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精校校注)第1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177

(67)
 锦裆——织锦做成的裤裆。
(68)
 大辂辇——古时皇帝所乘之华美的大车。
(69)
 立金瓜——古时仪仗中的一种器仗。长柄一端呈瓜形,金色铜制,另端朱漆底座(棒首),可立置者为立金瓜;卧置者为卧金瓜。
(70)
 驾辕象——以象驾车辕拉车,指帝王之车驾。
(71)
 姜擦——即礓
,大台阶。宫室、寺院称阶级曰礓
。指一磴一磴之台阶。
(72)
 嘐(xi
ā
o消)嘐哕(hu
ì会)哕——象声词。形容大声大气与禽鸟的鸣声。
(73)
 刮刮剌剌——象声词。形容热热闹闹的声音。山东方言。
(74)
 螭头——古时碑额、庭柱、殿阶等上面多制有螭龙头像。此乃以此借指殿前雕有螭龙头形的台阶。螭,传说中无角的龙。
(75)
 簪缨——古代官吏的冠饰。以此比喻显贵。
(76)
 爵——即爵位,官位。古时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爵位不同,俸禄不等。
(77)
 辰牌——上午七时至九时。
(78)
 拜舞——即以手足舞蹈,以示欢喜之极,古时朝拜的礼仪。其舞蹈乃先右袖左足,再左袖右足,反复几次,唱三叩首,只跪左膝,山呼万岁,且以左手加额示意。
起居——此乃问候皇帝旦夕平安。
(79)
 光禄寺——秦时官署名。沿用至唐时专掌皇帝祭品、膳食及招待酒宴之总管六尚局事。
(80)
 良酝署——此乃明代官署名。宋时称尚酝司,专掌酒醴之事。
(81)
 珍羞署——亦明代官署名。宋时称尚食司,专供宫膳肴馔之事。
(82)
 掌醢(hǎi海)署——专一操办荤食制品。
(83)
 大官署——即太官署,秦时官署名,执掌皇帝膳食及燕享之事。宋以后皇帝膳食归尚食局,大官署只掌祭物。以上各局统归光禄寺管辖。
(84)
 阊阖——传说中的天门。此借指宫门。
(85)
 龙衮——皇帝绣有龙纹的礼服。此借指皇帝之威仪。
(86)
 重熙累洽——此乃对皇帝丰功伟业称颂之辞,意谓承前启后之功绩相继,累世祥和升平之气象长存。
(87)
 珍羞——犹言有滋味,美味。
(88)
 筵开玳瑁——犹谓豪华、珍贵的筵席,因称玳瑁筵。
(89)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祥瑞之兽,形似鹿,头有角,全身麟甲,尾似牛尾,是美好祥和的象征。以此借指香兽。
(90)
 百合香——谓多种香料和合而成之香。
龙脑——有龙脑香树,产于苏门答腊、古波斯及我国闽、广等地,树脂为龙脑香,乃极名贵的香料。另有一种菊花,香气如龙脑,亦是绝佳香料。
(91)
 麒脯鸾肝——以传说中的瑞兽和凤凰的肉干,比喻精美豪华之筵宴。
(92)
 驼蹄熊掌——指骆驼的足蹄和熊的脚掌,经加工制做,均是极名贵味美的珍馐。
(93)
 黄羊——指生活在草原和沙漠地带的一种野生羊,全身毛呈黄白色,腹下为黄色,状与羊同,比羊小,角似公羊。世称异品俊味。
(94)
 宝珠榴——谓一种石榴子像珍珠般晶莹的石榴。
(95)
 胡麻饭——用胡麻做的饭。胡麻,即芝麻。相传东汉时,有剡县人进天台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请食胡麻饭。留半年后还乡,子孙已历七世。(见《太平广记》卷六十一引《神仙记》)后因此称之为仙人食品。
(96)
