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4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721

  虽然朝中大臣对蔡绦畏之如虎,但蔡攸不怕,他根本就没把这个小弟放在眼里,而且他还在暗中寻找搞掉这个小弟的有力证据。
  此前,赵佶曾有提拔蔡攸为相之意,可很多人都明确表示反对:“蔡六岂堪作相!”,蔡攸于是落节钺,仍领枢密院事。
  蔡攸虽然没甚么才干,但他对于爬上宰相宝座,还是非常热心的。
  而只要搞掉蔡绦就可以逼退蔡京,他蔡攸就有希望爬上宰相宝座。
  李邦彦等人煽风点火,极力挑拨蔡攸与蔡京、蔡绦之间的矛盾——他们希望借蔡攸之手来打击蔡绦嚣张的气焰。
  宣和七年正月,奉议郎尚书司封员外郎许亢宗奉旨出使金国,祝贺吴乞买荣登大金皇帝宝座。
  路过燕京时,许亢宗惊讶的发现,燕地出现了极为严重的饥荒,父母食其子,甚至有病死的尸体插纸标于市集之上卖钱,别说是平民百姓,就是大宋的士兵都饿得骨瘦如柴,很多士兵甚至硬生生的饿死了。
  其实,面对这一情况,赵佶也尝试着改变。
  去年,赵佶将保障燕京粮食供给的任务,下达给靠近燕京的河北、河东和京东等路,而各路转运司官员又将粮食数额分摊到了民众的头上。
  由于缺乏运输力量,各路转运司官员还特别要求百姓,必须将粮食运送到燕京缴纳。
  为了运送一石粮食,沿途运费要花上十几石甚至二十几石粮食,这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甚至灾难。
  再加上,这两年河北、京东等路连年发生灾荒,收成很不好,饿殍遍地。
  各地于是相继爆发了多起抗捐风暴或农民暴动事件,少者几百人,多者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此起而彼伏。
  影响比较大的有,山东的张万仙,人数达十万;山东的张迪,人数五万多;河北的高托山,号称有三十万人;其他两三万者不可胜数。
  说到这里,赵佶和宋国得感谢李衍和水泊梁山。
  这些义军,以及那些饿得受不了了的民众,最后或主动或被动(被宋军撵的),全都聚集到了胶东半岛,然后被水泊梁山的人运往九州等八郡,否则仅这些层出不穷的义军就够宋国喝一壶的。
  其实,最开始,赵佶和宋国也不想将这些灾民给李衍、给水泊梁山。
  可那些灾民见宋国连最后的活路都不给他们,是真拼命,而且很多宋军将士也不忍心阻止灾民们的最后生路。
  后来,李衍干脆派人跟宋国谈,答应给宋国五十万斤好铁,换这些灾民。
  赵佶君臣综合考虑过后,才不再阻拦李衍招募这些灾民。
  如此一来,两河、京东西、浙西水,环庆、邠宁、泾原等地的灾民纷纷往胶东半岛迁徙,然后被水泊梁山迁往九州等八郡。
  (河东和燕地离胶东半岛太远,而且宋国严禁这两地的民众离开——此二地关系到宋国的国防,而且连年战乱已经让些二地流失了不少人口,宋国怎么可能再放这两地的民众离开?)
  数月之间,水泊梁山就招募到了六七百万灾民,而且这个数量还在快速增加。
  虽说有水泊梁山帮宋国缓解灾民和暴动的压力,但对宋国而言,今年仍是多灾多难。
  正月,河东、陕西等地突然发生大地震,多地房屋倒塌,民众伤亡和财产损失都很严重,甚至就连东京汴梁都有震感。
  二月初,赵佶听闻燕山大饥,立即下诏,要求自京师运米五十万斛至燕山,并点名令工部侍郎孟揆亲往措置。
  孟揆率领船队自京师出发,沿大河北上,从保信沙塘进入潞河,然后运达燕京。
  此时,大权在握的蔡绦,肆为奸利,赏罚无章,遣使四出,诛求采访,喜者令荐之,否则劾之,中外搢绅,无不侧目。
  而且,蔡绦还仿效王黼设立的应奉司,创置了一个宣和库式贡司——其实,蔡绦此举也是在为赵佶和宋国筹钱,不过因为他的手段不够高明,宣和库式贡司也成了他被攻击的把柄。
  蔡绦的狂妄恣肆,让蔡攸极为气愤,他暗中加紧搜寻搞掉蔡绦的证据。
  功夫不负有心人,蔡攸终于在蔡绦写的一本名叫《西清诗话》的书中发现了有力证据。
