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7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8/916

  钟上位等人谋划的未来,跟徐福等人谋划的未来当然很不一致。尤其是当镶头照着地图,找到了铜矿位置,勘查出这是一个富矿后,钟上位眼睛都绿了。
  大堡礁的瑰丽景色就像是上天的祝福,接下来的时日,钟上位等人幸福地忙碌个不停。
  既然前景已经确认,那就得开始扎扎实实打基础。先是在合适的港湾处搭出浮动栈桥,充当临时的码头,从大船上转运物资上岸,再在码头附近寻找背风避潮的合适地点搭起临时房屋。离海岸两三里就有小河沟,淡水也不必愁。
  李顺负责管理这些工程事务,在军中带过兵,这些事跟野外扎营也没太大区别。同时他还负责安防,周围环境以灌木和草原为主,点缀了稀疏的树林,暂时没什么猛兽。《钦定南洲地理志》也说了,南洲没什么虎狼,多的是袋兽和树熊,很多人在珍禽园里也都见过,因此安防压力也不大。唯一要警惕的,除了可能有的土人,就是草木中的蛇蝎,这自有随行的郎中叮嘱和救治。
  钟上位忙的是开矿规划,包括人力预估,矿场规划,以及产出估算等等。王之彦之前虽浸淫商事,秀才底子却没丢,由他负责后勤内务,吃喝用住以及人心都安顿得妥帖无比。
  老实说,他们这三人还真是黄金组合,各自都能独当一面,三人也本有默契,十来天之后,诸事已初见雏形。
  “得买一台抽水机,再申购蒸汽机两台,一台运矿,一台碾矿。按一千矿工算,一年能冶铜百万斤,眼下一斤铜八钱银,这就是八十万两啊!”
  “除开公司特许费、人工、摊销的机器本钱,还有煤钱、运费之类,我们起码能赚对半,四十万两!一年,这只是一年!”
  钟上位算得额头生汗,两眼放光,王之彦和李顺也是心潮涌动,好家伙,一年能有四十万!再刨去一些杂费,四个股东瓜分,每人一年也能有个七八万。这矿产生意,真是厚利!
  当然不是矿产生意厚利,而是殖民海外的事业厚利。这矿法理上是国家的,其实却是公司的,哪像国内开矿,还得向国家缴纳矿产税。另外,在海外招纳大量劳工这事,也不是一般人有本事办得到的,海外蛮荒之地,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风险也非一般人能承受。
  “等等……是不是少算了什么?他们的开销……”
  王之彦没忘了一类人,顺着他指去的方向,钟上位和李顺看到的是正兴高采烈地也盘算着未来的那些农人夫妇。
  “他们现在缺很多东西,咱们就额外赊银子,让他们买牛建屋子,再用这些欠条逼他们进矿场搭手,用工钱还债,这样就能继续压低矿场的人工!”
  钟上位张口就来,这可是他之前经营黑矿场的成熟套路。
  话出口,另两人沉默,钟上位骤然醒悟,赶紧笑道:“没别的意思,这不也是帮他们尽快立起家业么?”
  在对待民人的态度上,李顺和王之彦跟钟上位有很大差别,眼下这家伙吐出真心话,想用高利贷来绑住民人,压迫他们为公司服务,两人都觉得有些不舒服。
  海外殖民法令有规定,殖民公司必须代理各家银行的海外贷款业务,为新移民提供一定限额的贷款,扶持移民立业,而钟上位的意思是引诱农人借更多的高利贷。
  见两人以沉默表示反对,钟上位赶紧投降,历练这么多年,他也知道没必要在细节上跟搭档闹生分。
  “钟老爷你啊,还是盯着大处,放开小处吧。”
  李顺出身最低,对钟上位这种明明已是万贯家财,却依旧盯着农人血汗不放的思维很不理解。
  钟上位低声嘀咕道:“大处就是小处聚来的嘛,一万两银子,是一万个一两银子……”
  不知道自己已在钟老爷的魔爪下走过一遭,徐福夫妇依旧沉浸在无尽的喜悦中。
  他们已经各自圈了自己的地,这地的土不仅有些干,也有些沙,放在国中就是贫瘠之田,可再贫瘠也是能种庄稼的,何况有百亩之多。实际上你要多占一些也没人管,可靠他们夫妇,就根本应付不过来百亩,别说更多的地。
  矿场就在离海岸大概十来里远的山脚下,由这座大山的西缘向东南二十里就是一条大河。农人们的田园被划定在矿场和大河之间,这片区域都是浅林草地,开垦起来不费力。
  王之彦帮农人们作了规划,大家的田都凑在一起,方便集体开荒和耕作。田地只设临时的田庄,农人们依旧聚居在一起,每人先在聚居处开垦一些田地,当作口粮果蔬田。
  徐福等人最初反对,他们太想要自己的田了,恨不得枕在头下睡觉。让他们远离那百亩田聚居,总觉得心里不踏实。而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田地没人照顾,那怎么行?
