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校对)第3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0/517

  乐观的话,或许可以把“海思麒麟920”诞生的时间点提早到2012年年底。
  应该可以赶上国内三大运营商首次上4G手机的时间点吧?
  (注:夏为的未来4G主攻方向是LTE,并非CDMA2000的后续,而VIA的优势是CDMA系列。原则上来说,VIA的很多技术在夏为的某些制式方向上不一定用得上。但如果夏为要做“全网通”,也就是无论移动/联通/电信的卡都能插,那么肯定是用得上VIA的。
  实际的CPU硬件研发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小说里作了一定的简化处理,现实中别完全当真就行。如果完全按照实际展开,小说就没法看了,戏剧性都没了)
  任正义也对合作非常满意,顾莫杰临走的时候,亲自设宴款待了他,还对他推心置腹地对顾莫杰透露了一个消息。
  “我们夏为的安卓手机研发进度也挺稳,原定10年8月上市,型号定为C8500。有了VIA的技术支持,估计可以提早到五一节——到时候咱也是安卓机领域的竞争对手了,顾总不会介意吧。”
  顾莫杰笑得云淡风轻:“我有什么好介意的,我相信中国市场足够大,容得下两三家手机厂商的。安卓出来才大半年而已,市面上换了安卓手机的人,三千万都不到,还有十亿台等着我们换呢。能抢到多少,各看本事。”
  “说得好!我就欣赏顾总的大气,来我敬你一杯。”
  ……
  飞回钱塘的直升机上,这些天陪着顾莫杰风风雨雨谈判的费莉萝,拉开一罐柠檬水,递给顾莫杰,一边略显忧虑地敲边鼓:
  “前前后后砸下去26.5亿美元、折算一下都有180亿人民币整了。就换来一个4G时代CPU和基带芯片免授权费待遇、成本价供货,加上5G时代最惠待遇。真的值么?”
  面对费莉萝的疑问,顾莫杰也不敢打包票。
  “现在还不好说,要看将来我们的初心手机后面几代出货量怎么样了。
  一般来说,如果用高通的,光专利捆绑授权费,占整机至少4%,3000块一台的手机,就是120块钱,相当于15美元了。如果全网通,还要额外给,可能高到20多美元。
  当然了,专利授权费少的烂货厂商也有——当年2G时代,联发科MTK,一台6美元也卖,山寨机大多用那个。
  我们是做精品机的,不能和烂货对比。所以我觉得,将来每卖出一台‘初心’手机,平均回本20美元授权费还是有的。”
  费莉萝撅着嘴,看着窗外发愁:“一台才回本20美元,总共要卖1亿3千万台手机,才能回本呢。何况今天拿出去26亿美元,和未来5年后又差多少。以我们初音的扩张,26亿美元留在手上做别的生意,还不知道能赚回多少呢。”
  顾莫杰笑笑:“账不是这么算的,首先,你忘了还有个‘CPU和基带芯片成本价供货’的条款呢。就算夏为在成本价核算上动手脚,至少也要少留25%的芯片毛利。每一套就是近两百块人民币的差价,算算也有30美元。所以实际上,我们生产一台手机,就相当于回本50美元。除此之外,我们初音智能原本在CPU和基带芯片上完全没有自己的技术储备,有了这次合作,多多少少可以融入到这个行业里面,拓展自己的技术深度、夯实自己的基础。在整机设计的时候,也能更好发挥芯片性能、提高耦合效率。这些都是能提升手机的整机稳定性的。”
  顾莫杰这么一总结,费莉萝就不说什么了。
  毕竟能够提升手机综合质量的事情,就不是单纯的钱可以衡量的了。
  正如苹果的IPHONE所用的CPU,或许并不是最出彩的,但是人家整机耦合就是好,运行APP时候的流畅性也比那些CPU更好的手机要强。
  初心手机要想未来走到这一步硬件利用效率,自己扎根沉下去,懂CPU和基带整合,是非常重要的。
  费莉萝重新掰着指头算了算:“好吧,争取将来4G时代能够卖出5300万台手机先,把这26.5亿美元本钱捞回来……不对!还要算利息,都四五年之后的事情了,起码卖8000万台!”
  顾莫杰一阵无语:“你这个利息怎么算的……”
  费莉萝:“这才10%复利利滚利而已!咱初音的生意,哪幢不必这个高,你还不服吗?”
