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248

  张大牛抬眼望向北方,风雪织就的灰色幕布将前路完全遮蔽,“俺也说不准,不过也就三十多里路,如今走了大半,日落前应该能赶到。到了夜里,正好就能安安稳稳的洗个脚,在关寨中美美睡上一觉了。”
  听了张大牛的话,身边士兵都笑了起来。在新兵训练大纲中,武装行军也是最重要的几门科目之一。三十多里的山路,而且还是道路被修得很齐整的山路,就算是因风雪而有些泥泞,他们也照样轻松走来。不过走了几十里山路,能洗个脚,吃顿热食就算是最大的幸福。至于关卡中的守敌,没有一人放在眼里。
  “不知古北口是什么样子?”
  “听说关口只能让几匹马并行,应该不会太大。”
  “不,关下好像有个集镇,想来也不会小。”
  “俺听说古北口还有水关,就是这条潮里河。水陆都有,不可能会小。”
  吃完午饭,还没听到启程的命令,士兵们纷纷议论起来。讨论着敌军寨防,还有各自通过不同渠道打探来的消息。
  张大牛和几个亲近的却也自闲聊着,不过不是眼前的战事。一人问道:“排正,你家的大哥儿今年应该从士官学校毕业了罢?不知分到了哪里?”
  张大牛摇摇头,叹了叹,“不知道啊……”
  按时间算,他的大儿子应在六月结束了在近卫军中一年的实习期,分配到部队中。而他是年初便接到动员令归队的。军中的邮传只能寄回家中,军队中却禁止私下联络。两边联络不上,却也弄不清自己的儿子如今究竟分配到哪个部队。
  “排正你家的大哥儿是正经八百的士官,日后前途难以限量,说不定过几年,排正你就能做个老封翁了。”
  “谢你吉言。”张大牛笑了笑,“不过能看着他平平安安的娶回媳妇,俺已经心满意足了。家里田地足够,衣食不缺,子孙满堂才是真的!”
  “是啊!”一人叹着气附和着,“等官家一统天下,我们也可以回家享福了。”
  正说间,两人大步的从风雪中走来,声随人走:“张大牛!”
  “有!”张排正条件反射般的跳起,定睛一看,叫他名字的却是自家的都头。
  都头比张大牛年轻,也是正牌子的士官出身,行动如风,号令严明,有着将军的架势:“都指命我部先行出发,夺占口南的杨无敌庙。
  都指将先锋之职交给我们第一指挥,而指使又让我都当了先锋,现在我命你作为我部先锋,带队先行。此战的成败关键便在你手中,全军将士都在看着你的排,不要辜负了他们的期待!”
  “诺!”张大牛高声答道,被全军期待的感觉让他热血沸腾!不过他还有几分明智,当初受训的教条也没有忘个干净,“不过都头,俺可不知道杨无敌庙是个什么样子,离这里又有多远。能不能找个识路的给俺带队!”
  都头退后一步,将身后的人让出来。那人身材精瘦,双目精灵,一看就是探子的模样,他对张大牛道:“俺就是给排正来领路的。这里是老王谷,离关口只有十二里。而杨无敌庙就在古北馆外的东山坡上,再显眼不过!”
  有了向导,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风雪天,关头上的守军肯定看不到下面的动静。十二里的山路,也就一个时辰的事。
  张大牛正准备下令全排。都头却突然又道,“记住,前面路上有自家的哨探,不仅有我们副二营的,还有军团长派出来的正营游骑。不要一看见骑兵就开枪,看清楚了再说!”
  “诺!”张大牛的回答,短促有力。有游骑在前面监视敌军,那就更安全了。也不用担心敌军会突然杀出关来。
  转过头来,对着三十多名弟兄,提气高声:“都听到了罢,全军都看着我们这个排!能不能抢到头功,就看你们走得快不快了!全体都有,收拾行装,全速前进!”
  三十多人齐声应和,没有半点耽搁,丢下背包,将枪支扛上。站起列队,穿过前面的队伍加速前行。而在他们身后,一个都紧随,一个指挥也在集结。
  一条长蛇蜿蜒在扭曲的山道上,啪啪的脚步声连成一串鼓点。张大牛带着他的排轻装前进。迅快的速度,依然严整的队列,将往年受训时的成果彻底表现了出来。
  张大牛计算着脚步,约莫走了四五里,却见着周围的地势越发的开阔起来。路边甚至能看到几座凉亭。
  ‘快到了!’他心想。这时却听见前面的一阵急促的踏水声,不同于步兵前进的脚步,而是战马在奔驰。
  他一挥手,“全军戒备!”
