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官(校对)第6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4/706

  这种事情,尤其是在这种关键时刻,绝对会影响到是否能上位尚书令,所以对于户部尚书这种关键时刻背后捅刀子的举动,礼部尚书能高兴了才怪。
  除了这三位,还有几个竞争者,此刻也都是表面和气,背地里敌对,当然也有那种有资格参加竞争,但没有竞争的人。
  楚弦算是一个,除此之外,还有兵部尚书赵恒,工部尚书等人都是说过,不会参加对尚书令的竞争。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反倒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观察。
  这个时候,萧禹太师来了。
  不过这一次,萧禹太师也只是来了喝了一杯酒,然后就匆匆离去,毕竟萧禹事务很多,能来喝一杯酒已经是其他人羡慕不来的事情了。
  之后杨真卿也是喝了酒,说了几句祝福的话,也是告辞而去,之后陆陆续续,按照官位高低,该走的都走了,如此剩下的,才算是楚弦真正的挚友,当然是多喝了几杯。只是此番身份和地位不同,所以午夜不到,众人已经相继离开。
  今夜之后,纪纹和洛妃正式成了楚弦的二夫人和三夫人,也算是有了名分,而纪纹的洞烛司副都统,也是就此辞去,不过纪纹早有打算,已经是在楚弦府中,秘密训练了一批类似于洞烛内卫的高手,专门负责打探消息,做一些难以上到台面的事情。
  李渊明离开的很低调,甚至没有与任何同僚打招呼,显然,这位上一任尚书令在和萧禹太师‘斗法’的过程,是一败涂地,自然,原本属于李渊明的势力和下属官员,有的是被调职,有的是被更换,也有的是另投门户,寻找新的庇护和靠山。
  这里面,刘季温的日子过的最不好。
  他算是李渊明派系当中,级别最高的,也是权势最大的,毕竟是户部右侍郎,首辅阁成员,按理说,他要投靠谁,应该都会愿意接收他。
  只是就是因为他和李渊明之前走的太近,所以到现在,也没有谁愿意‘接收’他,所以刘季温如今在首辅阁的位置很尴尬,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存在感。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他之前和楚弦的关系闹的太僵,这一点也是起到不小的影响。
  尚书令的争夺,比之前任何人所想像的都要‘惨烈’,或者说,是有些拖的过长了,首辅阁在尚书令人选的这个问题上,已经讨论过两次,没有结果,朝会上提过,也同样无果而终,就是因为无论提选谁,另外的人都会想方设法的打压和破坏。
  如此,居然是形成了一个十分不好的恶性循环。
  那就是谁上,其他人都不会认同,都会反对,都会找出各种不同意的理由,好在,对于这一点,首辅阁的高层早有认识,所以无论是大司徒大司马,两位上将军,杨真卿甚至萧禹太师,都没有表态。
  显然,他们都是在观察,或者说,就算是他们之间,也没有最终做出决断,究竟是由谁来上任尚书令这个极为重要的官职。
  可这种事情也不可能一直拖着,一直悬而未决,尚书令这个位置十分的重要,有太多事情得经过这个官职来处置,所以谁都知道,必须要尽快做出决断了。
  楚弦在户部时,突然紧急被萧禹太师召见,传令的仙军卫绝对是属于那种一丝不苟的,萧禹太师下令,他们就必然会遵从的那种。
  楚弦自然不敢耽搁,所以是吩咐手下继续处置事务,他则是随着仙军卫一起前往萧禹太师所在的‘紫霄阁’。
  这里是圣朝权力中心,平常的时候,便是六部尚书一级,都不可随意进入。
  楚弦到了的时候,萧禹太师正在一个巨大的书桌后面批阅文册,旁边有仙军卫守护,也有侍官协助,可见萧禹太师平日里处置的公文事务,简直是多到让人发指。
  “你们先下去。”萧禹太师笔不停,头不抬,一边写着什么,一边吩咐,当下,那些仙军卫和侍官悄悄退下,这里除了萧禹太师,就只剩下楚弦了。
  “楚弦,户部的事情,给我说说吧。”萧禹太师继续写东西,而他吩咐的事情,明显是要听楚弦对于户部情况的一个汇报。
  换做旁人,怕是还得想一时半会儿,可楚弦每日做的事务繁多,对户部整体的情况已经是了若指掌,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刘季温主动交出了不少事务之后,楚弦这个‘半个户部尚书’的称号,那绝对是坐实了。
  所以说起来,绝对是相当的全面和仔细,甚至就算是户部尚书亲自来说,也未必能有楚弦说的这么好,这么透彻。
  萧禹太师明显能听出好坏深浅,此刻是点头:“虽然你在户部只是待了三年多,但所行之事,所做之功,远超那些待了三十年的官员,这一点,我很欣慰,当年将你安排到户部,这一步是作对了,尤其是土地变革,这对于圣朝的意义太过重大,这件事上,你是功臣。”
  毫无吝啬的夸奖,这让楚弦都有些不好意思,只是楚弦更清楚,萧禹太师专门召见自己,不只是为了夸奖自己那么简单。
  接下来必然是有事情的。
  就是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接下来萧禹太师依旧是笔动不停,同时不抬眼睛,开口说道:“最近尚书令的争夺,你应该都知道了吧?”
