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行(校对)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358

  随即,又是一阵刺耳的喇叭声。几个最早向淮安军屈服,并且被朱八十一用股本票子给拉上了“贼船”的地方名流,被各自的家丁簇拥着,走进了贵宾区域里。
  身后的家丁迅速放下手里的物件儿,抓住两脚一拉,就变成了一把把舒适椅子,然后又铺上狐皮,貂皮等保暖之物,让几个敢公然露面支持淮安军的地方名流,舒舒服服地坐在了最靠近观礼台的位置。
  “德行!”在距离王二不到三步远的地方,有名刚刚被赶出贵宾区的地痞气哼哼的撇嘴,“不就是有几个臭钱么?瞎张扬什么?哪天等老子发了大财……”
  “宁二子,你就少做几个白日梦吧。有那功夫,去找份正经事情干多好。甭说进瓷窑和水泥窑,就是去帮着官府修路,也好歹是个正经营生啊!”周围有百姓听得不耐烦,忍不住又出言数落。
  不像当年孛罗不花统治的时候,越是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越能混得开。如今换了淮安军坐镇,这扬州城内,逞勇斗狠的大侠小侠们,可是不再吃香了。新成立没多久的淮扬商号,以每天近百人的速度,不断吸纳着城中的青壮。而由淮扬大都督府出资修建的码头、港口以及联通高邮、扬州和淮安三城的官道,也需要海量的人手。除此之外,那些曾经毁于兵火的各行各业,在官府和商号的联手带动下,亦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着元气,慢慢重新焕发出生机。可以说,眼下只要是有一把子力气,或者一技之长的年青男子,根本不难找到养家糊口的差事。再继续四下里胡混的人,绝对会被大伙鄙夷,并且成为所有正经人家孩子的反面教材!
  “我,我,我就喜欢闲着,怎么着?!”被唤作宁二子的地痞把脖子一梗,七个不服八个不忿。
  “混账!”旁边立刻有两个上了年纪的人开口骂道,“你个混账王八蛋!怎么着?我们还能把你怎么着?除了替你老娘和妹妹觉得丢人之外,还能把你怎么着?要说你宁二子,也有把子力气,怎么就不能用在正地方呢?你看人家张柱子,跟你一个巷子长大,人家才去了作坊里几天,都升工长了。每月不算花红,光薪水就能拿到两吊!”
  “可不是么?看着人家张柱子天天被媒婆堵大门儿,你就不觉得着急。你也老大不小了,自己想混吃等死一辈子,也得想想,将来你妹子还要不要出嫁。到时候如果连一文钱嫁妆都拿不出,你就不怕自家妹子在夫家没好脸色看?!”
  “谁敢不给她好脸色看,我,我打断他的狗腿!”宁二子晃了晃钵盂大的拳头,气急败坏地宣告。
  然而,他的脖颈,却明显地软了下去,气势也远不及先前般嚣张。这扬州城,可向来都是全天下最做懂得生意的地方。非但寻常商贩以逐利为荣,即便是书香门第,也从不羞言铜臭。没钱的人,地位就低得可怜。哪怕是夫妻之间,家产薄的那一方,说话声音都自觉就低了三分,很难把腰真正直起来。
  人都不是石头缝隙里蹦出来的,想到自己的老娘和妹妹,也跟着自己一起被街坊邻居们瞧不起,宁二子就失去继续胡搅蛮缠的勇气。将目光转向观礼台,一眼不眨地等着新物件的出现。看看今天到底会出现什么宝贝,自己有没有以最低本钱和最快速度倒上一票,从而彻底改变身份的机会。
  也许是老天爷听到了他心里头的真实声音,很快,就派了十几名身强力壮的伙计,抬着一张用特地红绸子盖住桌案,沿着事先搭好的阶梯,走上了观礼台。淮扬商号的大掌柜郑子明,快步走到桌案前,先冲着台下的父老乡亲拱手做了个罗圈揖,然后用力将绸布往下一扯。“刷!”数道五颜六色的光芒,在夕阳的照射下,倒映进所有人的眼底。
  “啊……”不但是距离观礼台最近的贵宾们,连距离稍远的宁二子等普通百姓,都被五颜六色的光芒射得两眼发疼。那是何等美丽的一朵宝石莲花,碧绿色的莲叶,粉白色的花朵,周围还围绕着数个淡红色的花苞,荡漾在一池深邃的幽蓝色中,流光溢彩。
  难得的是,从花瓣、叶子、到池水,全都是从一整块宝石雕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拼接的痕迹。纵向高达二尺,横向铺开的池水、荷叶、花瓣与花苞,则蔓延有五尺余宽。且不说雕琢得如此巧夺天空,光是这么大一块玉石,就令大伙神魂颠倒,目不转睛!