  “服,服……好吧,就算这桩生意是我没做好。”顾莫杰耸耸肩,实在不知道怎么给妹子解释,“唉,硬件行业真没你想得这么简单。看看人家高通,每年六七十亿美元的研发经费往里砸,才撑出来一个世界第一。我一次性砸20多亿,能摸到这点门槛,就知足吧。”
  “就是没做网游赚钱快!”
  “少赚也是赚,情怀这东西,拿钱怎么算?毕竟是高精尖的硬件科技。”
第一百四十章
两线作战
  两岸三地连着做了十几天空中飞人,顾莫杰总算是把初音智能未来在4G时代的手机CPU+基带芯片领域,大致铺好了布局。
  加上从六月下旬开始的、一直并行进行的北斗导航芯片注资介入、北斗系统手机端应用特许授权等利好,初音智能未来在手机硬件领域的底子,正在越来越扎实。
  回到钱塘,顾莫杰很想马上花时间和初音智能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们谈一谈。统筹下一代初心手机的规划、以及将来对合作成果的消化利用。
  可惜天不遂人愿,眼看着时间进入7月下旬,另一条平息了数月的战线,随着工信部调停的渐渐失效、以及对手新产品的上线,重新紧张了起来。
  顾莫杰不得不抽出主要精力,先应付一下。
  这条重新燃起战火的战线,就是初见和QQ之间的争夺。
  三月底的时候,因为工信部出面调停,要求双方有序竞争,不能互相刷粉,不给互相黑客攻击,初音和腾讯之间稍微消停了三个月。
  随着暑期的来临,“麻醉剂”的药效算是渐渐过了。
  腾讯方面也没闲着,在这几个月里布局了不少。
  最让初音方面头疼的一点是:张晓龙的下一代杀器,微信,终于问世了。
  “召集初音网络科技的人,紧急开会!”顾莫杰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一切事情,讨论下阶段的对策。
  ……
  “2009年4月1日:QQ有效用户3.72亿,日活1.02亿,同时在线6200万,微博注册数3200万,日活450万。
  初见有效用户1.86亿,日活6300万,同时在线4100万,公众号开通30万,关注公众号用户1400万,日阅读用户240万。
  2009年7月20日:QQ有效用户:3.9亿,日活1.14亿,同时在线7300万,微博注册数8900万,日活1200万。
  初见有效用户2.4亿,日活8800万,同时在线5900万;公众号开通200万,关注公众号用户5200万,日阅读用户980万。”
  初音总部的大会议室里,也学习腾讯家一样,贴起了表现焦灼竞争态势的图表。每一步的历史数据走势,都可以让所有与会的公司管理人员一目了然。
  而且,初音方面的数据,还比腾讯方面多了几条。
  “2009年7月20日:‘初心’手机海外出货量:280万台;前代子品牌合约机出货量:1300万台。‘初见’海外有效用户数:3200万,日活用户数:980万。”
  “2009年7月20日:QQ国际版有效用户数:1870万,海外日活IP数:75万。”
  很明显,多出来的这些数据,主要是比较双方在国际市场上的差距。而初音在这方面,显然比腾讯有综合优势。
  初音的次级品牌手机,在东南亚国家已经作为运营商合约机买过两年了,虽然是低价跑量积累硬件经验用的,却至少都预装“初见”,考虑到东南亚市场并没有什么国际巨头的聊天软件渗透,而MSN这些垃圾用户体验都不如中国人的手机聊天软件。
  所以社交渗透之下,这两年来,印菲国内总数1000多万台的初音系手机出货量,至少辐射了三千万人注册了“初见”帐号,占到了印菲两国总人口的将近十分之一。
  腾讯方面,虽然也是从好几年前就开始搞QQ国际版了,但是却始终没敢力推。
  主要原因是,马化腾害怕国际版伤了本土版的市场——腾讯在国际版的QQ上走的是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什么各种钻的收费业务都没上,广告也不敢放。为的就是让洋大人们用上纯净不受打扰的QQ。
  后来,就有无数国内高端网民,发现了国际版的这个好处。那些本来就不冲钻不用任何付费功能也厌恶广告的网民,就开始下载国际版在国内用。
  腾讯国际版那1800多万的有效用户数、却只对应可怜的70多万有效海外IP日活,就证明了这一点——原本按照QQ号的活性,就算老外不是非聊不可的时候才开QQ,本来日活就低些,至少也该有三四百万。