 五俎八簋——谓羊、豕、牛、鱼、麋五种祭品和八个圆口器皿盛满黍稷等食品,以作祭祀之用。
(97)
 “糖浇”句——疑指乳糖狮子。宋孔平仲《谈苑》卷一《收冰法》:“川中乳糖狮子,冬至前造者色白不坏,冬至后者易败多蛀。”即以稠糖浆制的狮形糖块。
(98)
 “面制”句——谓以面粉制做的各种形象的小点心。
(99)
 汤陈三献——此谓献汤三次,首为初献,再为亚献,后为终献。
(100)
 排长——即排当之长,教坊司、礼仪司均有教坊色长,管理鼓乐事宜。《宋史·乐志》:“教坊本隶宣徽院,有使、副使、判官、都色长等”。
(101)
 鬼门道——此指戏台上的上、下场之入门出门。因其所扮演的角色皆为以往之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其上场下场出入于此,故称“鬼门道”。
(102)
 外——传统戏剧角色名。元代戏剧中外末、外旦之外,还有外,扮男扮女即可,后专称扮老年角色者,谓之孛老。
(103)
 戏色——指表情轻佻的角色,富嬉笑轻侮的表情。若演杂剧,则为艳段子那种。
(104)
 末色——传统戏剧角色名。大多扮演中年或中年以上男子。
(105)
役——不详。
,查无此字。《全传》本作“
役”。
,络丝之意。
役,亦不详其意。疑“
”乃“
”字,
役,乃古代演习朝会等礼仪时,束茅立于地上,以标位次者。只能存疑。
(106)
 净色——传统戏剧角色。俗称花脸。大多扮演性格刚烈或粗鲁、奸滑的人物。有正净、副净、外净、贴净之类。
(107)
 贴净——传统戏剧角色名。即副净,俗称二花脸或架子花脸。大多表演性格粗豪爽直的角色。
(108)
 九伯——亦作“九百”。宋、元时期讥讽人痴呆风魔、呆头傻脑、疯癫不着调儿者。
(109)
 明创——一般是在丑角脸上,于眉眼尾部左右对称处,以墨涂斜垂显明者为“明创”。
(110)
 蛤粉——即蛤灰,以蚌蛤壳烧成的灰,同石灰。
(111)
 “玄宗梦游”句——传说唐玄宗尝于八月十五日月圆时游月中,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且见“素娥十馀人,皆皓衣乘白鸾往来舞笑于广陵大桂树下,又听乐音嘈杂,亦甚清丽”,这则传说流传甚广,写进大小院本者有《广寒宫》,《宋史·乐志》载有《大石调游月宫》等。此处不知具体剧目。
(112)
 “狄青”句——宋仁宗时,西夏叛乱,时值狄青为延州指使,临敌披发戴铜面具,敌望之如神。后至宾州,值正月十五元宵夜,张灯设宴,三鼓,以奇兵突袭夺取昆仑关,一昼夜灭敌。狄青,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善骑射。得范仲淹赏识,授以《春秋》,由此狄青折节读书,精通兵法,终成将佐。此处不知演的具体剧目。
(113)
 无为——此谓主上一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为而国家得到治理,且益寿延年。
(114)
 “尧舜”句——《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赞其以仁治国家。四恶,相传是尧舜时代四个恶名远扬的部族首领。在流共工于幽州、放
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之后,天下咸服。
(115)
 端拱——此指帝王庄严临朝,清简为政。
(116)
 佩韦——谓佩带韦皮饰件。韦皮性柔,有韧性,性情急燥者佩之,可时刻提醒自己柔缓勿燥。