  “此物,乃冰玉莲花!乃本商号按照大总管传授的秘法,耗时半个月所造。”郑子明得意地仰起头,鼓足了中气向众人宣布,“然后由玉石大匠徐老实亲手雕刻,全天下只此一件。今后再偶有所得,也不会是一模一样!”
  “嘶——!”观礼台下,众人不停地倒吸冷气。冰玉,朱总管居然指点商号的作坊,造出了如此大的一块冰玉。那东西,以往只有珠宝商人手里,能见到拳头大的一两块。并且都是单色的,谁也没看见过如此庞大,如此剔透的,真可谓巧夺天工。
  “嘿,不过大一点的罐子玉罢了,这姓杜的可真会胡说!”唯一没有跟大伙一道吸冷气的,只有探子头目王二。自幼在丞相脱脱府邸长大的他,对台上的物件可不算陌生。那东西其实是和琉璃差不多的物件,大食商人就曾经从海上运来过。并且大都城内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叫做罐玉局,就自己烧出了出了仿制品。只是颜色不如台上的那般鲜艳,质地也没有台上正在展示的那件纯净,再加上个头小、易碎、造价高和摸上去不具备玉石的温润感等原因,没有流传开来而已。
  “不瞒诸位,此物虽然叫做冰玉,却不是真的玉!而是传说中的药玉,罐玉,五色琉璃!”站台上的郑子明倒是实诚,待大伙吸足了冷气之后,又笑着拱拱手,继续说道。“所用原料,也是常见之物,因此除了做宝器物供大户人家品玩之外,还能做成很多日常用器物。当然,质地方面,做成日常所用之物的,就照着这件差一些!”
  “啊,好你个狗日的!”台子底下,吸气声立刻变成了抗议,并且越靠近展示台,越为大声。
  “好你个姓郑的,存心想看老子出丑是吧!”
  “小子,你有话不会一次说完么?等一会下来,看老夫怎么收拾你!”
  “小十三,你找死吧你!”
  ……
  郑子明就是本地人,出身于扬州郑家,还有一个考中过进士的族兄撑腰。因此,对贵宾席上的威胁声,并不怎么惧怕。笑着拱了拱手,大声回应道,“这,这,不都是为了给商号增加些人气么?诸位稍安勿躁,等会儿看了新物件,你们就知道,为何小弟要卖这个关子了!”
  说罢,笑呵呵朝台子后招了招手,转身离开。
  紧跟着上来的,则是淮扬大总管府的商局主事于常林。比起嬉皮笑脸的郑子明来说,他身上多了几分官威,同时也少了几分市侩气。身后跟着二十多名壮小伙,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个四四方方的木头盒子,看起来颇为沉重。
  “打开,请父老乡亲们给掌掌眼!!”余常林先向大伙点了点头,然后高声命令。
  “是!”壮小伙们整齐的答应一声,以最快速度,打开了手里的木头盒子。然后将盒子口横放过来,然众人看清楚里边装的所有物品。
  水晶杯,水晶盏,水晶灯罩,水晶托盘,水晶琉璃球,水晶珠串儿,凡是大伙曾经见到过的水晶器物,无论贵贱,几乎全都出现在台上的二十几个盒子当中。只是比大伙以往见到到过的水晶器物,颜色上显得稍差了些。带着股非常浅的绿意,正对着时很难察觉,只有多换几个角度和方向,才能发现其与天然水晶,有着明显的不同。
  因为郑子明在退场之前已经做过铺垫,所以大伙倒也没有像先前见到冰玉莲花时那样失态。但内心深处,却依旧兴奋莫名。这绿水晶,居然也能随随便便就造出来!并且看样子还很便宜,居然有许多被造成了日用器物!而按照先前的习惯,此物展示之后,就会由淮扬商号制造,并且对外统一发售。如此一来,淮扬商号岂不是又多了一样日进斗金的出产。大伙手里的股本票子,岂不是又要向上连翻好几个筋斗?