  王之彦笑道:“这里不是湖广,更不是江南,何须那般精心伺候?翻耕好了,直接洒种就可。除了巡视驱鸟兽,还需要作什么?”
  众人都怔住,的确如此,田地有百亩之多,真要精心伺候,还伺候不过来呢。
  再加上此时王之彦也透露说,不排除有土人,必须要聚居以保安全,徐福等人才勉强接受,都觉得海外求存的路子,跟在国中真是大大不同了。
  帮着公司先把简陋的码头搭起来,接着再搭矿场设施,之后徐福等人就幸福地投入到营造屋舍的工作中,甚至还在工余跟着志同道合的农人,一同去烧荒辟地。
  五月,南洲已近冬日,前期准备已经完毕,珊瑚州的一线三点都初现雏形。码头在东北,也是珊瑚州的“治所”,矿场在东南十里,农人村庄在西面十里,而之前的大海船也从帝力再运来了补充物资,足以让这两百多人过完一冬。
  王之彦要随船回南洋去招募矿工,置办挖矿和冶炼机械器具,李顺和钟上位留守。对徐福来说,三位总司里,王总司是最和善可亲的,李总司也是好人,就是不怎么好说话,至于钟总司……
  “真不明白,王总司李总司是怎么跟那胖子凑在一起的。”
  徐福的看法也是所有农人的看法,都觉得那钟胖子格外狡诈,看他们的眼神总像是狐狸在看兔子。
  “看来这时候只能种豆子,麦子和其他粮食都种不了。”
  好在目前看来,钟总司做事还是大致守规矩的,而徐福的注意力又都集中在了南洲的天时上。尽管事前也被告知过,可临到头来,在国中本该是春夏时节,此处却像是进了深秋,作物的时节也不同了,就让徐福很有些茫然。
第十五卷
七彩缤纷竞,高歌浅吟迷
第802章
南洲记:陌生的老天,未知的祸福
  “老徐别急,地就在这,老天就在头上,还怕天崩地塌了么……哦,我明白了,是不是急着跟嫂子造儿女了,哈哈……”
  农庄还很简陋,周围只掘了浅沟排水,四周用现砍下来的树扎胡乱扎了栅栏,农人都是租公司提供的帐篷暂时凑合。
  一座军用编号都没抹掉的帐篷前,方武跟徐福开着玩笑,然后看着老实巴交的中年人忸怩羞涩,心中荡起一丝居于人上的快意。
  大家都盼着未来的好日子啊,只是方武的未来,显然不是徐福这种在海外求活的农人能比。方武是珊瑚州殖民公司所雇镖队的镖头,管着三十个镖师,负责珊瑚州矿场和居民的安保。
  跟珊瑚州公司签了三年镖契,二百两底薪,加若干补贴,还有珊瑚州公司的铜矿花红,方武一年至少能拿五百两银子,收入几乎快赶上国中的知县老爷。
  可银子还不是方武最关心的,在海外领地的经历就是一桩资历。朝廷鼓励各类人才海外拓业,领镖师海外行业三年,就能申请民爵,即便是最低一级的民爵,也能让他跻身为公众人物。日后不管他是继续在这一行混,当个掌管一区业务的总镖头,还是回家乡去当乡尉巡检乃至县尉典史,这资历就如读书人的进士出身,从朝廷到民间都认。
  出自苏州,在江南义勇军中服役过的方武,还是想着回家乡当官,海外挣得再多,没有父老乡亲的艳羡和尊崇目光捧着,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因此他对定居珊瑚州的农人很是同情,而徐福也是苏州人,闲时也就跟徐福搭几句话。
  徐福被方武说中了心事,尴尬地笑着,媳妇正好捞开帐篷,他赶紧板起面孔低声道:“进去!这在跟方镖头说话呢!”
  便是万里之遥的珊瑚州,便是简陋的帐篷,农人依然守着家眷避客的礼节。媳妇乖顺地缩了回去,方武面上没在意,却觉得徐福有些敏感了,该是被这几日劳工调戏农妇的事吓住,连带对自己都防备起来。
  徐福的媳妇不到三十,模样还算周正,却压根沾不上什么美人的边。而徐福这动静,落在方武眼里就像是土狗护屎一般,让他越发慨叹,自己还真是有心胸开阔,跟这种泥腿子也相谈甚欢。
  别了徐福,方武到了哨楼检视。之前李顺带着人马在山腰一带勘查过,依稀是有土人活动的迹象,虽人数很少,而且是多年前的陈迹,但总得严加防范。因此农庄也搭了一座两三丈高的哨楼,每日瞭望。
  “那徐福还真把他媳妇当宝了,谁稀罕那种大脚农妇!?在椰子城(巴达维亚),一张小龙票能招三个洋妞,一个红发一个金发,剩下一个随便选,来个三花聚顶!看他们提防成这样子,果然是泥腿子,没半分见识!”