  只有70万,说明另外至少有300万人是每天在中国境内登着国际版QQ聊天。
  也就意味着腾讯家付出了服务这300万人的成本,却一分钱广告收益和卖钻收益也没得到。用国际版的人也不可能去玩QQ的收费游戏。
  技术上来说,QQ也做不到封杀国内IP登陆国际版,何况那样做吃相太难看。
  这种悖论之下,导致QQ的国际版一直发展很尴尬。一等洋人四等汉的差别极简主义,让腾讯在这一点上很难做人。
  不考虑海外市场的情况下,“初见”的有效用户数,已经达到了QQ的61.5%。如果算上海外市场,这个百分比更会被提高到67%左右。
  而在更重要的日活和同时在线指标,“初见”更是已经突破了QQ的75%。
  这一切的发展,都是“初见”在一季度末弄出来那一堆组合拳带来的渗透和利好,后来又经过一个多季度的发酵和扎根,稳稳地剜下一大块新用户。
  如果腾讯方面不做出任何应对,显然形势会不太妙。
  ……
  花了一些时间,了解了“初见”与QQ交战的对比数据后,顾莫杰让秘书叶敏茹先给大家讲一讲腾讯这些日子的新招。
  “在整个二季度,面对我们‘初见’的进逼追赶,腾讯方面也下了狠心,做了不少调整。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马化腾让张晓龙开发了一个叫做‘微信’的产品。这个产品基本上把我们的‘初见’拥有的优势功能都整合了一遍,也有公众号系统,也有朋友圈系统。虽然媒体属性上和腾讯微博有点重合,马化腾也顾不上内耗的问题了。
  然后,我们一季度时候推出的‘附近的人’和‘初见摇一摇’之类的功能,张晓龙也是一个都没放过。
  而且,腾讯这次还不仅仅只是抄袭,他们也在原创上下了血本,弄了几个‘初见’和圈子原本没有的细节功能点改良。比如在微信的聊天记录里面,可以进行划词搜索和划数字直接保存到通讯录。另外在微信的文字聊天窗口里,如果有外语词汇的话,还可以长按之后弹出翻译选项。”
  “腾讯敢在我们面前玩翻译?它这是找死么?”顾莫杰听了,也是诧异非常,直接就打断了叶敏茹的扫盲,“谁不知道我们的云翻译水平比腾讯那种一点深度学习都谈不上的机翻准好多倍?”
  面对顾莫杰的这个疑问,用户体验总监陆文君的解释倒是很似模似样:
  “估计是腾讯病笃乱投医了。马化腾原先一直不敢动聊天翻译这个领域,主要是怕启发我们开拓海外市场。QQ因为缺乏硬件支持,加上QQ的付费增值业务一直比‘初见’多,所以走出去困难。一旦翻译服务被提醒了,双方都上了翻译,肯定是我们的‘初见’获利更多。但现在马化腾用了张晓龙另起炉灶,弄独立于QQ的微信,就没有这个顾虑了。因为微信是个新产品,广告也好,增值服务也好,都还不杂乱,一开始就用干净的形象走出去,也比QQ方便。”
  “那不管怎么说,我觉得马化腾上聊天翻译这一招,并不是好的创新,我们跟进之后,受益肯定不比张晓龙少。”顾莫杰权衡再三,做出了如此判断,“这话题就讨论到这儿,小茹姐,继续往下说。除了微信,马化腾还有没有别的动作。”
  叶敏茹应声答到:“有,除了微信之外,马化腾在自媒体方面也下了狠手。自从年初我们用杰威尔系和SM系的渠道,垄断了相当一部分当红艺人的公众号资源之后,腾讯痛定思痛,也收购了另一家韩国娱乐公司YG公司的股份。然后腾讯方面要求YG的所有艺人不得在初见圈子里设立公众号,已经注册的也要注销掉,未来只许在腾讯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面发布自媒体内容。这个收购已经完成了一个多月了,我们在搞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的时候,腾讯就动手了。从效果来看,对我们的公众号圈粉效果确实有一定的抑制。”
  顾莫杰不屑地哂笑:“呵,这招倒是学乖了。知道直接掏钱买大V不靠谱,直接学我们买经纪公司了。”
  历史上,腾讯和阿里两家在这些领域几乎都是针锋相对地毫不示弱。阿里买了SM一部分股权之后,腾讯一转身立马就买了SM的死对头YG的股份。
  只不过,如今顾莫杰的手笔大了点,直接把SM的绝大多数股权买来了,初音原创成了SM的第一大股东。于是腾讯也有样学样,把YG的主要股权秒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0/5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