  “此物因为质地不如冰玉,所以正式定名为玻璃器,以与前者相区别。眼下由城外甲十到乙四号窑产出,暂时每五天供货一次,具体数量还未确定。各位乡亲如果想尝尝鲜,等会可以进去和商号的郑掌柜面谈!”余常林显然不太适应自己的新职位,非常生硬地补充了几句。然后冲着大伙拱了拱手,大步流星地离开。
  他带上台来的那二十几名壮小伙,则很小心地,将木头箱子一个挨一个摆在地上,摞成了一堵展示墙。几十样玻璃物品被小箱子间隔着堆叠起来,虽然不像冰玉莲花那样华贵,却也极为璀璨夺目。在贵宾区和靠近观礼台的前段位置,至少有一半儿人的眼睛被它们给吸引住了,贪婪地观赏着,赞叹着,迟迟不愿意将头转开。
  接下来,展示的则是几大片被压制成板状的玻璃,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但最多的,是和先前玻璃器物一样,呈淡绿色透明状。据上台介绍此物的工局主事黄老歪说,板状的玻璃可以用来镶嵌窗格,不过大伙却对这一用途嗤之以鼻。玻璃板再不值钱,也不会便宜过窗户纸。而这年头,许多人家连窗户纸都舍不得用,更何况是看上去华贵无比的玻璃?那不是纯找着长辈们骂么?败家子,没缺德短命的玩意儿!谁缺了八辈子德,养了个拿冰玉当窗户纸的败家子来!
  “宝物,我们要看看真正的宝物!”
  “大总管,大总管亲手造的宝物,赶紧拿出来,别藏着了。我们都等不及了!”有人胆子大,知道朱屠户好说话,在人群里扯开嗓子嚷嚷。
  “是啊,黄大人,大总管这次闭关半个多月,肯定不只是造出几件冰玉来!趁着天还没黑,赶紧请他老人家给大伙展示一下真正的宝贝!”贵宾区中,几个已经把自己彻底绑在了淮扬商号这条大船上的地方名流,也拱起手,向黄老歪大声请求。
  “几位稍待,大总管马上就过来!接下来的东西价值连城,所以抬得时候需要加倍地小心!”(注1)
  说着话,黄老歪自己将身体蹲下去,逐寸逐寸检视脚下的木板。仿佛唯恐一会儿有人不小心摔倒,毁掉镇国之宝一般。
  “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前可没见黄老歪如此仔细过!”
  “可不是么?大小他也是一局主事,把自己弄得像个下人一般,就不怕给大总管丢脸?”
  “估计是故意做给大总管看的吧!他一个工匠头子,如今能跟禄老夫子平起平坐,肯定是非常懂得如何讨大总管欢心!”
  ……
  观礼台下,又响起了一阵低低的议论声。一方面是为了黄老歪刻意表现出来的谨慎,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黄老歪原来的出身。以一介匠人位列六部,这可是古往今来独一份儿。虽然眼下还叫工局主事,但万一朱佛子得了天下,可不就是工部尚书么?以朱佛子的宽厚性子,岂会无缘无故亏待了从龙老臣?
  黄老歪却继续检查他的木地板,对台子下的议论声充耳不闻。直到确定不会有人在上面滑倒或者绊倒了,才重新站直了身体,冲着院子里大声喊道,“好了,请大总管带着宝物上来吧。外边的人,都等着急了!”
  “是!”院子中,有人大声回应。随即,一小队士兵肩扛手抬,以非常缓慢的步伐,将一面半人多高,蒙在绸缎下,像是板状物体抬了上来。
  紧跟着上台来的是淮扬大总管朱八十一,只见他先笑着冲所有人拱了拱手,然后又抬起头来,看了看天边的晚霞。接着,亲手将板状物品转动了个方向,使得其尽量避开傍晚夕阳的余光。随即,猛地将手臂向下一拉,刷,将红绸布下面的宝贝暴露了出来。
  “啊!”所有人,都猛地向后退了半步,斜歪着身体,惊呼出声。他们看到,台子上的板状物里,是一张张惊慌失措的面孔,包括自己,颜色鲜活,眉眼分明,甚至连脸上的每一根汗毛,都清晰可见!
  注1:玻璃镜子在中世纪的欧洲,被视为国宝。一个法国的皇后结婚,威尼斯送的礼物,就是一面小小的镜子。现在看来非常搞笑,当时却是最昂贵的东西——价值十五万法郎。
第262章
宝物
  高矮胖瘦,黑白美丑,包括某些人眼里瞬间涌起的贪婪,都被这面八尺高,三尺宽的巨大玻璃镜子给照了出来,毫末必现。
  这个时代并不是没有镜子,可那些镜子里头最好的,也不过是青铜所造,大小不过数寸,照出的人影也算不上太清晰。并且受材料的反光能力所限,距离稍远,角度稍偏一些,就开始失真。根本不可能像玻璃镜子这般,将周围的人一股脑地全都照了出来。
  镜子的最大用途,是给女人对座梳妆。而任何一个时代,哪怕到人以泥土为食的末式,高墙大院之内,也不乏一笑倾城的绝世美女。舞榭歌台之中,亦不缺为了美人一掷千金的豪客。因此,在片刻的失神过后,展台下绝大部分商贩,都迅速意识到了此物的价值。有些甚至再也按奈不住,直接冲向了淮扬商号的侧门,准备在第一时间买到镜子,将其贩往全国各地。还有的人则一把拉住自己的仆从,用咆哮般的声音吩咐,“快,快跟我回去找夫人取钱。取,取金子。能拿多少就去拿多少。买,买股本票子!过了这个村,保证没这个店儿了!”