  在这本书中,蔡绦竟敢引用苏轼和黄庭坚的言论,这就是罪证——赵佶前不久曾下诏,明令严禁引用苏、黄文集,否则以违制论。
  与此同时,蔡绦还有一个更大的把柄,被白时中和李邦彦抓住了,那就是蔡绦利用职权,破格提拔大舅子韩梠担任户部侍郎。
  白时中和李邦彦上朝弹劾蔡绦,指责他窃弄权柄,以权谋私。
  蔡攸更狠毒,他甚至向赵佶提建议,处死蔡绦。
  赵佶对蔡绦的表现早有耳闻,也早就很不满,于是下令流放蔡绦。
  蔡京闻讯急忙进宫哀求。
  赵佶看在蔡京的面子上,免除了蔡绦的流放处罚,勒令蔡绦停职,并撤销对蔡绦的赐出身敕。
  这时候,赵佶对蔡京很失望,他知道今日之蔡京已非昔日之蔡京,他希望蔡京能主动提出辞呈。
  可是,蔡京留恋权力,迷恋权力,迟迟不肯交出宰相大权。
  ……
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祚帝被俘
  ……
  宣和七年,也是辽国保大五年,这是辽国纪年的最后一年。
  这年二月,天祚帝被金军俘获,标志着历经九代皇帝、横跨二百一十年的辽帝国,终于彻底落下了历史帷幕。
  西夏皇帝李乾顺的皇后名叫耶律南仙,是辽国成安公主,也是天祚帝名义上的女儿。
  当年,李乾顺继位之初,为巩固西夏与辽国的关系,李乾顺曾多次向辽国请婚。
  后来,天祚帝将宗室女耶律南仙收为女儿并封为成安公主,嫁给了李乾顺。
  李乾顺也就成了天祚帝的女婿。
  天祚帝落难了之初,李乾顺也是极力帮天祚帝复国。
  奈何!
  天祚帝是另一个阿斗!
  天祚帝被李衍击败了之后,辗转逃回夹山。
  不久之后,李乾顺恼怒金国失信没有将云右之地给他,于是将天祚帝请去西夏长住。
  天祚帝在西夏期间很是心神不宁,他知道女真人是不会放过他的。
  果然!
  不久金国便派遣使臣入夏,向李乾顺提出:如天祚帝逃入夏境,应将其擒捕送给金国。夏国如果能以事辽之礼来事金国,那么,金国则可将原辽国西北一带的土地割让给夏国。
  李乾顺见辽国灭亡已成定局,为了保全夏国,遂答应金国提出的条件。
  耶律南仙将这个消息偷偷告诉给了天祚帝,天祚帝害怕被李乾顺送给金国,迅速离开了西夏。
  天祚帝随后重回夹山大本营,然后惊讶地发现,留守人员又聚得了数千兵马。
  后来,阴山鞑靼毛割石部也来到夹山投靠天祚帝。
  有了这两只队伍,天祚帝自谓得到天助,信心大增,于是,不顾众人劝阻,执意要兵出夹山,收复燕云地区失地。
  去年冬天,天祚帝听说完颜宗翰回上京去了,云中由完颜希尹代理元帅之职,他以为时机已成熟,遂率契丹与鞑靼军共五万人马出夹山,下渔阳岭,然后接连攻下天德军、东胜、云内、宁边等州,大军如入无人之境——其实,这里本就没有多少人驻守,甚至这里连归属问题都还没定下来。
  天祚帝这次出山南下,其真正目的并不是收复燕云失地,而是想趁机去投靠宋国。
  这是有证据的。
  天祚帝这次不仅带走了夹山的全部军马,而且还并携其新纳的几个妃子以及二子秦王和赵王及宗属。
  此外,天祚帝还携带了其所拥有的全部宝物。
  很显然,这是天祚帝有计划的一次大搬家行动。
  天祚帝之所以想逃去宋国,那是因为童贯受赵佶之命,诱天祚帝来宋国。
  童贯因此将一个番僧推荐给赵佶。
  赵佶令这个番僧持其御笔绢书秘密去夹山联络天祚帝。
  番僧来到夹山找到了天祚帝,然后将赵佶的亲笔书信交给了天祚帝。
  赵佶在信中向天祚帝保证:“你若来我大宋,我以兄长之礼待你,你的地位在我两个弟弟燕王和越王之上,赐给你千间住宅,待女三百,一定优待你。”
  天祚帝大喜,于是与番僧约定接应时间。
  其实,宋国的这些小动作,金国早就知道了,正张网以待,准备捉天祚帝。
  天祚帝率军刚过云中,忽然接到报告说,完颜希尹以大兵遮其归路;之后又接到报告说,完颜宗翰早已回到云中,正派大军前来追袭。
  天祚帝大惊,急令大军速向武州挺进。
  完颜希尹将蔚州、应州、奉圣州与云中府的汉儿乡兵组成先头部队,追击天祚帝,而将一千余女真骑兵埋伏在天祚帝必经的山谷之间,以逸待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