(117)
 辄便——犹随便,轻易。
(118)
 逼城——谓迫近城池。
(119)
 紫袍象简——此指高官所穿的紫色袍服和高官朝见君主手执的象牙手板。以此形容位高之官员。
(120)
 狼烟——古时烽火用狼粪点燃,取其烟直,遇风不斜,常用作边防军事报警之信号。此喻指战乱未平定。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古风一首:
大鹏久伏北溟里,海运抟风九万里。
丈夫按剑居蓬蒿
(1)
,时间谈笑鹰扬起。
县官失政群臣妒,天下黎民思乐土。
壮哉一百八英雄,任侠施仁聚山坞。
宋江意气天下稀,学究谋略人中奇。
折馘擒俘俱虎将,披坚执锐尽健儿。
艨艟战舰环湍濑
(2)
,剑戟短兵布山寨。
三关部伍太森严,万姓闻风俱胆碎。
惟诛国蠹去贪残
(3)
,替天行道民尽安。
只为忠贞同皎日
(4)
,遂令天诏降梁山。
东风拂拂征袍舞,朱鹭翩翩动钲鼓
(5)

黄封御酒远相颁,紫泥锦绮仍安抚。
承恩将校舒衷情,焚香再拜朝玉京。
天子龙颜动喜色,诸侯击节歌升平。
汴州城下屯枭骑,一心报国真嘉会。
尽归廊庙佐清朝,万古千秋尚忠义。
话说当年有大辽国王,起兵前来侵占山后九州边界。兵分四路而入,劫掳山东、山西,抢掠河南、河北。各处州县,申达表文,奏请朝廷求救。先经枢密院,然后得到御前。所有枢密童贯同太师蔡京、太尉高俅、杨戬,商议纳下表章不奏
(6)
,只是行移邻近州府,催攒各处,径调军马,前去策应,正如担雪填井一般
(7)
。此事人皆尽知,只瞒着天子一个。适来四个贼臣设计,教枢密童贯启奏,将宋江等众要行陷害。
不期那御屏风后转出一员大臣来喝住,正是殿前都太尉宿元景。便向殿前启奏道:“陛下!宋江这伙好汉方始归降,百单八人,恩同手足,意若同胞。他们决不肯便拆散分开,虽死不舍相离。如何今又要害他众人性命!此辈好汉,智勇非同小可,倘或城中翻变起来,将何解救?如之奈何?见今辽国兴兵十万之众,侵占山后九州所属县治,各处申达表文求救,累次调兵前去征剿交锋,如汤泼蚁。贼势浩大,所遣官军又无良策可退,每每只是折兵损将,惟瞒陛下不奏。以臣愚见,正好差宋江等全伙良将,部领所属军将人马,直抵本境,收伏辽国之贼。令此辈好汉建功进用,于国实有便益
(8)
!微臣不敢自专,乞请圣鉴!”
天子听罢宿太尉所奏,龙颜大喜。巡问众官,俱言有理。天子大骂枢密院童贯等官:“都是汝等谗佞之徒,误国之辈,妒贤嫉能,闭塞贤路,饰词矫情,坏尽朝廷大事!姑恕情罪,免其追问。”天子亲书诏敕,赐宋江为破辽都先锋,其馀诸将,待建功加官受爵。就差太尉宿元景,亲赍诏敕,去宋江军前行营开读。天子朝退,百官皆散。
且说宿太尉领了圣旨出朝,径到宋江行寨军前开读。宋江等忙排香案,拜谢君恩,开读诏敕:
“制曰:舜有天下,举皋陶而四海咸服
(9)
;汤有天下,举伊尹而万民俱安
(10)
。朕自即位以来,任贤之心,夙夜靡怠
(11)
。近得宋江等众,顺天护国,秉义全忠,如斯大才,未易轻任。今为辽兵侵境,逆虏犯边,敕加宋江为破辽兵马都先锋使,卢俊义为副先锋。其馀军将,如夺头功,表申奏闻,量加官爵。就统所部军马,克日兴师,直抵巢穴,伐罪吊民,扫清边界。所过州府,另敕应付钱粮。如有随处官吏人等,不遵将令者,悉从便益处治。故兹制示,想宜知悉。
宣和四年夏月
日。”
当下宋江、卢俊义等,跪听诏敕已罢,众皆大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1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