  麾下士兵立刻排列在张大牛身前,三重队列,火枪齐齐指着前方,刺刀也挂上了枪膛。
  眼前的风雪被沉沉的撞开,一名骑兵踏着路上泥水冲到队列的阵前。看着骑手身上披挂着一件被熏黑的胸甲,张大牛放下心来,是自家的游骑兵!
  “你们是哪一部的?!”骑手在马上居高临下的问着。
  张大牛听着声音耳熟,却是自家儿子的声音,“大哥儿……”他不敢确定,但上前一步定睛看了一通,立马惊叫起来:“是大哥儿罢!”
  马上的军官闻声扭头,仔细看了张大牛的样貌,连忙滚翻下马,不顾地上的泥水,跪倒在张大牛的面前,唤道:“爹!”
  “真的是大哥儿!”张大牛嘴唇哆嗦着,眼里忍不住要流泪,看着比上次见到时又英挺了几分的儿子,也不知该说什么好。远离家乡万里,隶属不同部队,父子却还能在战场相见,当真是难得。
  但战场之上,却没有父子畅叙的空间,一骑战马冲了过来,马上的骑手双眼怒瞪:“张希均,怎么回事!?”
  张家的大哥儿,大名便是张希均。张希均擦了擦眼泪,站起身指着张大牛,向自己的上司介绍道:“教导,这是俺爹!”
  怒瞪着的双眼变得柔和了一点,但立刻,又一下锐利起来,他沉声道:“大战在即,你父子要说话还是等打完再说!古北口寨中,有的是时间。”
  张希均低头应是,翻身跳上马,俯下身子,低声道,“爹,要小心!”
  “放心!”
  张大牛心知军情紧急,回了一句,再也不耽搁,领着队伍再次起步。而张希均也纵马而去,不再回头。
  道左相逢,无暇深谈,就指望胜利之后,在古北口上父子能畅叙离情。
  张大牛的队伍不断向前,但急行军的松散队列已经渐渐缩短,改成了警戒前进。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游骑一起接着一起。路边的屋舍也是越来越多。旧年的太平年景,这里商旅往来,车马不断,路边的这些屋舍,都是做着商旅们的生意。但女真人一来,一切都变了。此地的百姓非死即逃,留下的就只有一间间空旷的屋舍。
  张大牛前进的步伐终于停了下来,隔着数里,无尽的风雪也遮不住一道高耸的黑影。黑影连着两侧的山峦,将前路完全遮住。
  古北口就在前方。
  两山夹持,雄关巍峨。那不是一道墙,而是数重的关寨前后集合在一起的防御体系。连着峭壁,压着河水,控扼燕山内外。果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要塞。
  这样的险关决不是一鼓作气就能打下来的。张大牛的心中,已经有了一场恶战的准备。据守雄关,也难怪关内守军会如此托大,没有派出游骑,在山道中,布下第一道防线。
  向导这时指着右首边半里外,一个隐隐约约、有些模糊的庞大院落,“那就是杨无敌庙!”
  “那就是杨老令公的祠堂啊!”不仅是张大牛,连他麾下的士兵们也伸着脖子在望着。杨业杨无敌的名声,流布天下,在说书人口中更是一个传奇,就算是江南的幼童,也能说出他的名号。
  杨无敌庙是十几进的大祠堂,殿阁屋舍也有二十多栋。又在河边的一处高坡上,若有一军镇守其中,与关口成犄角之势。要攻打古北口主关,难度就高上许多。
  “不过金虏没有在里面驻扎军队,连庙祝都跑了。”
  “是么?”张大牛却不敢大意,金虏就在五里之外,再小心也不为过,派了几个眼力好的士兵,在庙门外监视。张大牛跨入殿中。灰尘遍地的杨无敌庙,显是破败已久。主殿内杨业的塑像,金身斑驳,露出了里面的泥胎。殿室地面上,还有许多干掉的马粪。
  “该死的金狗!”张大牛低声骂着。
  对于杨业这位宁死不屈的大宋名将,契丹人也是深为敬服。这座杨无敌庙也是为了纪念于他,并让宋人使节来往祭拜,才由辽人立在古北口边。不论宋人还是辽人,到此处都会恭恭敬敬的参拜一番,也只有女真人,对杨业没有任何了解,却将祠堂当成了避雨放马的地方。
  张大牛指使着手下的士兵,打扫庭院和殿室。这里地势优越,等大军压到古北口下,此处必然会成为前敌指挥部,就近指挥全军的战斗。
  他接下任务时,本来以为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战,却没想到会是如此平淡。不过想想也是,他并不是科班出身,一个预备役士官,临时的排正,都头又怎么会将重要的任务交给他来做,如今却是将他当成打前站的杂役来使唤。
  张大牛怒火中烧,狠狠的攥紧了拳头。他在军中已久,思维方式也变得像个真正的军人。好战,自负,这是每一个士兵都不可避免的,他也不例外。被人小瞧了,这个面子却定要找回来。
  这是个动荡的时代,任何人都有出头的机会,张大牛相信,今次大战,他肯定会有证明自己的机会!