  “姥姥,怎么把这个茬给忘了。贩不了镜子还买不了股票?!”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周围的看客们手捂褡裢荷包,跟在第一波醒悟过来的人群之后,发了疯般朝淮扬商号的侧门冲去。准备赶在今天关门前的最后时间段,将身上所有都换成淮安商号的股本,明天开始坐地生财。
  到了此时,已经不需要朱八十一再解释任何东西了。不像水泥、香皂等物,还需要他做一些演示,大伙才能弄懂其用途。镜子里边一张张兴奋的面孔,已经很好地演示出了大伙想知道的一切。得意地笑了笑,他叫过来余常林和郑子明,将接下来应付合作者以及各家掌柜的事情,交给了二人负责。然后迈着轻快的步伐,施施然而去。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这是他从另一个世界记忆里学来的重要原则。与合作伙伴做生意上的谈判,十个他加起来,恐怕也比不上一个被大家族从小当作搂钱耙子给培养出来郑子明。操弄各种手段,对付领地内明里暗里的反对者,他也自认远不如做了一辈子官儿的逯鲁曾。至于练兵和打仗,当把从另一个世界学来的那些皮毛都用光了之后,他亦慢慢被徐达、胡大海、吴永淳和吴良谋这些天才人物给甩在了后边。至于吟诗做赋,花样文章,如果不做文抄公的话,他恐怕连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屡试不第的老童生都不如。
那么,与其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给别人添乱,还不如节约出一点时间,把心思都用在自己最拿手的地方上。
  而他最拿手的地方,除了六百年的历史积累之外,恐怕就是工业产品的制造了。另外一个世界来的那个工科宅的灵魂,虽然很没良心地把大部分知识都还给了学校,但十二年义务教育,外加四年大学工科,毕竟不是白念的。再加上后来在基层里边的数年实战,足够他应付大多数中世纪的工业难题。
  所以,当决定要将扬州城的这六十多万灾民作为工商业人口来安置时,朱八十一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两大原料最低廉的初级工业产品,水泥和玻璃。前者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即便质量无法与后代的工业水泥相提并论,至少,在修筑城墙和房屋方面,比糯米浆拌粘土好用得多,并且实际造价也不比后者高昂。
  至于玻璃,朱八十一能第一时间想到它,则是因为其美妙的“钱途”。要知道,即便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二十一世纪,依旧有无耻的商人,把高纯度的石英玻璃当作“冰玉”或者“人造水晶”来忽悠,并且能卖出令人目瞪口呆的高价来。差不多级别的产品拿到十四世纪,当然不愁没有土豪追捧。更何况,真的着了急,他还可以请逯鲁曾等人出马,围绕这玻璃制品做许多花样文章,然后美其名曰“情怀”……
  造火药,造水泥,造肥皂,造玻璃。回头看了一眼已经陷入半疯魔状态的人群,朱八十一赫然发现,自己在穿越者路上,已经走得越来越肆无忌惮了。不过,此时此刻,他心里却没有任何惶恐不安,相反,更多的则是,一种总算没白来一回的自豪。
  在另一个世界的朱大鹏读过的穿越故事里头,凡是个文科生,都能靠抄袭后世的名作,成为一代文豪。随便使出个计策来,就能让蔡京、严嵩这种老谋深算的奸臣被耍得团团转。自己才将黑火药的完美配方提前了一百多年,将玻璃镜子从威尼斯挪到了差不多同一时代的扬州,有什么需要惶恐的?况且很多工艺,对这个时代的能工巧匠来说,其实就是一道窗户纸。就是差有人伸出根手指头去戳破罢了!