  这事儿楚弦肯定不能说不知道,毕竟现在这事情那是人所共知的,说实话,各方争夺到这种地步,也是一开始楚弦没有料到的。
  所以楚弦点了点头,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只是不想发表,这个时候显然也不行,萧禹太师那边直接道:“说说看法。”
  这是逼着人表态,要知道虽然看上去萧禹太师问的很随意,可这种事没有那么简单,稍不留神就可能说错话。最重要的是,不知道萧禹他太师是想听哪一种,这种猜测人心思的事情是最复杂的,很多人在官场混的如鱼得水,实际上就有这种猜测上官意图的本领,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人活的都挺累。
  楚弦自然也能猜测别人的心思,但他并不乐意这么做,更何况,既然是猜,就总有猜错的时候,一旦错了,万劫不复。
  所以楚弦也不猜,只是将自己所想的道出,简单一点更好。
  “无论如何争夺,尚书令都不可再空缺,毕竟这个位子乃是实权官位,无人坐镇,总会引来各种麻烦,而且也伤和气。”
  楚弦说的实际上已经很婉转了,萧禹太师一听,手里的笔头一次停了下来,然后丢在一旁,显然,很生气。
  “伤和气?他们还知道伤和气?简直就差一点要打起来了,一个个的,为了这个尚书令的位置,已经是毫不顾忌,不要脸皮了。”萧禹太师声音很重,语气也是带着怒火,看得出来,这件事让萧禹太师很不满意。
  楚弦倒也能理解,毕竟作为首辅阁首座,大部分时候是不能搞一言堂的,很多事情,都得按照圣朝的规矩来办。
  就像是尚书令的选拔,那就需要首辅阁超过半数以上的仙官都同意,某个人才有可能上位,而且这个人,还必须得是有资格的。
  这件事本来很容易,可没想到,两次首辅阁会议,都没有一个人能达到半数的支持,互相之间拆台,明争暗斗,现在整个官场都因为这上层争斗,而有些人人自危,甚至可以说,有些乌烟瘴气了。
  如此,萧禹太师能高兴了才叫奇怪。
  这个时候,萧禹太师终于是看向楚弦,问了一句:“楚弦,我若是没记错,这两次都将票,投给了王神龄,能说说想法吗?”