  儿子就在身边,作为一个父亲,没有丢脸的权利!
  
  第二十一章
开局(下)
  
  洪武元年十月十九。辛亥。
  一夜易过。飞雪已化为细雨。
  冰寒的冬雨洒落在战场之上,而城头上的箭雨比刺骨的冬雨更为犀利。一群深红军服的士兵在致命和不致命的风雨中,安营扎寨在关墙之外。
  古北口的寨防森严,高达四丈的城墙依山傍水,敌楼密布。城墙之外,一道羊马墙环绕,再外,又有数重鹿角防护。
  引线在竹筒中燃烧,点火后的宋军士兵弯着腰,快步跑着从前线逃开。跑出二三十步,突然各自扑倒。就在他们身后,便是轰然一声巨响。木屑碎片洋洋洒落,城墙下的鹿角,却被这次爆破炸出了大片缺口。
  完备的城防要塞体系,绝不是一道城墙那么简单。在城墙主体之前,一般都会有一道五六尺厚、半人高的胸墙,称为羊马墙,以作防御辅助。而羊马墙前,便是一条宽阔深广的濠沟。深濠再前,若有条件的话,会撒上一片铁蒺藜。迟滞敌军的攻击。若是没有铁蒺藜,也会安放几重鹿角。
  守城的军队也不仅仅是在城头上向下射箭掷石——这种情况下,守城一方已经是山穷水尽的地步——而是以城墙为依托,下到羊马墙后防守,上下两重夹攻,从而将敌军阻隔在壕河之外。情况允许时,还需要越过壕河组织反击,以打击攻城一方的士气。
  以上述标准来评判,关口内女真人的守御其实是不及格的。让副二营轻轻松松便将布置在外围鹿角全数清理出去,逐步逼近到羊马墙前。但女真人却有着另一件利器,将他们的疏失完全弥补的利器。
  战场上空,轰的又一声响,但比方才的爆破声轻了许多。但随之而来的呼啸声,却同样让副二营的士兵俯身躲避。
  “对士气打击很大啊!”张希均望着前线,不由叹着。他是正营的游骑兵,昨日与父亲相见后,回去禀报了敌情,今天又被派了上来查探。
  张希均的身边,是与他一同接受任务的同伴。同样看着城头上近十门火炮炮口不断闪出火光,也同样叹着:“一直都以为火炮是自家的宝贝,谁能想到金虏也会有!”
  张希均奇道:“金虏有火炮的事,应该早就通报下去了罢?毕竟年初攻东京的时候,完颜宗望就已经用上了!”
  “没当面看到,谁会当真?”同伴扬起头:“若论地势,这古北口要塞甚至还在旅顺的金州要塞之上。”
  张希均虽没有去过旅顺,但在士官学校读书时,却了解了一点当地地理:“旅顺是突入海中的半岛。金州要塞正压制着半岛连接陆地的峡道,峡道左右控扼被海水,当然不及高山险峻,但战船却能跨过来助守。”
  “但金虏也有火炮啊。光是打破关口已经不算容易,要攻下大石岭上的主要塞,怕是更要费一番气力。金虏有火炮助守,这座古北口关城,不是几天内就能打下来的。”
  张希均再次叹起:“看来要等火炮运上来才会正式攻城了,这样子打不下来。”
  古北口要塞,居高临下,盘踞在大石岭上。人马出入口内口外,是从要塞下的关卡而过,道路不经过要塞,却被要塞监视着。一条长城自要塞向东西延伸,只在官道西侧不远的潮里河处,中断了十数丈。但隔着河道,却几重敌楼并立。如此寨防,再加上火炮助阵,的确不是将重武器还没运上来的副二营可以打破。
  在火炮上来之前,他们的任务就只是清除出城墙外围的通道。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2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