是多少官员想破法子,挤破脑袋都想参加的,为此,楚府里哪怕是扫地的下人,都成了各方官员‘讨好’的目标。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看能不能进入楚府,参加这一次喜宴。
  别的不说,哪怕只是露个脸,都是了不得的事情,要知道这种级别的喜宴,首辅阁级别的官员怕是都会到场,到时候那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高逼格,在这个时候是最容易结实到上层官员的机会,对于下面那些急切想要升官的人来说,的确是很难阻挡这种吸引力。
  楚府的官家就不止一次的私下里抱怨过,说是只要他出门,就会被各种人拉着攀关系,最夸张的,这些人还不一定只是办事的下人,有的是官员直接出马,就见过几个六品官员,非要和楚府的官家称兄道弟的怪事。
  这些都是小事,楚府对于下人的规矩不多,但却是有底线,所以他们不敢违背,更不会因为一些蝇头小利做出错事。
  所以到最后,也没有谁能真正混入喜宴。
  因为楚府之内有小乾坤界,所以喜宴是拜在一处诗情画意的山谷之内,这也是仙人手段,而且不是一般道仙能做到的。
  楚弦的术法,远超同级道仙,一般道仙弄不出这么大的小乾坤界,就算是飞羽仙级别,也少有人能做到。
  所以众多宾客前来之后,看到这巨大的小乾坤界,都是惊讶无比,就算是首辅阁级别的仙官尚且如此,其他一些还不到仙人境界的,更是不由的生出敬畏之心。
  孔谦看着这乾坤界,一脸感慨:“我这岁数,都活到狗身上了。”
  旁边崔焕之似乎听到了什么,同样是叹了口气,不过却没有说话,因为相对于孔谦,崔焕之的感慨才叫最大。
  当年楚弦刚考上榜生,还是自己将其拉入仕途的,那个时候的楚弦,本事距离他简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可如今,便是自己也只能仰望楚弦,无论是从修为还是从官级,都是一样。
  但崔焕之早就想开了,也不会有嫉妒之心,因为这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一样,只有欣慰和欣喜。
  甚至于,崔焕之若是选择,自己的仕途和楚弦的仕途,他可能会选择后者。
  因为对于如今的圣朝来说,楚弦的仕途要远远重要过自己。
  旁边孔谦这个时候道:“焕之啊,听说你参加完楚弦的喜宴,明日就要去天洲书院进修,我先恭喜你了。”
  崔焕之一笑:“这有什么可恭喜的,此番去天洲书院,我也是压力巨大,如今我已是法身境巅峰,上面指派我去天洲书院,肯定是要求我结道果,成道仙的,不过就说过往的一些例子,同样情况没有成仙的也是大有人在,我也是怕啊。”
  孔谦则是摇头:“怕什么?别人想要这个机会都没有呢,你若是成就道仙,将来入首辅阁也是顺理成章,做官做到这份上,才算是不枉此生,只可惜,我老头没这个福分。”
  崔焕之知道孔谦是在自嘲,所以也只是哈哈一笑,不过对于去天洲书院的事情,他心里已经有谱了。
  这里面楚弦也是帮了不少忙,据说楚弦与那天洲书院的副院长欧阳先生关系极好,此番楚弦修书一封让崔焕之带上,到时候去了,必然可受欧阳先生的额外照顾,而且楚弦偷偷告诉崔焕之,说他的书信,绝对是要比萧禹太师的还要好使。
  对此崔焕之倒是相信。
  这个时候,众多首辅阁仙官也是一一到场,让人称奇的是,这些首辅阁级别的高官,平日里只有在首辅阁级会议的时候才会来这么齐,其他时候,想都别想,毕竟首辅阁级别的官员也是各成一派,有的因为政见不同,甚至可能还会互相敌视,相互斗争。
  和当初楚弦娶李紫菀时不同,那个时候,因为楚弦还只是正五品,影响力自然是无法和现在相提并论,来的首辅阁仙官没有今天这么多,今天看样子,除了那李渊明、刘季温和少数几个仙官没来,其他的几乎都来了。
  这可是天大的面子,也从侧面说明时至今日,楚弦的分量和影响力。
  楚弦作为主人,自然是要迎接,不敢有怠慢。
  工部尚书这时候四下看看,注意到楚弦这小乾坤界的不凡,忍不住开口道:“我刚刚观察,居然是发现楚侍郎这小乾坤界很不一般,好像是和画界炼在一起,相互融合,说不出的融洽。”
  这一点,显然有不少仙官早就看出来了。
  “的确,这一手本事,我是自认技不如人的,也不知道楚侍郎这一手是怎么研究出来的,改日,还得找他讨教一番。”一位侍郎这时候也道。
  别说它们,就是大司徒大司马这一级别的仙官同样也在讨论楚弦府内的小乾坤界。
  这个时候,杨真卿来了。
  如今杨真卿和楚弦也算是‘和解’了,这几年在朝会上,并没有针锋相对,虽然有的时候政见不统一,但也不存在强压敌对的情况,对于楚弦这个后起之秀的崛起,杨真卿明显选择了接受。
  而对于楚弦来说,在他眼里,杨真卿的确不愧是右太师,胸怀和远见都是有的,只是有时做事过于霸道。
  这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楚弦和杨真卿就完美的诠释了这一句话。
  至于金甲上将军和玉将军,那自然都会来,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有人通传,说右丞侍中王神龄大人到了。
  楚弦早有所料,所以并不奇怪,亲自去迎接。而从王神龄脸上,也丝毫看不出曾经和楚弦的敌视和不快,很是热情,来了之后也是与其他同僚问好。
  在场之人没有傻子,要知道就在今天,李渊明是正式的提出辞官文折,首辅阁会议上已经是通过了,也就是说,今天开始,尚书令的这个位子,算是正式的空了出来。
  位子空了,那肯定是要有人补上去的,所以谁都知道,接下来的争夺和竞争,才是最为惨烈的。
  王神龄作为尚书令的竞争者之一,突然示好楚弦,甚至亲自前来为楚弦道喜,这里面的蕴意已经是相当明显了。
  有趣的是,这一次争夺尚书令位置的仙官,今天都来了。
第七百七十五章
萧禹召见
  不过因为是竞争的关系,尤其是最近互相斗的比较凶,所以他们互相之间也只是象征性的打个招呼,不会进一步交谈,更不会坐在一起。
  就像是王神龄,来了之后,看向礼部尚书的眼神就不对劲,据说最近外面有关于王神龄的一些传闻,不太好,虽然无伤大雅,但总归是一种影响,现在看来,这幕后的始作俑者,就极有可能是这位礼部尚书。
  同样,礼部尚书这边看向户部尚书的表情带着不善。
  愿意很简单,就在前两日,户部尚书通报御史,抓了礼部下属一个司郎中,原因是对方数年来所过手的银两账目楚弦问题,要严查根源。
  这种事,虽然只是针对一个司郎中,但所谓打狗也的看主人,对礼部下面的高级官员如此的严苛和针对,这就是在给礼部尚书上眼药,就是在告诉所有人,礼部尚书做事不全面,至少在用人上,有所欠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3/7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