  楚弦知道萧禹太师可能会问这个问题,所以倒也没有犹豫,直接道:“回萧太师,就事论事,下官认为,王神龄大人的确是有资格上位尚书令,一来他的官品最为接近,而且他资历足够,在首辅阁内,也是老牌仙官,做事之风稳健,他来担任尚书令,相对来说是比较合适的。”
  这便是楚弦的想法。
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最适合
  虽然的确有一些其他的心思,但实际上,若没有这个前提,楚弦也绝对不会支持王神龄,毕竟相对来说,王神龄是要比户部尚书和礼部尚书等竞争者,要有一些上位者该有的‘果断’和‘霸气’。
  胸怀大家都有,但有的时候,遇到事情不可犹豫不决,如此来看,户部尚书就有这个毛病,所以虽然现在户部尚书是楚弦的直属上官,而且对方还曾经明确的告诉楚弦,若是他上位,那就会举荐楚弦成为下一任户部尚书。
  即便如此,楚弦都没有投这位户部尚书的票,就是因为在果断性上,对方还差了一点,要当尚书令,有的时候,就必须要果断决然。
  这一点上,王神龄未必有多好,但至少比起其他的竞争者来说,是要好了不少,所以楚弦两次首辅阁级会议推举的都是王神龄。
  萧禹太师一听,点头道:“你说的这些,倒也是事实,王神龄有优点,可缺点也是相当的明显,他有的时候做事果断,却是胸怀不够,而且过于倔强,说实话,行事稍有鲁莽,这不符合他的年纪该有的沉稳,所以他做尚书令,至少我这边是通不过的。”
  楚弦一听,倒吸口气。
  他终于知道,为何两次会议,王神龄都没有通过半数支持,原来根源是在萧禹太师身上,萧禹太师不认可的人,这个人能上位的机会就相当渺茫了。
  这一点楚弦也只能是暗暗的替王神龄可惜一下了,而实际上,萧禹太师说的是没错的,王神龄的问题就是那样,对方担任尚书令这种级别的高官,的确是不太让人放心。
  “那,户部尚书他应该是一个好人选,户部尚书他做事稳重,坚持观点,这一点绝对是表率。”楚弦这个时候想了想,开口道。
  谁料萧禹太师继续摇头:“他,过于稳重了,虽然坚持观点,有骨气,有毅力,也有能力,可他少了一种霸气和冲劲,说白了,他做户部尚书是称职的,但要做尚书令,还不行。”
  楚弦这一下就不太明白萧禹太师是要做什么了。
  接连说了两个可能性最大的候选者都被萧禹太师给否定了,那难道说,萧禹太师所想的人选是礼部尚书?
  不过说实话,在楚弦看来,礼部尚书比之前两位是有些不足的,虽然资历足够,但在楚弦看来,对方唯一所能依仗的,也就是资历了。
  可做官,不是做资历,尤其是首辅阁级别的高层,更是如此。
  楚弦这个时候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便是诚恳道:“萧太师,楚弦愿听太师所荐。”
  那意思就是说,再让我说,我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虽然还有其他的候选者,但其他人,还比不过王神龄和户部尚书,所以让我认同,不好意思,没法子认同其他人。
  这是楚弦的真实想法。
  萧禹太师这个时候道:“你要听我所荐之人?好,在我心里,的确有一个人最适合做这个尚书令,所以才会突发奇想,将你召来,想听听你的高见。”
  楚弦急忙躬身道:“楚弦洗耳恭听。”
  萧禹太师道:“我所中意的这个人选,姓楚,名弦!”
  楚弦傻眼了。
  他的确没想到,萧禹太师说的那个最中意的人选,居然是自己?
  这,的确是让人有些吃惊,所以楚弦一下子还不知道该说什么,愣在那里,而萧禹太师这个时候道:“你说说吧,这个人行不行?做尚书令,他够不够格?”
  楚弦现在是打起了一百个精神,萧禹太师这一次是要听自己对自己的判断和期望,这种事情,实际上是最难做的,最难说的。
  说好,那是有些自夸,说不好,又会被人说成自谦,反正无论说好还是不好,都不太好,这就是最难的一点。
  可楚弦也清楚,萧禹太师不会没事儿干找自己来消遣,既然人家都这么郑重的说出来心中的想法,那自己就应该严肃对待,不应该有任何情绪影响。
  既然如此,那便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评测一下自己这个人,有没有资格做尚书令。
  所以楚弦将心中的欢喜、犹豫、顾虑等等一切的情绪抛开,就像是自己不是自己,是另外一个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评价自己。
  “太师既然要我说,那我就实话实说。楚弦这个人,他能力尚有,资历却浅,若登尚书令之位,旁人必然不服,有闲言碎语,而且就以楚弦这个人,若上位必然继续推行变革,而变必动,动得易生乱,若圣朝要的是稳,切不可提拔楚弦。至于学识、胸怀和远见,楚弦之力,不输另外几位大人。”
  楚弦说完了,他是尽量的简单直接,以旁观者的视角道出所言,当然任何的评价都不可能‘中立’,绝对都会带有主观评价,所以说,楚弦没有自谦,而是自夸,毕竟这个时候若都在自谦,那反倒是不诚实了。
  那边萧禹太师听完,居然是哈哈一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4/7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