  值班镖师叫胡喜,看到了方武跟徐福的来往,不忿加不屑地说着。
  眼下珊瑚州这二百多号人里,除了农人夫妇,其他人都是血气方刚的精壮男子。之前一两月里都忙着基建垦荒,没人多想。可入六月后,天气更冷,不仅田地开不了工,矿工和机械都还没到。大家没太多事情,就成日闲着,裤腰带这事渐渐成了问题。
  对方武胡喜这些镖师来说还不算什么大事,他们可以轮换回南洋休息,没必要为这种事坏了如花前程,方武图的是民爵,而胡喜这种普通镖师更多就指望着珊瑚州公司允诺的花红。
  珊瑚州的铜矿有大利,这前程紧紧绑住了大家的心,可还是拦不住有气血太盛,自制力太差的劳工打农妇的主意。镖师们都施足了力气,防范劳工在这事上出岔子,前几日已用鞭子狠狠教育过几个动手动脚的劳工。
  方武肃容道:“哪有这么比的?娼妓能跟媳妇一样?我看你小子也该找个媳妇管管,让你知道女人可不止是用来解馋的。”
  在方武眼里,胡喜这种人其实跟徐福也没太大差别。胡喜虽也是镖师,可再奋斗十年,也未必有自己的前程。当年他方武是镇远镖局候安镖头下的红人,曾经还跟随李顺,在龙门迎战过江南盐商所组的数万民军。之后转入义勇军,混了资历,再回镖局当了镖头。此次是李顺在镇远镖局找人时,点名要的他。
  胡喜不好意思地挠头,可目光却闪烁着,显然思绪已陷入到自己所说的“三花聚顶”之福中。
  “李总司的探查队是不是深入得太远了?该跟钟总司提提,派人去接应一下。”
  数落了胡喜后,方武一心就为整个团队盘算起来。这个团队里,农人和矿工来自各个地域,镖师也是各方背景,李顺和钟上位也经常意见相左,但大家的心都一片火烫,就算有所争执,也不愿坏了整个大局。
  李顺的探查队已外出了十来天还没见回转,他正在担心,铛铛的钟声从码头处传来,节奏悠长,是码头来船的通告。
  农庄顿时沸腾了,难道是王总司回来了?
  王之彦回南洋招工和置办机械器具,若真是他,那就意味着矿场马上就要开工了。而对农人来说,王之彦还会带回耕牛和适合秋播的苜蓿种子,这也意味着耕种之业正式开始。
  不仅胡喜等镖师兴奋,徐福等农人也喜不自禁,方武算算时间,却觉得没这么早。
  正如他所料,片刻后,镖师从码头赶着轻便马车过来了,说是崇州和东明州各来了一艘船,都是来联络和兜售货物的,大家可以去看看。
  “牛羊马都需要,不过除了马,牛羊还得看那些农人愿不愿再赊欠……”
  码头上,钟上位正跟东明州的熟人施主簿,以及崇州的黄总督热络地交谈。港湾里泊着两艘六七百料的斜桅快船,这是南州乃至南洋各殖民地通用的“交通船”,载货虽不多,但速度快,十来人就能操纵,人工低廉。珊瑚州公司也置办了这么一艘船,目前该是载着王之彦,正在满南洋活动。
  “这酒更是好东西啊,唔,我全买下了!”
  见到清单上有果酒,钟上位张口就来,同时脑子里就转着该提多少价的念头。
  “钟总司啊,这是不是太独了点?区区百来两银子的事,何苦坏了名声。”
  崇州总督好心地劝着,钟上位灿灿地摸摸鼻子,心说习惯,这只是习惯……
  崇州是潮汕沈家所办的殖民公司,地点就在南州东北角,海路九天路程,但从陆路上说,却离珊瑚州最近,算是隔壁邻居。
  钟上位赶紧转移话题,目光在两人身后的随行人群里扫了一圈,然后失望地道:“没有女子么?”
  黄施两人对视一眼,理解但又无奈地一笑。靖海港不过二百户人,崇州更少,也就一百三四十户,不仅不出产女子,也无力经营娼妓生意。
  “钟总司经营珊瑚州的苦心,真是让我们佩服。”
  两人捧着钟上位,这话不全是拍马屁。海外殖民地的男女搭配问题,是影响发展的一项关键因素。别说万里之遥的南州,当年扶南垦殖,李顺那些绿营俘虏,都只能靠安南女子成家继嗣。
  钟上位咂着嘴,心说我也是在为自己考虑啊,已经三个月没尝到肉味了,简直就是一桩苦修。早知道就该在帝力解解馋,便是鬼妹也无所谓,反正闭了灯,母猪跟貂蝉也没多大区别。
  施主簿好奇地问:“钟总司既决意长远经营,怎么就没立起天庙?”
  黄总督也道:“是啊,有天庙在,诸事都有帮村。我们崇州天庙的祭祀听说这里要建州,也跟了过来,想跟钟总司你们谈谈建天庙的事。”
  钟上位此时才注意到来人里有穿着素麻长袍,气质温和雅静之人,正是天庙的祭祀。他暗自打了个哆嗦,连连摇手道:“哪里敢劳烦祭祀大人呢,我们珊瑚州还没见个影子,成与不成都难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8/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