  不过在玻璃的生产制造方面,他还是花了一番力气的。这东西在中国出现得时间其实非常早,最迟不会晚于汉代,在大元朝的顶级富豪家里,也不难见到。但截止他开始尝试烧制玻璃这一刻,中国的工匠依旧没能攻克玻璃的脱色和压制问题。所以无论是朝廷的罐玉局,还是民间的药玉窑,烧出来的都是五颜六色的一团玻璃原坯。非但颜色完全靠老天来决定,其浑浊程度,也往往令人扼腕。所以往往只能被雕琢成一些价格不菲的饰物和摆设,大户人家看不上,普通百姓高攀不起,地位非常尴尬。
  朱八十一的另外一个世界的记忆里头,有关玻璃生产的内容也不多。但基本脉络却非常清楚。除了用焦炭产生的高温,让原料融化得更彻底之外,在材料筛选方面,也尽量避免了杂质较多的石英砂,而采用了造价相对高昂的纯净石英石,手工挑选无色大块,然后研磨成粉入炉。反正玻璃这东西在短时间内,注定要走中高端路线,成本方面的少量增加根本不需要考虑。
  至于最难解决的除浊和脱色问题,则又采用了当初试制火炮时所采用的方法,给出个大方向,然后带领着工匠们,分多组公关,不计成本的反复实践。如此不计成本所生产出来的原坯,残留的矿物颜色已经非常淡,透明度也基本上不输于从海上运来的“大食玻璃”。用以压制玻璃杯,玻璃板和其他玻璃物件,基本上能算达标。但距离朱八十一所了解的石英玻璃,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于是乎,他又将各组工匠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数十种配方,重新筛选分类,划分方向。将能生产出彩色玻璃液的工艺,干脆向更绚丽方向发展;将已经接近后世无色玻璃的生产工艺,则精益求精。再加上后世已经严禁使用的,但在三无企业中广泛流传的白砒霜,一种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的石英玻璃,终于出炉。
  由于质量不稳定的关系,每批次当中的不够纯净的部分,自然就回炉去做各类器皿。达到标准的部分,则挑选出来用作制造镜子和其他一些一些秘密用途。然后再经过几天的精心准备,一场堪称完美的玻璃产品展销会,终于大功告成。
  又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朱八十一当然是神清气爽。然而才从展台旁离开十几步,老进士逯鲁曾,却已经铁青着脸迎了上来。
  “主公欲以墨家之术逐鹿天下乎?臣老,不堪随侍左右,特来向主公乞骸骨!”还没等朱八十一主动打招呼,老夫子劈头盖脸就来了一大串。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已经过了七十岁的他,绝对已经算是风烛残年。因此对个人生死荣辱已经看得不是很重。仅剩下的希望,就是看看自己挑选出来的孙女婿,这辈子到底能走多远,到底能给孙女带来怎样的荣耀和幸福。
  所以对于最近这段时间,朱八十一把大事小事都推给自己和苏明哲等人,一头扎进了作坊里摆弄玻璃的行为。老夫子心里非常不满。在他看来,虽然火炮和火枪,能以最快速度,将淮安军战力推到了当世无双的地步。但制器一道,依旧是小术。真正可以用来驾驭天下的,依旧是已经从西汉传承到现在,并且被历史证明切实可行的儒家绝学。
  不过,朱八十一只是从侍卫手里拿出了一个小小的物件,就彻底把老夫子弄没了脾气。那是由两片顶级玻璃经过雕琢磨制而成的小东西,镶嵌于玳瑁做成的框子内,左右还各有一个架子。支在耳朵上,立刻变成了逯鲁曾的另外一双眼睛。将早已模糊了多年的外部世界,瞬间变得无比清晰。
  “此物乃为老花镜,是孙婿在工坊里偶然所得!特拿出来孝敬您老!”趁着逯鲁曾被突然恢复清晰的眼前世界吓了一跳的时候,朱八十一笑着说道。
  然后,迅速绕过老夫子,快步而去。
第263章
武学(上)
  “主,主公,此,以上贿下,乃为,乃为……!”直到朱八十一走出很远了,逯鲁曾才追着他的背影抗议。然而声音却弱弱的没有任何底气,除了他自己和身边的嫡亲侍卫之外,根本不可能让其他任何人听得见。
  老花镜,身为一方诸侯的朱重九,放下身段钻进工坊中十七八天,就是为了给臣子打造一幅老花镜。如果故意忽略其他玻璃器皿和玻璃镜子,光是这幅老花镜,大总管的行为,就不能说是玩物丧志。而是明主为了抚慰忠臣之心,不惜自贱身份,与匠户百工为伍。这,绝对是可以流传千古的佳话。丝毫不比李世民割须做药引,给魏征吊命来得差。
  对,就这么写。回去后告诉陈基他们几个,把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全忘了。老花镜才是主公此番屈身于工坊的真正目的,其他,其他全是随手鼓捣出来的附属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3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